3月15日,雲南大理太和街道金甲村和鳳儀鎮富成村接連發生兩起山火,目前兩地山火均已撲滅。春季是森林草原火災高發期,一個煙頭、一個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一片森林的毀滅,又或者是一片草原的退化。春耕生産在即,森林草原火災防控也進入了緊要期。各地應該如何實現防患于未“燃”?萬一遇到森林草原火災,又應該如何避險自救?
森林草原火災具有範圍大、損失重、時間長、火勢猛等特點,因此一旦發生森林草原火災,将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引發森林草原火災的原因有哪些?應急管理部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森林草原防滅火研究中心主任姚啟超介紹森林草原火災主要是由自然因素或人為因素造成的。姚啟超說;“近年來全球出現了氣溫持續變暖,高溫、大風等天氣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森林草原火災發生的可能性,而自然因素增大的同時,人為挑戰也在增大,由于祭祀用火、野外農事用火的疊加,會使火源管控的難度加大,引發火情。”
春季野外火源管控
是抓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關鍵
春季是森林草原火災高發期,國家林草局森林草原防火司司長周鴻升介紹,随着春遊、燒荒、春耕等引起的野外用火增多,目前全國多地森林草原防火形勢較嚴峻。“因為去年全國普遍降雨量增多,森林植被的生長量非常大,那麼它的枯落物就很多,各個地方的可燃物多,如果再碰上火種,再碰上不好的天氣,就容易發生森林火災。例如雲南、四川、西藏近期就發生了多起的森林火災。”周鴻升說。
近期多起森林火災反映出了哪些問題?周鴻升介紹,西南多起森林火災主要是人為火引起的,在野外火源管控上,仍存在責任壓得不實、不到位的情況。例如野外的施工用火、農用火等這些方面還存在着薄弱環節。周鴻升說:“在野外火源管控上,各級林草部門基層的護林員、草原管護的草管員都要進一步壓實責任,管控住森林的卡口、進山入口,尤其是野外火源的管控。我們現在實行省、地市、縣、鄉鎮一直到村的5級林長制,那麼這5級林長要在森林資源的管護上瞪起眼睛,發揮作用。”
周鴻升表示,隻有管護住野外的火源,才能把人為火發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周鴻升說:“在春季森林草原防火過程當中,各地都會根據季節的不同發布禁火令,那麼也希望我們廣大人民群衆在春耕時期,在民俗祭祀的時候,包括野外旅遊的時候,管控住手裡的火種,把我們的森林資源保護好。”
以火攻火
是森林火災發生後自救的有效方式
那麼,發生森林火災應如何避險自救?姚啟超介紹,發生森林火災之後,公衆應撥打12119的報警電話,來準确報告發生火災的位置情況,同時還要掌握緊急避險和自救的技能。“遇到森林火災的時候,第一個要做的是快速撤離。如果發現火場撤離不了的時候,我們要懂得去進行點火,以火攻火來燒出一些火燒基地,被火燒過了,火就不會再侵襲這一塊,但是同時要防止一氧化碳的中毒,在來不及撤離的情況下,點火是一種最好的解決方式。當然當點火都來不及的時候,普通民衆要學會逆風,記住一定是逆風的突破,沖過火線之前,我們要用濕的衣物蒙住頭部,快速一口氣通過火線來尋找逃生的機會。當然如果火勢實在太大,這種情況隻能找到一些河溝或者沒有植被的地區卧倒,緊急避險。”姚啟超說。
目前新技術在防災減災中也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此,北京林業大學教授、防火專家劉曉東表示,新技術在森林火災的災前、災中、災後廣泛應用,可以為森林防火的安全保駕護航。
劉曉東說:“目前在森林草原防火領域主要使用“防火碼”,互聯網 森林草原防火督察系統,無人機的使用,未來還可能應用5G技術,包括北鬥短報文技術,在火災預警、監測和信息實時發布中會起到一個很大的作用。”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
●編輯:龐舒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