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象形文字,幾乎同時出現,為何隻有漢字活到了今天
文字是文明的載體,它克服了語言交流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即便遙望萬水千山,縱是相隔萬載千秋,文字也能達到傳遞信息和記錄史實的作用,正所謂"傳于異地,留于異時"也。世界上每一個偉大的民族、每一個曾經輝煌的文明,都認真把握住了文字的重要性,所以國際公認的四大文明古國各有文字産生:中國的漢字,古埃及的聖書,巴比倫的蘇美爾文,古印度的印章字。今天我們主要讨論前三者,即世界最古老的三大象形文字之中,為何蘇美爾文與埃及聖書都淪落至消亡,而隻有漢字始終生生不息,仍然蓬勃?
一、埃及聖書
1799年,埃及巴塞塔地區發現一塊紀念碑,有三種文字的釋文,經過專家多年的解讀,被人們遺忘了近乎2000年的聖書文字重放光芒。現代埃及使用的是阿拉伯語,但古埃及的官方語言卻是聖書,它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由埃及第一王朝所創造的一種文字,距今已有五千年曆史。聖書字起初是作為象形文字出現的,但随着外來文化的不斷融合發展,聖書大多字形逐漸失去了象形功能,而變成音節文字。公元前343年,古埃及被波斯帝國所滅,公元425年,聖書字開始走向衰亡。
二、蘇美爾文
公元前3500年左右,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開始将圖像刻畫于石頭或粘土之上,以此來表示此物歸屬己有,這标示着文字的誕生。其後一千年,蘇美爾文字突飛猛進,獲得快速發展,到了公元前2500年時,蘇美爾文已經成為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唯一且成熟的文字體系,甚至流傳到西亞大部分地區,成為商業貿易的通用媒介。古巴比倫王國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境内,曾經繁盛一時,不過公元前8世紀時被亞述帝國所滅,随後崛起的新巴比倫也隻不過撐了88年。源頭的消亡,使蘇美爾文失去了持久的技術支持,因此也逐漸走向衰敗。
三、方塊漢字
現代漢字已經不屬于象形文字,但甲骨文、金文等古漢字的發明創造采用的是象形的原理。一般認為,甲骨文的成熟期形成于商朝,距今不過3600年左右,落後于埃及聖書和蘇美爾文,但随着河南賈湖遺址"賈湖刻符"的驚豔問世,世人才得知,其實甲骨文的雛形早在公元前5000年就已經出現了。經曆一千多年的發展,甲骨文成為常規語言。所以說,世界三大象形文字幾乎是同時出現、同時成熟的,可是為什麼隻有漢字活到了今天?有人說,古埃及和古巴比倫都曾遭遇沒頂之災,文明受到過嚴重損毀,所以文字消亡了。然而中國的曆史同樣命途多舛,也被外族侵略過甚至被征服,漢字為何沒消亡?
小解認為主要有三大原因。其一,古埃及與古巴比倫還未形成根深蒂固的文化,就已被他國覆滅。雖然兩種文字均已成熟,但還未形成完全之勢,民間普及程度不高,隻在少數民衆和上流社會中使用。其二,被他國征服後,被強行複制他國文化,而本國文化失去了存在和依賴的土壤。很顯然,古埃及和古巴比倫都屬于這種情況,但中國卻不一樣,因為中國發展的前2000年曾未遭到外族征服,都是華夏文明内部的鬥争,至于五胡亂華、五代十國時期的混亂,漢字早已深入到了骨髓裡,不可能再消亡。
甚至我們來看不屬于象形文字的古印度印章文字,它也沒有撐到今天,而且它比其他兩種文字更加悲慘,随着印度河古文明的毀滅,印章文字直接就消失了,直到阿育王重新創造出了一種全新的文字,發展至今成為梵文。綜上所述,四大文明古國的文字中僅有漢字薪火相傳發展至今,這不僅得益于華夏先民的智慧,還在于華夏民族頑強不息的生命力。所以我們對于漢字,該懷有足夠的敬畏感,畢竟它的曆程就是一場文明的曆險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