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是很多家庭常備的調味食材,但也有不少家庭把它當成養生食材。吃生姜該不該去皮?什麼時候吃姜好?吃姜該注意些什麼?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姜是一個大家族
姜擅長“僞裝”成各種食材,比如雞公煲裡的土豆片、姜母鴨裡的鴨肉,所以對于不喜歡吃生姜的人不小心吃到了,那真是倍感“刺激”。可是,你知道嗎,“姜”氏家族可是一個大家族,南北方小夥伴們吃到的姜可能都不是同一種。
#沙姜
沙姜的大名叫山柰(nài),由于多種植于沙土裡,所以又名沙姜。沙姜沒有生姜那麼辛辣,吃起來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沙姜豬手、沙姜蒸魚、沙姜雞等都是有名的菜肴。
#南姜
南姜也叫高良姜,它的英文名字是galangal,音譯成粵語便是高良姜。南姜是嶺南美食的“常駐嘉賓”,尤其在潮汕地區,炖肉、做鹵味、煮粿條都會用到南姜,甚至連水果都能撒點南姜末。南姜形狀像生姜,外皮姜芽處略微發紅,質地很硬,味道濃烈。
#姜黃
姜黃和姜同科不同屬,莖葉相似,但姜黃的地下莖是鮮豔的橙黃色,一般幹燥後磨成姜黃粉,作為香料使用。比如味道濃烈的明黃色咖喱,其實,咖喱是很多香料的混合物,黃色咖喱的微苦香味與鮮豔顔色,便來自于姜黃。
#木姜子
以上幾種姜多少都和生姜“沾親帶故”,木姜子雖然名字裡有個“姜”字,卻跟姜沒什麼關系。木姜子的外形很像胡椒,所以很多人叫它山胡椒。木姜子在雲貴地區較為常見,鮮果可以直接放到菜裡調味,由于無法長久保存,人們一般會把其中的精油壓榨出來,制成木姜子油。木姜子油富含檸檬醛,散發着檸檬香氣,是貴州酸湯魚的“靈魂”。
#洋姜
名字裡帶“姜”卻和姜沒啥關系的,還有洋姜,俗稱“鬼子姜”,它的大名叫菊芋,是菊科向日葵屬的植物。鬼子姜地上部分像小号的向日葵,地下塊莖像姜,含有大量水溶性膳食纖維菊芋多糖,吃起來沒有香辛味。老北京人喜歡用鬼子姜腌鹹菜,肥厚多汁,口感爽脆,用北京話說就是一點都不“艮”,無論配粥還是米飯,都是爽口又下飯。
生姜去皮or不去皮?
中醫認為,生姜肉味辛、性溫,而生姜皮則是涼性的,因此有“留姜皮則涼,去姜皮則熱”的說法。
在生活中,我們需要區分不同情況來決定是否要去皮:
這三種情況建議去皮:
部分脾胃虛寒的人群,建議吃姜要去皮,因為生姜皮性涼,食用了可能會引起脾胃不适;
日常好食寒涼食品的人,如苦瓜、芹菜以及海鮮等,在食用生姜時最好去皮,好中和食物中的涼性成分;
風寒感冒的患者,吃姜也建議去皮,因為涼性的生姜皮會影響生姜本身的溫性,使得驅寒解表的功效大大降低。
這三種情況,則不建議去皮:
一般做菜用姜,都是要帶皮吃的,因為這樣不僅可以保持生姜藥性的平衡,而且可以避免上火;
身體水腫時,吃生姜不去皮,因為生姜皮有利水作用;
如果有便秘、口臭等情況,最好單獨用生姜皮。
不管生姜去不去皮,有幾類人都不适合多吃,像陰虛火旺體質的人群,胃潰瘍、肝炎、膽囊炎患者以及正在服用抗凝藥物的人,都應嚴格控制生姜的攝入量。
關于生姜的用處,孰真孰假?
生姜能治療脫發?
現如今脫發問題困擾着越來越多的人,而且已呈現年輕化趨勢,面對稀疏的發量,很多人開始用起了生發小偏方,而擦生姜就是其中一種,那真的有效果嗎?
據南方醫科大學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生姜不僅沒有促進毛發生長的作用,其所含的活性成分6-姜酚,反而能引發毛囊退化,抑制毛發的生長,導緻脫發。所以若是普通的脫發人群,還是不要随意用生姜擦頭皮了;但像斑秃性脫發(是由精神壓力大、過于勞累等外在刺激引起的脫發),還存在毛囊,正确使用生姜可能産生應激反應,起到生發效果。
總之,若出現了脫發現象,最好還是及時就醫,不要盲目嘗試偏方。
生姜泡水,能治腳臭?
流傳說法:“生姜中的姜辣素具有一定刺激性,能抑制細菌的生長,所以說生姜泡腳能治腳氣、緩解腳臭”。
生姜的确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但用生姜水泡腳,本就不多的有效成分再被稀釋,殺菌能力更弱,很難對腳臭、腳氣産生治療效果。
晚上吃姜勝似砒霜?
從中醫的角度,到了晚上,陽氣逐漸潛藏體内,以便入眠,而生姜會生發陽氣,若食用過多,的确不利于睡眠。特别是有便秘、睡覺易盜汗的熱性體質人群更不能多吃,否則會加重不适症狀。
但對于常年手腳冰涼、四肢乏力的人而言,晚上适量吃點生姜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身體冰冷的症狀。
因此,晚上到底吃不吃姜,是需要根據體質而論的,不能一以概之。
生姜的選購技巧
1、購買生姜時,一定要挑外表顔色深,有泥土痕迹的;
2、對于顔色幹淨、發白、發幹的生姜,要慎重購買;
3、肉眼可見黴變的生姜不要購買,更不能食用。
來源:知乎、尋醫問藥、央視三農、我是大醫生官微、中國食品報官方平台
編輯:珠海市場監管團隊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後台,我們将24小時内進行處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