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破罐破衣是成語嗎

破罐破衣是成語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10:14:04

破罐破衣是成語嗎(破馬張飛牛衣對泣)1

中國的成語中,藏着許多有趣的故事。有些字面看來一頭霧水的詞,竟然也是成語。下面這些成語,你都知道它們的意思嗎?

| 冬日可愛 |

隻有冬日可愛?春日、秋日和夏日表示不服,但這個成語背後,确實是有一番故事的。

《左傳·文公七年》:“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杜預注:“冬日可愛,夏日可畏”。

春秋時期,大臣趙盾的獨斷專行引起許多人不滿,酆舒就曾向賈季吐槽。說趙盾的爹趙衰是冬天的太陽,趙盾是夏天的太陽。後來,這句話被西晉學者杜預解釋為:冬天的太陽溫暖可愛,夏天的太陽毒辣可怕。

從此,人們就用“冬日可愛”來形容人态度溫和慈愛,使人願意接近。像冬天的太陽值得人們去喜愛。

破罐破衣是成語嗎(破馬張飛牛衣對泣)2

| 慘綠少年 |

慘綠少年?這個少年到底有多慘,還是綠色的?不禁讓人浮想聯翩...

其實,這個成語的本意,一點都不慘,它來自唐朝的一個故事。唐朝張固的《幽閑鼓吹》中記載:“喜曰:‘皆爾之俦也,不足憂矣!末座慘綠少年何人也。’答曰:‘補阙杜黃裳。’”

說的是禮部侍郎潘炎的兒子潘孟陽出任戶部侍郎,他的母親是宰相劉晏的千金。老夫人對這個兒子的才幹不太滿意,認為他無能擔此重任,早晚會出問題。

潘孟陽很不以為然,他告訴母親自己的同僚也半斤八兩,比他強不到哪去。

破罐破衣是成語嗎(破馬張飛牛衣對泣)3

為了向母親證實,他特意把一些要好的同事請到府上吃飯,老夫人在簾子後面偷偷觀察。看了這些晚輩,她覺得果然如兒子所說,這些少年都是平平之輩。隻是坐在最後的一位頗與衆不同。于是便有了書中的一段對話,潘母認為,這個補缺的杜黃裳相貌堂堂,氣宇不凡,今後必成大器。

後來果然被她言中,這個當時籍籍無名的少年,憲宗時成了平定藩鎮的一代明相。

而所謂“慘綠”的慘,是一個通假字,通“黪”,指色彩暗淡。慘綠就是淺綠色的衣服。後來用“慘綠少年”代指穿着講究,風度翩翩、意氣風發的青年才俊。

破罐破衣是成語嗎(破馬張飛牛衣對泣)4

| 蹇(jiǎn)人上天 |

蹇(jiǎn),是跛腳,行走困難的意思, 蹇人便是瘸子。

這個成語典出《後漢書·五行志一》:“王莽末,天水童謠曰:‘出吳 門,望缇群。見一蹇(jiǎn)人,言欲上天;令天可上,地上安得民!’時隗嚣初起兵於天水,後意稍廣,欲為天子,遂破滅。嚣少病蹇。吳門,冀郭門名也。缇群,山名也。”

是說王莽末年,甘肅天水一帶有個坡腳少年隗嚣起兵造反,意欲稱帝。後來,起事失敗,隗嚣被光武帝劉秀率兵殲滅。于是,天水一帶就流傳着這樣一則民謠:“出吳門,望缇群。見一蹇人,言欲上天;令天可上,地上安得民”!

諷刺隗嚣異想天開,不自量力,最終自讨失敗。後來,便用“蹇(jiǎn)人上天”比喻不可能之事。

破罐破衣是成語嗎(破馬張飛牛衣對泣)5

| 破馬張飛 |

這個成語源自張飛和馬超的一場争論,二人曾有一段經典對話:

張飛:“人馬并馳,疾而速……”(人和馬一同飛馳,那速度很快)馬超:“若人無能,良駒何用?”(假如我自己本人無用,那麼好馬又有什麼用呢?)張飛誤以為馬超在諷刺自己,于是反問:“人無用,何人有用?”(我沒有,誰有用?)馬超則又誤會張飛在稱贊他的才能,便謙虛道:“人已無用,何人皆有用”(我沒用,其他人都有用)

結果,張飛當然認為是在說誰都比他有用,于是一拳打在馬超臉上,吼道:“此等破馬”!

後來,人們就用“破馬張飛”形容一個人做事不穩重,張牙舞爪,風風火火的樣子。

破罐破衣是成語嗎(破馬張飛牛衣對泣)6

| 博士買驢 |

《顔氏家訓·勉學》中記載:“問一言辄酬數百,責其指歸,或無要會。邺下諺雲:‘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

博士是古代的官名,說有一位博士在市場上買了一頭驢,賣驢的不識字,讓博士代寫一份買賣契約。博士洋洋灑灑寫了三頁紙,卻沒有提到一個“驢”字。這件事很快傳開了,大家都笑話博士“下筆千言,離題萬裡”。

後人就用“博士買驢”譏諷一個人廢話多,或寫文章文辭繁瑣,不得要領。

破罐破衣是成語嗎(破馬張飛牛衣對泣)7

| 一龍一豬 |

這個成語來自韓愈寫給兒子韓符的一首勸學詩。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長聚嬉戲,不殊同隊魚。三十骨骼成,乃一龍一豬。”是說兩個孩子從小一塊玩耍,一起長大,但是成年後,一個孩子大有所為,是人中龍鳳,另一個卻一事無成,混沌度日。

詩中将人生際遇上的天壤之别比喻為“一龍一豬”,并不是實指龍和豬兩種動物。

後來,就用“一龍一豬”比喻同一個起跑線的兩個人,長大後卻相差懸殊,高下判别極大。

破罐破衣是成語嗎(破馬張飛牛衣對泣)8

| 牛衣對泣 |

《漢書·王章傳》:“初,章為渚生學長安,獨與妻居。章疾病,無被,卧牛衣中;與妻決,涕泣。”

牛衣,指的是給牛禦寒用的亂麻和衰草編成的東西。

據說西漢時的王章在長安求學,他得了重病,沒有被子,隻好用牛衣蓋在身上。王章在貧病交加中認為自己快要死了,于是哭着向妻子告别。他的妻子看到他如此自暴自棄,便嚴肅地勸導他,讓他振作起來。在妻子的勸說下,王章終于奮發圖強,成了有用之才。

此後,人們便用“牛衣對泣”來形容夫妻共守貧窮,或形容寒士貧居困厄的凄涼之态。

破罐破衣是成語嗎(破馬張飛牛衣對泣)9

| 莼羹鲈脍 |

這個成語,用短短四個字便囊括了兩道名菜——莼菜羹和鲈魚脍。

《晉書·文苑傳·張翰》中記載:“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莼羹、鲈魚脍。”說的是晉代人張翰,在官場不順,時局不穩的情況下,打算歸隐故鄉,卻遲遲沒有下決心。一年秋天,他在洛陽時,突然思鄉心切,聞着陣陣泥土的芬芳,想起了家裡的食物莼羹和鲈魚脍。于是張翰終于下定決心,毅然辭官,歸隐故園。

這個成語後來用來贊美不追逐名利之人,或表達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

破罐破衣是成語嗎(破馬張飛牛衣對泣)10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