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按目前中國高血壓指南标準,是指血壓高于140/90mmHg。通常情況下,高血壓被認為是“老年病”,對老年人而言并不陌生,但對青年人來說,談及高血壓,大家似乎總覺得言之過早。可是,近十餘年來,高血壓已呈明顯的年輕化趨勢。
據最新的中國高血壓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有3億左右的高血壓患者,其中,35歲以下的青年人高血壓約占 34%,知識分子、公務員、财務工作者、記者等白領人群是高血壓的高危人群。一項醫院門診人群高血壓抽樣調查顯示,在新出現的高血壓病例中,35-45 歲患者占 63%,而10年前這個比例還不到10%,可以說,高血壓年輕化的趨勢逐年在加劇!
青年人高血壓較老年人發病早,危害大,診治代價更大。青年高血壓患者很多人隻有輕微的頭暈症狀,甚至沒有任何症狀,極易被忽視,因此青年人高血壓号稱“隐形殺手”,毀人于不覺之中,殺人于無形之外。由于青年人高血壓患者多無症狀,故而多數人都不重視,甚至不相信,不接受。患者普遍存在的想法是覺得自己年輕、身體好、血壓高點不是事兒,反正也不難受;還有一些人覺得年紀輕輕的就吃降壓藥,對肝腎功能損傷太大了,害怕一吃降壓藥影響結婚和生育;有的人還會覺得年輕時就吃降壓藥,以後老了怎麼辦?耐藥了怎麼辦?這藥還是留着關鍵時刻再用吧......
其實不能責怪患者有這些不當的想法,因為即使在醫療界,也有一些關于青年人降壓的争議。
主要争議是,部分醫生也認為根據高血壓的危險分層,青年人隻有單純的高血壓,采用弗萊明翰心髒研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FHS)方法判斷10年心血管風險發生較低,國外指南未建議對此類患者進行強化降壓治療方案。甚至有的醫生說青年降壓的獲益不明确,理由是沒有臨床實驗證實青年高血壓降壓治療能減少心腦血管病發生。
這些想法都不正确!
沒有症狀并不意味着沒有危害。實際上,随着時間的推移,高血壓會持續損害人體的靶器官,特别是冠狀動脈,使其發生粥樣硬化改變,造成狹窄(鍊接“入秋冠心病患者謹防心絞痛心肌梗死發生”)。最終會誘發心率紊亂、心律失常、心絞痛、心力衰竭等症狀。甚至,會在某一天,讓你猝不及防地發生心肌梗死,奪去你看起來外表健康的寶貴生命。除了讓人感歎人生無常之外,什麼也不會給你留下。
而個别醫生說沒有證據提到青年人高血壓降壓治療獲益率更大,其實主要是直到目前,就沒有這樣的臨床試驗來驗證青年人高血壓降壓治療的獲益率。沒有臨床研究是因為經濟原因,一般來說,各種臨床試驗都控制在3~5年的周期,沒有大型臨床試驗願意花巨資延長研究時間去關注青年人高血壓這類人群,在這麼短的周期内,這些僅僅有單純高血壓的低危患者确實看不出治療與不治療,積極治療與不積極治療的差異。但不代表這些患者因為高血壓的原因導緻的心、腎、腦、動脈等靶器官功能嚴重受損在十年後不會發展成為高危患者。我們可以想象下,假如一個28歲的年輕人,現在僅僅發現有血壓增高,150/95mmHg,沒有其他危險因素存在,根據Framingham公式計算,在未來的10年内,他發生嚴重心血管疾病可能性極低,但在全生命周期,随着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下降,他一定會因為高血壓的原因導緻心、腎、腦、動脈等靶器官功能嚴重受損。那我們為什麼非得等患者到了高危時再去治療并研究呢?
長時間的高血壓一定或早或晚出現髒器功能損害,一旦髒器功能受到損害再想逆轉就難了!
過去對中青年高血壓一般認為繼發性高血壓可能性比較大,所以對青年人高血壓多進行繼發性高血壓的篩查,但近年來研究顯示越來越多的中青年患者是“原發性高血壓”。
由于中青年高血壓人群動脈彈性好,對收縮壓升高有一定耐受性,其所受的外周阻力未減輕,使得舒張壓升高更明顯,舒張壓升高為主的高血壓是青年人高血壓的特點。由于年輕患者常無明顯的臨床症狀,多在體檢時發現血壓升高,因此青年人高血壓在臨床上常表現為“隐匿性高血壓”的特征。另外,由于現代工業化時代節奏加快,青年人普遍感覺生活和工作壓力較大,由此帶來長期的交感神經激活;加上生活不規律,熱量攝入過高、體育活動較少以及大量飲用含糖飲料、鈉鹽攝入過多、吸煙或酗酒等都直接引起血壓升高。
那,年紀輕輕的就得了高血壓,應該怎麼辦?
對青年人高血壓的治療包括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兩種方法。
“非藥物”治療方法就是改變生活方式,戒煙戒酒,合理調整日常飲食減少鈉鹽攝入(包括減少隐性鈉鹽如醬油、味精、含鹽調味料、含鹽量高的鹹菜、火腿等攝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量,适當運動,保持每周3次以上,每次至少30分鐘以上的有氧體育鍛煉(健走、慢跑、騎車,遊泳、跳舞等)。如此,可改善“青年高血壓”的症狀。要知道,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任何時候都是青年人高血壓有效的治療方法,可以降低血壓,控制其他危險因素和臨床情況。
如果非藥物治療幹預半年,血壓值仍>140/90mmHg,就要适時開始降壓藥物治療以便及時将血壓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的目标水平,如能耐受,應該進一步将血壓降至120/80mmH為最佳。
推薦使用長效制劑以方便患者服用,這樣既提高了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又減少了藥物的副作用。青年人高血壓治療藥物包括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鈣離子拮抗劑、噻嗪類利尿劑與β受體阻滞劑在内的五大類降壓藥物。
由于交感神經過度活躍是中青年高血壓患者最常見的典型臨床特征,因此對青年人高血壓患者,尤其是心率較快的患者,β受體阻滞劑是最有效的降壓治療藥物。而對于心率較慢的患者,鈣拮抗劑可有效控制血壓。
青年高血壓患者不必有患病後就要終身服藥的精神壓力。因為現在已有的主流降壓藥物對肝腎功能影響很小,而長期高血壓對腎功能損傷影響更大;雖然部分降壓藥可能會影響到性功能和妊娠,但高血壓本身就影響性功能和生育功能,在青年人高血壓的藥物治療上不能因噎廢食。
Tips:青年人高血壓的治療,不應僅僅以症狀緩解為标準,要以血壓達标為标準,目标血壓應<140/90mmHg,如果可耐受,目标值應該達到120/80mmHg。
對于中青年人群,及早發現和診斷高血壓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關鍵措施,同時要注重對血脂異常等合并危險因素的管理,如果不進行早期幹預,遠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将大幅增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