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高鐵武漢至重慶何時通車?制圖 馬超12月20日,長江沿岸鐵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漢揭牌,沿江高鐵武漢至宜昌段啟動建設長江日報記者從設計方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獲悉,目前,沿江高鐵武漢至宜昌段項目全線初步設計已經完成,将在荊門城區最先開工,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沿江高鐵武漢至重慶何時通車?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制圖 馬超
12月20日,長江沿岸鐵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漢揭牌,沿江高鐵武漢至宜昌段啟動建設。長江日報記者從設計方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獲悉,目前,沿江高鐵武漢至宜昌段項目全線初步設計已經完成,将在荊門城區最先開工。
■ 武宜段設7座車站,建設工期四年,全線橋隧占比八成以上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分管項目負責人肖軍介紹,沿江高鐵武漢至宜昌段位于湖北省境内,沿線經武漢、天門、荊門至宜昌。東端通過武漢樞紐與合武高鐵、京廣高鐵、武九高鐵、武漢至黃岡至黃梅鐵路銜接,西端與渝宜高鐵、宜昌至鄭萬高鐵聯絡線相連,在荊門地區與襄荊、荊荊鐵路連接。
項目線路全長313.9公裡,其中新線線路295.5公裡。新建橋梁98座226.1公裡,隧道25座24.5公裡,橋隧比84.8%,設漢口站、天門北站、荊門西站、宜昌北站等7座車站,設計時速為350公裡,建設工期四年。
今年發生疫情後,在湖北省和國鐵集團的統一安排部署下,鐵四院克服疫情影響,3月底就專門組織勘測人員奔赴現場勘測,加快推進前期要件工作,為項目可研獲得批複及開工奠定了基礎。
12月10日,沿江高鐵武宜段項目可研獲得批複,先開段選址在荊門城區,線路長2.6公裡。目前全線初步設計已經完成。
■ 沿江高鐵全線建成後,武漢到上海、成都、重慶時間将大大縮短
2018年7月,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專門印發了《推動長江經濟帶沿江高鐵通道建設實施方案》,确定沿江高鐵通道由成都、重慶—萬州—宜昌—荊門—武漢—合肥—南京—上海構成,全線設計時速為350公裡,并明确了沿江高鐵發展的三個階段及目标任務。
沿江高鐵通道最終要形成由成達萬高鐵、渝宜高鐵、渝萬高鐵、鄭萬高鐵、宜昌至鄭萬高鐵聯絡線、漢宜高鐵、合武高鐵、合甯高鐵、滬甯高鐵、商合杭高鐵、湖蘇滬高鐵、北沿江高鐵等組成的多徑路、多分支、時速350公裡的高标準通道。
這一高鐵大通道對武漢的意義重大。肖軍介紹,沿江高鐵全線建成後,預計武漢至上海運行時間由3.7小時縮短為2.8小時,武漢至重慶由5.7小時縮短為2.7小時,武漢至成都由7.9小時縮短為3.9小時。
此次先行開建的沿江高鐵武宜段,是沿江高鐵通道的關鍵區段,是武漢城市圈城際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武漢城市圈與宜荊荊城市群間重要的快速通道,是一條以中長途客流為主、兼顧城際客流的高速鐵路。
■ 選線采用智能勘察技術,注重環保減少對魚類保護區影響
為了與既有漢宜、長荊鐵路合理分工,沿江高鐵武宜段線路選擇充分考慮了沿線城市的空間布局、人口分布,在車站選址上最大限度實現集約建設并盡量滿足更多旅客便捷出行需要。
肖軍介紹,考慮到項目位于漢江平原,設計中盡量采用以橋代路的方式,橋梁占比達到82%,節約用地4300畝,實現土地集約利用。
在勘察設計過程中,鐵四院探索運用了諸多智能勘察技術,利用5G、無人機、激光雷達、北鬥導航、大數據等獲取大範圍三維空間數據,優化調整設計方案和工程措施,縮短勘察周期,提高工作效率。比如,通過采用智能綜合勘察手段,查明荊門地區分布有大範圍石膏采空區、小煤窯開采區及局部岩溶區,進行了線路繞避,降低了工程風險。
選線上堅持生态優先,注重環保。如,繞避石家河文化遺址、屈家嶺文化遺址等環境敏感區。跨越鐘祥段鳡鳤鯮魚國家級魚類保護區時,采取大跨度橋梁、高樁承台設計,采用鋼護筒及清水鑽施工等措施,并要求在魚類非繁殖季節施工,減少對魚類活動的影響等。
“這個新通道建設有利于支撐構建湖北省‘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的區域發展布局,優化三峽過壩運輸結構,完善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提升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品質。” 肖軍介紹,項目建成後,将進一步提升武漢城市圈的輻射帶動作用,激活宜荊荊恩發展動能,對打造武漢城市圈、宜荊荊恩城市帶協同發展格局具有現實和深遠的戰略意義。(記者王謙 通訊員劉新紅)
來源: 長江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