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中國好聲音》的單依純演唱了這首歌,也因為這首歌成為了電影《一秒鐘》的推廣曲,所以一首塵封在時光裡的歌,再次進入到了我們的視野,也讓我們再次聽到了它所帶來的感動與共鳴。
你一定知道我說的是《給電影人的情書》,今天就和大家來說一說,六個不同版本的《給電影人的情書》。
蔡琴的歌聲始終帶着時光的印記,仿佛穿梭回到了那些曾經的歲月裡,回到了一幀幀看見過的電影和畫面當中。
那是一個時光的講述者,站在時間的長河裡,用理性與客觀的眼光,唱出對過往人世的所聽所想,反映過境千帆的内心世界。
蔡琴渾厚的聲音,低沉,悠遠,是衆所公認的試音碟,她身上那種強大的氣場,賦予這首歌一種使命感和厚重感,為歌曲增加了無盡的電影畫面感。
她給這首歌帶來的最大的特質是“定性”——即賦予這首歌該有的樣子。
對于80後的我們來說,毛阿敏的聲音和唱法也許略顯老舊,對90後00後,這種感覺可能更甚。
但是,毛阿敏帶着《思念》《綠葉對根的情義》等歌曲走到今天,自有她獨特的音樂魅力。雖然我們聽到的毛阿敏的版本的片段音效和音質不佳,但卻能聽得出,她把技巧和情緒注入到了歌曲當中。
由于這版節奏稍快,情感的醞釀時間和發酵空間不足,比原曲的悲傷深沉更顯得積極陽光一些,聽起來不是特别适合毛阿敏,她的優勢在這首歌中發揮不太出來。
這個版本是六首歌中調值最高的,低音區減少,高音區增加,很好地突顯了譚晶的中高音,比較尖的音色華麗而清脆。
這樣的好處是展現歌手引以為傲的歌聲,但對這首歌的破壞力也比較明顯——她将歌曲那種深邃、濃情之感吃掉了,聽起來少了一些感動,多了一些舞台演出的漂亮與華麗。
顫音的運用是這首歌的特色,周深的尾音賦予這首歌更多畫面感。相比其他年輕歌手,周深的版本的氣質是最接受蔡琴的。
兩人在唱這首歌的時候都有一樣的處理方法——深沉,婉轉,長拖音以及自如的顫音。
全部聽下來,整體氛圍和感覺都很好,但我會更希望周深的長噓中再多來兩個短歎——個别的地方放棄長拖音用一點氣音的收尾,可能會更好。
蘇詩丁《給電影的情書》
和周深的版本正好相反,蘇詩丁的整首歌幾乎沒有長拖音,而是用了很文藝的短歎吟詩式的唱法。兩個版本一起聽,比較起來會更加明顯。塵姐會希望兩人如果能綜合一下會更好。
蘇詩丁像讀一句詩一般的唱法,或者說更偏文藝氣質略帶民謠感的唱法,收尾快,音斷得比較快比較碎,像一種夢裡呓語,自說自話。
這樣的優勢是會讓整首歌營造在她的氣口裡,氛圍感極強,極容易形成專屬于自己的個人風格,事實也确實,蘇詩丁的很多歌都有這樣的文藝氣質。
不過,如果一直這樣,會顯得歌路較窄,聽多了會容易引起審美疲勞。風格再多元一些,也許會更火。
單依純《給電影人的情書》
單依純的歌最大的特點是抓心,也就是共情力。
她給這首歌賦予了很強的呼吸感,這來自于她對歌詞和旋律的層次變化。長短不一,高低不同,細節處樂感處,幾乎沒有相同的處理。這樣聽來感覺人與歌最近,像長在身體裡的人歌合一。
對這首歌,塵姐有做專門的視頻和文章,可以戳主頁找來看看哦!更感動你的是哪一版呢?
當下這個時刻我會更喜歡單依純的版本,因為她唱進了我的内心深處。也許再過十年,我會更沉醉于蔡琴或周深的隽永。
畢竟,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一首歌不同的人聽來,有不同的最佳,換個時間和心境,又有不一樣的體會。
世界太危險,隻有音樂最安全。
「電台主持人16年 報社娛樂主編4年 采訪明星400 ,歡迎關注我,一起撩娛」本文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本文視頻節目已發布,戳主頁進視頻欄目收看吧或戳→→6首《給電影人的情書》單依純動情蘇詩丁文藝,蔡琴周深隽永悠長 看起來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