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無意當中聽到廣播裡播放了一首老成都的童謠:
胖娃胖嘟嘟,騎馬上成都,
成都又好耍,胖娃騎白馬,
白馬跳得高,胖娃耍關刀,
關刀耍得圓,胖娃滾鐵環,
鐵環滾得遠,胖娃跟到攆,
攆又攆不上,白白跑一趟。
這是一首極具成都特色的童謠!這首童謠想必很多老成都人張口就來。裡面好玩好耍的闆眼兒,也都是大家記憶深處的歡樂時光。而童年的記憶,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抹不去的痕迹。兒時的童謠如同記憶中留存的水果糖,時常想想都是能讓人樂開花!
在舊時的成都,一首首極具川渝鄉土特色的童謠,記錄了這個城市不可或缺的故事,今天小編拾取一二,體味一下逐漸逝去的情懷!
王婆婆,在賣茶,三個觀音來吃茶。
後花園,三匹馬,兩個童兒打一打。
王婆婆,罵一罵,隔壁子幺姑兒說閑話。
這首童謠,既朗朗上口,又有配合的手部動作和面部表情。既鍛煉了孩子的協調能力還能促進家長和孩子的親情交流。
大指拇兒,二指拇兒,
中山梁,王母親,
啷呗兒,心心兒,
門檻兒、彎彎兒,
挑擔擔兒,吃飯飯兒。
這首童謠是典型的教育兒歌,對應大拇指、二拇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手心、手腕、手肘、肩膀、嘴巴。長輩用通俗易通的兒歌,教會了孩子識别自己的身體器官。
恩恩兒恩恩兒哪裡來?
我從北門山洞來。
北門山洞有好高?
萬丈萬丈高。
幾匹騾子幾匹馬,
請你恩恩兒進城耍。
恩恩兒沒得空,
請你恩恩兒鑽狗洞!
(提問:恩恩兒,四川話指的啥?請評論區留言。)
這是一首孩子們集體遊戲時的兒歌。遊戲時,孩子們手牽手圍成一圈,圈中蹲一個小孩。大家一邊念兒歌,一邊轉圈并轉過兩個小孩牽手組成的“狗洞”。
月亮走,我也走,
我給月亮打燒酒,
燒酒辣,買黃蠟,
燒酒苦,買豆腐,
豆腐薄,買菱角,
菱角尖,尖上天,
天又高,打把刀,
刀又快,好切菜,
菜又青,好點燈,
燈又亮,好聽唱,
一唱唱到大天亮。
數九歌
一九二九、懷中插手,
三九四九、凍死老狗,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八九、窮漢街頭走,
九九八十一、莊稼老漢兒把田犁。
紅蘿蔔、咪咪甜,
看到看到要過年,
娃兒要吃肉,
爸爸說,沒得錢,
媽媽說,有錢,竈門前的火鉗!
張打鐵,李打鐵,打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我不歇,
我要回去打毛鐵。毛鐵打了二斤半,
爸爸媽媽都來看。我到河邊去洗手,
螃蟹把我咬一口。我到山上去放牛,
牛兒把我擂一角,回去給我媽媽說。
媽媽說我不下細,隻有該挨背脊骨。
其實兒時的童謠還有很多很多,人們口口相傳,流傳下來甚至衍生了各種不同的版本,但是本質都是長輩對孩子的教育、親情的交流、孩子們之間的友誼、對自然界的認識等等,顯得非常質樸可愛。同時這些童瑤合轍押韻、郎朗上口,非常适合孩子們理解把握。
社會的發展至今,這些東西卻漸漸離我們遠去,大家留在記憶裡的糖果是否随着時間慢慢的遺忘,生活的壓力是否将這一顆顆兒時的美好變得苦澀。或許我們也可以在閑暇之餘體會一下回不去的童年和那留不住的鄉愁!
各位還記得哪些兒時的童謠,請評論區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