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本線索中斷後,百裡弘毅想到丢失的奁山銅礦一定還在神都,那麼有什麼地方是内衛和聯昉都搜不到的呢?
與此同時,高秉燭也想到了這個問題。
他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同一個地方——兩人一前一後來到了不良井。
後到的高秉燭救了先來的、陷入困境的百裡弘毅。
但是,兩個人卻發生了組隊以來的、也不知道第幾次争吵:百裡弘毅認為最好還是報官;高秉燭則堅持不報。
最後,高秉燭想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他們去找不良使王登成了解詳細情況,順便尋求妥善的解決辦法。
聽到高秉燭的來意後,王登成表露出了很明顯的驚訝,并表示他沒有聽說過不良井裡有外人進來。
最後,因為報官和不報官,王登成和百裡有了分歧,百裡堅持自己去報官,高秉燭一個手刀把他打暈綁了起來。
王登成和高秉燭走出院門的時候,打出了一個手勢。想必看到這的時候,大家都驚出了冷汗——他是奸細。
高秉燭危險了!被綁住手的百裡弘毅危險了!
直到在鑄造坊打起來,大家懸着的心也沒有放下,以為這一次沒有一番折騰的話,兩個人很難善了了。
意外的人,武思月帶着内衛來了,是百裡弘毅搬的救兵!
原來,高秉燭讓百裡弘毅吃糖,還說他給羊湯館的評價是尚可,都是在傳遞王登成不可信的訊息。
百裡弘毅聽懂了,并配合高秉燭假裝被打暈。
當他摸到高秉燭綁的百工結的時候,更加确信了自己的猜測。
他迅速找到了武思月。
這個舉動不但救了高秉燭和馬上就要落入對手圈套的奉禦郎武攸決,還讓三個人之間的信任更增進了一層。
而環環相扣中最關鍵一環是百裡弘毅,但凡他有那麼一丁點兒對高秉燭的懷疑,事情往哪個方向發展就都不好說了。
事實上,王一博飾演的百裡二郎是整個《風起洛陽》中争議最大的角色,争議的焦點則是他“面癱式”的表演。
甚至有人說他延續了藍忘機時的演技。
如果不深入了解了百裡弘毅在劇中的人設,或許就不那麼認為了——百裡家的二郎一個就是木石之心,不通人情世故的人。
從另一個角度理解,就是除了對喜歡的、各種各樣的精巧物件有着天才思維之外,生活中的他有點呆、有點中二。
這體現在他不願意和青梅竹馬的柳七娘成婚,也體現在面對父親突然死亡時的相對淡定。
他真如神都洛陽人口中那樣,除了美食、各種精巧的百工設計之外,一無是處嗎?
當然不是!
他不但不傻,而且很機敏,有超強的應變能力。
所以,在臨川别業的時候,不會武功的二郎并沒有吃多少虧,因為他會就地取材,懂得用銅水擊退對手,懂得借力打力。
探訪臨川别業的後果是,柳襄死了。
尴尬的是,百裡弘毅和武思月趕到的時候,看到了高秉燭,這簡直就是百裡延死亡現場的情景再現。
然而,更值得深思的是,春秋道的背後究竟是什麼樣的人,能讓河東柳家這樣的名門世家、兵部尚書這樣的六部大員心甘情願為他賣命?事情敗露之後,毫無怨言地選擇死亡?
複盤一下柳襄的暴露過程,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告密者林鐘父女從奁山來的路上就被跟蹤追殺,與此同時,百裡延和柳襄結成親家,百裡延在娶兒媳婦的當晚去世。
百裡延很可能預料到了這個結局。
緊接着,百裡弘毅查到了銅料消失和柳襄有關,然後和高秉燭、武思月等人裡應外合偷出賬本。
臨川别業暴露,柳襄死了。
問題來了,臨川别業是永川郡主的産業,作為聖人最得寵的小孫女,她缺錢嗎?怎麼會把自己的産業賣給别人?
還有就是,既然聯昉已經被滲透,就連銅礦失竊這樣的大事都沒有發現,怎麼會那麼巧,偏偏在這個時候就發現了木炭交易的異常。
對手大意了嗎?
顯然不是,對手故意這麼做的!
目的是讓高秉燭他們查到這個線索,再順藤摸瓜查到巽山公府。
在他們查到之前,臨川别業鑄造坊裡的重要物品早就轉移幹淨,留下的僞錢不是讓内衛們看的。
而是讓聖人看到的是巽山公偷銅料是為了鑄造錢币中飽私囊這個事實,隐藏的卻是另外一個驚天大秘密。
而布局的人,在這個過程中已經出現,她就是看着人畜無害的永川郡主。
她的李姓皇族身份足以讓兵部尚書和巽山公這樣的權貴信服,也足以讓效忠聖人的百裡延懼怕。
所以,不管是甘願入局,還是不得已而為之,一旦暴露,他們甯願選擇身死,而不是站出來指出幕後主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