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每天工作超過10小時,一個月休息兩天,工作内容是每天在流水線上加工磨具。近日,面對學校強制安排的頂崗實習,河南一家職業技術學院大三學生小張很犯愁:不幹,可能拿不到畢業證;繼續實習,學不到技術,還浪費時間。頂崗實習,本是職業院校人才培養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是學生綜合本專業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到專業對口的現場直接參與生産過程的一種實踐性教學形式。但最近幾年,因為頂崗實習“走樣”,學生與學校或企業産生糾紛的案例時有發生。(新聞來源: 工人日報)
點評:頂崗實習走了樣,不僅耽誤了學生的學習與成長,也侵害了他們的正當權益。整治頂崗實習亂象,既要重拳出擊,也要一追到底。各地的教育、人社等監管部門應規範學校對學生實習的操作,斬斷部分“校企合作”背後隐藏的利益鍊條,對違規操作的學校、教師予以嚴厲的追責。學校則應以生為本提前規劃,在柔性管理統籌安排上多下功夫,給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
(圖片來源于新聞)
新聞:農村低保政策是對低收入農戶的兜底保障,對解決困難群衆實際問題發揮了積極作用。半月談記者近期在基層采訪了解到,各地通過開展農村低保專項治理,“人情保”“金錢保”等亂象大為改觀,但一些新的矛盾正在顯現。一些農民和基層幹部反映,農村低保在保障低收入農民基本生活外,還加挂較高标準的醫療、助學、助殘等綜合保障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引發基層低保福利依賴和農戶矛盾。(新聞來源:半月談)
點評:本是保障困難群衆基本生活的兜底政策,卻成了鄉村矛盾糾紛的滋生點,低保養懶漢現象多令人憂。警惕低保福利化阻礙鄉村發展,既要避免福利過多疊加,讓低保和其他專項救助充分發揮各自功能,也要強化信息公開,提高低保進入門檻,讓低保回歸為兜底型或生存型保障本身。
新聞:“專業是人才培養的基本單元,有人說專業是人才培養的腰,腰要是不好的話,這個人站不直,挺不起胸、擡不起頭。因此,對不起良心的專業應該停辦了。”日前,在2018高等教育國際論壇年會上,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岩的一番話振聾發聩,引起了衆多專家學者的共鳴和贊同。巧合的是,記者日前收到一位大學教授寫來的信,同樣聚焦大學專業停辦以及退出問題。他從親身經曆出發,分析、探讨高校專業現狀及停辦對不起良心專業之難與困。(新聞來源:光明日報)
點評:高校注水專業多、退出難,機制不完善,辦學導向難改變是主因。要改變這一現狀,一方面,高校自身要找準辦學定位,注重内涵,明确特色,錯位發展。另一方面,教育部門要加強指導和監督,既不讓學校随意撤銷,也要加大調研、評估和審查力度,建立科學、合理、公平的專業預警退出機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