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獲取身份證的騙局

獲取身份證的騙局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18:57:25

近來,不斷有讀者陸續向本報反映:明明自己沒去相關部門登記成立公司,名下卻莫名“挂”着幾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而且申請注銷卻難以操作。記者調查發現,名下出現公司的市民絕大部分都有一個共同特征——身份證原件或身份證信息曾遺失或洩露。在網上某些渠道,他人身份證件可以随便買,買賣已形成一條利益産業鍊。

現象:

身份證件網上有出售

8月10日,記者在淘寶、QQ搜索“身份證”“二代證”等關鍵詞,均顯示“沒有找到相關結果”,也沒有找到相關出售信息。 但是 ,在QQ搜索“sfz”,卻能搜到一些昵稱為“sfz”的QQ号,部分QQ号更是直接以“出售身份證、銀行卡”等字樣作為頭像。随後,記者随意添加幾個賣家QQ号,以需要買身份證為由進行咨詢。

記者添加網友“sfz”後,對方在對話框内給記者發來一鍊接及密碼,并配發“挑中截圖,擔保交易”、“征信、通緝查好,保證白戶”等文字。記者輸入密碼打開網頁後看到,裡面按照年齡階段分類,有“60—70 男”、“60—70女”、“90 男”等多個文件夾。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裡面的身份證數量多達數百張。

随後,記者以需要購買身份證開辦公司為由,向網友“sfz”詢問價格。“sfz”回複稱,一張身份證 500 元,假若多買可以優惠。當其得知記者隻購買 3~4 張身份證時,坦言“購買身份證數量為個位數的,不算多,不能給予優惠”。當記者問及是否有人一次性購買數十張時,“sfz”沒有作答。

獲取身份證的騙局(網上公開出售身份證)1

網上身份證販子向記者兜售身份證。 QQ聊天截圖

經過一番交談後,記者假意欲立即購買多張身份證後,“sfz”給記者發來一微店網址,但記者打開後發現,挂上網買賣的商品并非身份證,而是一張價值10元的“設計名片圖紙”,而且整個微店内也僅出售這一商品。“隻要你在裡面支付相應金額購買該産品,就能買到你看中的身份證。”見記者疑惑,“sfz”解釋道。

此後,記者通過QQ查找功能,添加買賣身份證的一個QQ群,在QQ群裡添加了昵稱為“商女”的QQ群管理員。記者通過旁敲側擊了解到,該QQ群的管理員通過一家售賣紀念币的淘寶店鋪,長期向群成員非法銷售他人身份證。在交談過程中,“商女”不斷催促記者趕緊下單。

據悉,在“商女”這裡,每張身份證的單價在400~500元不等,大批量購買會有每張50~70元不等的優惠。

調查:

被出售人均不知被“賣”

記者從被挂上網買賣的身份證中發現,除了大部分身份證件為外省地址外,有少部分身份證件的地址為南甯、河池、貴港等地。8月12日至19日,記者輾轉聯系上部分身份證被挂在網上買賣的主人核實相關信息。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人丢失身份證後,全部都辦理了挂失手續。

獲取身份證的騙局(網上公開出售身份證)2

打開身份證販子提供的網頁後發現,裡面将身份證件按照年齡及性别分門别類。 網頁截圖

8月9日,在南甯市邕武路,記者按圖索骥找到市民陳女士。陳女士告訴記者,2014年8月,她乘坐公交車時錢包被小偷竊取,錢包裡裝有現金、身份證、銀行卡等物品,“在離目的地還有一個站時,我感覺到有人動了我的包包,但我以為是不小心碰到的,沒想到錢包被偷了”。

陳女士說,由于當時已經計劃要出國旅行,所以在身份證丢失幾天後,她就重新辦理了新的身份證。在問及當時是否擔心被偷的身份證會被用作他途時,她坦言,雖然一開始挺擔心自己的身份證、銀行卡等證件被别人冒用,後來覺得自己重新辦理得比較快,就沒怎麼在意。

“為什麼補辦新的身份證後,舊的身份證還能使用?”面對自己的舊身份證被挂在網上出售,陳女士有些不解。

8月11日,記者電話聯系上身份證地址為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洛陽鎮地蒙村的黃雲碧,當記者詢問其是否得知自己的身份證被人在網上買賣時,這個1992年出生的小夥子大吃一驚,他稱自己目前在廣東打工,此前确實曾丢失過身份證,但不知道身份證被人挂上網買賣,“近期得去公安部門尋求應對辦法才行”。

8月19日,身份證地址為貴港市港北區慶豐鎮的黃女士接受采訪時亦表示,她的身份證确實丢失過且目前已經補辦新的身份證。對于身份證被人挂上網買賣的遭遇,她覺得細思恐極:一方面賣家是如何獲得她丢失的證件,另一方面身份證被他人購買後假若用來做違法犯罪的事,她該如何是好?

随後,記者繼續按照名單聯系港南區木梓鎮賴先生、岑溪市南渡鎮六豐村賴先生等人得知,他們都曾因各種原因丢失過身份證,但對于身份證被挂上網買賣一事毫不知情。

對于補辦身份證後舊的身份證還能使用的問題,記者了解到,身份證挂失後,酒店等地方在核驗身份證時無法驗證出身份證是否挂失,所以還能正常使用。

揭秘:

身份證“貨源”從何而來?

“這些身份證都是他們通過各種渠道收購回來的。”一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對于證件販子來講,二代身份證買賣已經形成利益鍊條:一方面,他們通過以每張數十元的低價,從小偷、拾荒者等人手上收購他人被盜或丢失的身份證;另一方面,他們将身份證以四五百元的價格挂在網上或其他隐秘渠道出售以賺取差價,“證件販子就是起到一個中間商的作用,将買賣雙方串聯起來”。

該知情人士表示,對于證件販子而言,他們收購身份證時對于性别、年齡和地域完全沒有要求,唯一的标準就是身份證的真實有效,因為目前辦理工商登記、住酒店、買手機卡、淘寶開店等,都需要實名登記。此外,因轉移錢款會留有記錄,一些不法分子便設法使用買來的二代身份證作為擋箭牌,隐藏自己的身份以逃避法規打擊或政策監管。

說法:

買賣身份證件屬違法行為

警方稱,目前網上買賣二代居民身份證等活動的出現,原因有多方面:一是公民個人信息安全防範意識淡薄;二是網絡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交易的隐秘性、虛拟性來掩護自身的違法行為,通過披上各種合法外衣來逃避公安部門的打擊,實現“安全交易”,“此類案件破案難度較大”。

警方表示,身份證買賣在我國是明令禁止的。根據《居民身份證法》的相關規定,購買、出售居民身份證或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的,由公安機關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或者處10日以下拘留;從事犯罪活動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9月13日,南甯市東博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德明表示,網絡販賣身份證涉嫌洩露公民個人信息,侵犯個人隐私,破壞國家公民信息管理秩序,社會危害嚴重,将可能導緻詐騙行為的發生。買受人拿到這個身份證後也極有可能用來詐騙或從事不法活動,危害社會秩序的穩定,“售賣他人身份證及信息的行為屬違法”。

來源丨南國早報記者 周如雨 實習生吳琪

點贊(0)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