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陣子沒有看《王牌對王牌》了,因為關注了張天陽的微博所以知道了王牌對王牌節目開始從宋朝的文化裡面錄制綜藝節目了。
把節目從頭到尾看完,之後我才知道原來《王牌對王牌》的綜藝路線不曾進步。
那些遊戲還是90年代上海台智力大沖浪的綜藝套路不信大家可以回看上海台智力大沖浪是不是一樣的綜藝套路。
區别就是智力大沖浪的主持人穿現代服裝,《王牌對王牌》穿古裝。
無論是說帶有動物的詩詞,還是嘉賓和王牌家族輪流說東坡肉,還是表演猜成語都是90年代舊的綜藝套路
張天陽不愧是個演員,僅僅在這期節目裡面演幾分鐘王希孟讓感覺到他做了功課,眼神和說話的語氣讓人感覺到是北宋的畫像對國家對百姓對繪畫的愛。
最後關曉彤表演的冰嬉韻讓我感覺到有點假,為什麼呢?因為冰嬉是冬天的活動穿得那麼薄能冰嬉嗎?雖然那個冰嬉是在室内的表演,但是 大家都知道古代沒有空調和暖寶寶的冰嬉得換一身保暖的衣服,北宋時期沒有棉襖但是皮毛的披肩能不能加起來?
雖然宋仁宗有不允許百姓穿契丹服裝的聖旨但是在冰天雪地裡面能穿那麼單薄嗎?
文化類綜藝節目要勇于創新 而且要符合曆史環境是是我一個普通觀衆對浙江衛視的看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