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寫字是語文學習中一項重要内容。那麼,關于教材中的識字、寫字有什麼規律可循嗎?
小學教材中識字、寫字教學的依據是什麼,怎樣教學更加科學、效率高呢?
下面杜du老師和大家一起交流關于低年級識字、寫字的教學。
一、識字、寫字遵循的原則
“認寫分流,多認少寫”是編寫者的一個原則。
怎樣科學地實現這個原則呢?首先,我們以一年級學生為例,其實我們一年級上冊要求孩子們會認300字,會寫其中的100個字。
等到了一年級下冊,要求我們的孩子們會認400字,能寫其中200個字。
從數量上可以看出會認字和會寫字的比重,就是讓孩子多認少寫。
事實上“多認少寫”,這樣做是為了讓孩子們盡快地過渡到獨立閱讀階段,給獨立閱讀創造一個必備條件。
二、識字、寫字不可一概而論
在識字寫字教學中很多老師習慣把識字部分也當成寫字來教。
事實上,需要一線教師注意的是認字和寫字是兩個教學目标。老師千萬不要把會認字也按照四會的要求去教孩子們。
“四會”就是會認、會講、會用、會寫。用這樣的要求去讓孩子們學習會認字,這樣做是不科學的,因為你要求孩子們這麼多,孩子們學起來累,效果固然不好。
三、識字、寫字都是由簡入難嗎?
很多人會認為一年級的識字、寫字都是從最簡單的開始教,其實不然。
在書後會認表中,我們可以很容易發現,并不是說孩子們從最簡單的字認識開始,然後到高年級越來越難,不是這樣的,孩子們要認的字是為了獨立閱讀做準備,所以,會認字會出現很多孩子們平時常見的漢字。
說白了,就是在故事中或生活中高頻出現的字和詞語。
比如“蝴蝶”這兩個字,它就很難寫,也不好認,但是低年級的小孩子必須要認識它,因為很多童話故事中會出現蝴蝶這個詞,也就是說很多字詞是孩子們最容易接觸到的,就是要學習它們。
在我們語文書後面的會認字表中,大家就會發現很多字是出鏡率比較高的啊,比如“我”字就很難寫,但是,由于“我”在日常生活中和故事中經常出現,所以要求孩子們會認、會寫。
四、多元識字才是關鍵
什麼是多元識字?就是多方面、用多種方法、不能完全依賴拼音去認字。
單單依賴拼音去認字這種方法非常枯燥,很多家長也反映在輔導孩子認字的時候,孩子們記這個字很費勁,好不容易記住了,然後單獨拿出來又不認識了。
如果說隻是單純地用拼音認字,會拖累認字的效率,盡快進入無拼音識記閱讀的階段。
那麼,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法科學識記呢?比如說通過字形、結構、偏旁等去認字,還要用上一些識字的小口訣、借助圖片、拆分法、加一加等方式。
識字采用多元化,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能夠靈活的帶領孩子去識字。哪些字适合借助圖片來識字;哪些字需要用到小口決;哪些字适合用換偏旁的方法來記憶……
事實上,有經驗的老師在語文教學中很重視範讀,而且注重的是用熟字帶生字來教學。
其實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猜讀,有些字孩子們根本不認識,要怎樣猜呢?根據字形、字的結構規律去猜,也就是我們在一年級教材中就會出現的象形字,還有會意字,孩子們靠着意思去猜,很多時候還是能猜對的,那麼這種方法也是值得我們提倡的,也是很科學的方法。
上面重點講了關于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中的“識字”教學,大家一定要遵循認寫分流、多認少寫的原則。
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寫的多未必是好事,對比之下,識字往往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它能開啟孩子們的獨立閱讀。
你的點贊、評論和轉發都是對作者的大力支持。
期待你的支持哦,關注我,發現更多精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