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在室内能夠觀賞到顔色鮮豔的杜鵑花無疑是美的享受,可眼看着杜鵑已經花苞重重,可就是不開花,甚至慢慢的枯萎,肯定很是心疼。所以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是什麼原因吧。
1、 溫度不适
杜鵑花适宜生長溫度在20度左右,最低不能低于5度,最高不能超過30度,溫度過高過低都會高導緻杜鵑花苞幹尖脫落。冬季溫度過低,就會對開花有阻礙作用,所以我們要注意給杜鵑花營造合适的溫度,尤其是新買的帶花苞的苗。一般可以放在向陽處多曬一曬,或者用塑料袋套住植株上保溫,如果在有暖氣的室内則更好,隻要不在熱源處近距離取暖即可。
此外,冬季杜鵑花放在室内養護,大部分家庭室内溫度在15~20℃之間,很容易萌發新芽。而抽發的新芽往往會在花蕾旁邊,如果新芽繼續生長,就會與花蕾争奪養分,花蕾養分不足,也會慢慢萎縮,難以開花。所以冬季盡量控制杜鵑花的環境溫度在10℃左右,不能過高,或者及時抹芽,阻礙新芽的生長,避免其與花蕾争奪養分。
2、 光照不足
杜鵑花光照過強或過弱都會導緻花苞打不開,出現枯萎現象,我們隻需改善養護。冬季陽光一般不會太強,如果出現花苞幹枯,那基本就是光照太弱導緻的。弱光導緻葉子生長,營養被葉子吸走,花苞就會枯萎。所以杜鵑花在孕蕾期要适當多曬太陽,每天保持5個小時左右光照,這樣才能促進花苞打開,開花鮮豔。
3、 濕度太低
當杜鵑花有花苞時,空氣濕度低于50%,花苞就會出現枯萎無法打開現象,尤其是北方有暖氣的地區,剛買回家的杜鵑花對家中環境還不是很适應,尤其是家中環境幹燥,即使原本的花蕾正常發育,在幹燥的環境下花蕾也會停止生長,緊接着就會出現幹枯、萎縮、落蕾的現象。
所以建議花友在杜鵑花有花苞的時候增加空氣濕度,可以每天用噴壺給周圍噴點水霧,或者經常向周圍地面灑水,增加空氣濕度。嫌麻煩可以在臉盆裡放塊磚頭,倒入水(淹沒磚頭一半就行),把杜鵑花放在磚頭上,就可以提高空氣濕度了。空氣濕度保持在70%左右,更有利于花苞生長,開花更快。
4、 營養缺乏
尤其是新買的帶花苞的,很多花苞是激素催出來的,一旦環境變化或營養跟不上,就會導緻花苞枯萎。此時需要我們主動疏去瘦弱的花蕾,隻留下少量健康的花苞即可。如果是養了一段時間的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可以給它補充磷鉀肥,切忌施用氮肥。磷鉀肥可促進花苞膨大,促開花,可以噴施磷酸二氫鉀溶液同時搭配花卉型微生物菌劑使用,這樣不久花苞就會打開了。
希望大家的杜鵑花都可以開出豔麗的花來哦~~~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