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來無盡長夜,雪覆三尺深寒。黃昏林下大靜,小村幾縷炊煙”,今天我們迎來了大雪時節。
大雪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标志着仲冬時節的正式到來。
古人雲:“大雪,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大雪有三候,一候鹖鴠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鹖鴠,即寒号鳥。小學課本裡,就有這樣一篇寒号鳥的故事,它因為懶惰,不肯好好搭一個溫暖的巢穴,而被凍死。
但實際上這是一種“夜鳴求旦”的鳥兒,夏天的時候毛發很厚,到了冬天毛發便脫落,于是凍得晝夜鳴叫,所以被稱為“寒号”。
而到了大雪時節,天氣愈發寒冷,陰寒至極,寒号鳥也不再鳴叫了。
陰氣最盛,盛極而衰,陽氣于是開始萌動,老虎便開始有求偶行為。
“荔”指的是馬蘭花,也因為感受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了新芽。
對農民來說,一場大雪,便意味着來年的豐收。
民間有許多諺語,比如“大雪兆豐年,無雪要遭殃”、“今年的雪水大,明年的麥子好,今冬大雪飄,來年收成好,今冬雪不斷,明年吃白面”、“雪蓋山頭一半,麥子多打一石”。
大雪一到,民間也有許多風俗。
腌制“鹹貨”老南京人有一句俗語,叫作“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節氣一到,家家戶戶都忙着腌制魚、肉等。
用鹽、桂皮、花椒、白糖等腌制好後,便要放在大缸内,用石頭壓緊,十日後取出,再挂到屋檐下,接受冬日暖陽的晾曬。
這其實更像是一種莊重的儀式,在這種約定俗成的儀式裡,人類體會着勞動、豐收、生命的喜悅。
正所謂“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到了大雪時節,河裡的水也都被凍成了厚厚的冰,人們可以盡情地滑冰嬉戲。
《沁園春 雪》裡,就描繪了那樣一幅“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壯闊景象。
望長城内外,惟餘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娆。
氣勢何等雄渾闊大,讓人的胸間也要騰起一股激情。
進補
俗話說:冬天進補,開春打虎。又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大雪時節是“進補”的好時節。
此時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溫補作用的食物,比如羊肉、牛肉、白蘿蔔等。
而大雪過後,由于空氣變得幹燥,身體水分流失加快,更要适量食用一些應季的水果。
對曆來的文人墨客來說,雪都是人世間極其美妙、風雅的景緻。
晉朝才女謝道韫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聽過。
據說在一個大雪時節,謝安一家相聚賞雪。随着雪花越下越大,謝安高興地吟出一句詩:“白雪紛紛何所似?”
即是問:“你們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
侄子胡兒說:“就像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撒鹽空中差可拟)。”
謝安搖搖頭,期待地看着自己的侄女謝道韫。
謝道韫沉思半晌道:“不如把雪比作被風吹得漫天飛舞的柳絮吧!(未若柳絮因風起)。”
謝安這才高興地點點頭。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是孤獨的雪;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這是芬芳的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是蒼茫的雪;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這是靜寂的雪;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這是溫暖的雪;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幹淨”,這是人生終極的雪。
一片雪,何嘗不能牽引出千百個故事?哪一片雪,又沒有自己的心事?
當代知名俄國作家索爾仁尼琴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沒有雪,俄國人是活不下去的。沒有雪,就沒有俄羅斯。”
這是因為長久地與冬季和寒冷的對抗,蒼茫的雪與無際的白,早已凝刻在俄羅斯人的骨子裡,鑄就了他們堅韌剛毅的性格與體魄,也成為他們生命最值得張揚的勳章。
台灣作家鐘曉陽說:
“不如以一生的清淚,為你下一場大雪白茫茫;不如以一生的碧血,為你染一次夕陽無限好!”
無論從前的我們經曆過怎樣孤獨寂寞的時刻,無論過去的生命中我們有過怎樣慘痛悲傷的遭際,請永遠相信:
這天地總有一場雪是為你而來,這世間總有一個人是為你而來。
到時,那一場雪會為你抹平所有的創傷;
到時,那一個人會讓你慶幸:
一切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版權聲明:本文由詩享書局原創,作者葉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