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徽州鍋子菜家常做法

徽州鍋子菜家常做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7 21:57:53

時值初秋稱“中元”

中元節會澤美食

徽州鍋子菜家常做法(瓜花酥葉老茴香)1

雲披紅日恰銜山,

幽門啟時魑魅回。

家家階前焚冥紙,

戶戶堂中慶中元。

徽州鍋子菜家常做法(瓜花酥葉老茴香)2

魂随河燈入新境,

魄因孟蘭投人胎。

瓜花酥葉老茴香,

做成“面魚”祭祖先。

徽州鍋子菜家常做法(瓜花酥葉老茴香)3

有關中元節的起源,有的說始于道教,也有的說始于佛教,但總的來說,它跟道教和佛教都有着十分密切的關系。在中國古代,道教把一年分為三元,道教認為中元節為地官清虛大帝誕辰,地官的主要職責,是掌管地獄的大小鬼魂,相傳七月十五這一天,地官把關在地獄中的鬼魂從陰間放出來,有主的回家去,沒主的就到處遊蕩,正如俗語所說“七月半,鬼亂竄。”所以,道士們就要在這一天講誦經文,超度衆鬼。《道經》說:“七月十五日,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選衆人,分别善惡,”“十方大聖,齊詠靈篇,囚徒餓鬼,當時解脫。”

徽州鍋子菜家常做法(瓜花酥葉老茴香)4

佛教認為,中元節是為追薦祖先而舉行盂蘭盆會。盂蘭盆為天竺語,意為“解救倒懸”。傳說釋迦牟尼的弟子目連看到其母在十八層地獄受苦,如處倒懸,求佛超度。釋迦牟尼讓目連在七月十五這天,備百味果食,供養十方僧衆,使其母解脫。其後,道教與佛教在這一問題上合流,形成了中國統統節日的中元節。

徽州鍋子菜家常做法(瓜花酥葉老茴香)5

中元節的食品,在會澤,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為祭祖所做的食品“面魚”。

徽州鍋子菜家常做法(瓜花酥葉老茴香)6

會澤民間七月十五的節令食品“面魚”,做法十分簡單,将小麥面稀釋,加入雞蛋,放入瓜花加糖為甜食;放入酥葉,老茴條葉及花椒葉加鹽為鹹食,置于沸油中煎炸,待全身金黃色後,即起鍋備用,作為祭祖食品。

徽州鍋子菜家常做法(瓜花酥葉老茴香)7

“面魚”這一中元節食品,有的地方稱做“面人”,它主要流行于西北、華北地區。這一中元節食品有的專家認為它大概形成于明清時期,如清乾隆時《大同府志》記載為“七月十五日,蒸面人,為小兒獻”。清光緒時的《左雲縣志》則記載為“中元,家家攜酒,脯拜祭先茔,如清明。又以表面蒸羊形,孩提狀,曰面羊,面人,互饋親戚之幼輩。”有的地方志中,甚至講到農曆七月十五日,外祖父母,舅父要特地送面羊給外孫、外孫女或外甥。形成這種習俗的原因,據《懷安縣志》載:“相傳天狗下降食嬰孩,民間蒸面為人,令小兒自抱,俾作替身。”而《懷來縣志》則有另一說法:“市上蒸賣面人,與孩童分食,謂遇兇年不至相食”。至于外祖父母、舅父給下一代送“面羊”,光緒《廣平府志》是這樣解釋的:“(七月十五日)蒸面羊饋外孫,曰‘送羊’(蓋取羊跪乳之意,教以孝)。”從以上這些記載可以看出,農曆七月十五日的“面人”、“面羊”,是希望下一代能消災免禍,并能遵守孝道,這一風俗,在西北、華北地區十分盛行。

徽州鍋子菜家常做法(瓜花酥葉老茴香)8

會澤七月十五日煎炸“面魚”的習俗,從做法上,即用小麥面蒸或煎炸成人形、羊形、魚形,十分相似;從時間上,均為七月十五中元節,但在功能上,與上面所述,就大相庭徑了,已沒有做“替身”、“盡孝道”的作用,考其會澤七月十五炸面魚這一飲食習俗,它實際是作為祭祀祖先的祭品而出現和存在的。傳統的中國,是一個祖先崇拜十分盛行的國家,在古代,親屬死了,一般都會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流行于現今的為某項事業獻出生命的“犧牲”一詞,實際就是古人用人頭祭祀祖先的活動,活人祭祖,即便是戰争中擒來的俘虜,也過于殘忍。

徽州鍋子菜家常做法(瓜花酥葉老茴香)9

此俗發展到後來,人們用豬、牛、羊來代替人頭,稱為“三牲”,左傳中的“犧牲玉帛,弗敢加也”,這裡的“犧牲”,實際指的是豬、牛、羊了。當時,根據祭祀的等級,将其祭品分為“大(太)牢”或“少牢”兩類。大牢,為古代一級祭祀,稱“正祀”,即古代帝王、諸侯祭祀社稷時,牛、羊、豕三牲全備,稱“大牢”或“太牢”,《公羊傳·桓公八年》注:“禮天子諸侯卿大夫,牛、羊、豕凡三牲曰大牢”。這裡牛代表力量,羊代表鮮味,豬則代表膏腴,把他們結合在一起,則代表豐厚的禮品供奉上蒼和祖先。少牢,為古代的二級祭祀,一般隻用豕和羊,“羊、豕曰少牢,諸侯之卿大夫祭宇宙之牲”。應該說,不管是大牢祭祀或少牢祭祀,一般都是天子和諸侯之卿,等級都是十分高的。像古代東川府春、秋二季的祭孔,雖是一級祭祀,它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也是府、縣兩級行政機構。作為一家一戶的普通人家,每年的幾次祭祀(春節、清明、中元節、十月朝),如果都用整隻豬、牛、羊,一是不符合封建社會祭祀的典章制度,從經濟的角度講,絕大多數家庭是受不了的,于是,人們隻能另僻蹊徑,采取一種折衷的辦法,用“刀頭”和“齋飯”代替,即用一塊兩寸見方的肥瘦兼備的熟豬肉代替“三牲”,煮一碗糯米飯代替栗稷,更有甚者,用小麥面加雞蛋放入瓜花、蘇葉、老茴香、花椒葉煎炸後稱“面魚”或“面人”,代表最原始的“犧牲”,作為對祖先祭祀的特殊祭品,這就是會澤中元節“面魚”或“面人”真正的含義,我們從七月半的“面人”和“面魚”中,還可追尋到古代用人頭犧牲祭祀的原始基因。以及人類早期祭祀的胎記。

徽州鍋子菜家常做法(瓜花酥葉老茴香)9

會澤的中元節,一般均從七月十一開始,到十五結束,分“新亡”和“老亡”給與悼念,除燒冥紙冥包外,一家一戶的供桌是十分講究的,供桌上香花燈燭,除供奉着祖宗的排位外,還需備一盤“麥秧”,即用小麥置一器皿之中,用水浸泡,待芽長三三寸後,用紅、綠紙條圍捆,據說是祖先回到家中藏身之地。祭品除刀頭齋飯外,就是面魚了,故從七月初十開始,古城區就有賣瓜花、蘇葉、老茴香、花椒葉的習俗。城郊的農民,多限于女性,從地裡采回瓜花、蘇葉、老茴香,從園子樹上摘下花椒葉,用一小籃子裝了,走街串巷,沿途叫賣,那“瓜花、蘇葉、老茴香、花椒葉”清脆婉轉的叫賣聲,加之那金黃色的瓜花,碧綠花椒葉以及蘇葉,老茴香,把整個古城裝點得分外妖娆而又古韻悠長,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徽州鍋子菜家常做法(瓜花酥葉老茴香)11

考證會澤中元節做“面魚”的習俗,在雲南,據說隻流行于滇東北地區,據筆者考證,滇中像玉溪、宜良等地,都沒有此習俗,《中國風俗通史》載:“(七月十五)節日期間,家家戶戶要制作各類祭食,以祭奠先人。如清代山西陽高縣地區民間,中元節有做面人祭祖之習,該地,十五日墓祭,家家送面人”。而陽城縣民間則有“博面肖麻谷,人物各形,祭祀田祖,并上冢焚紙祀祖先。”清朝中葉,陝西、陝西籍人大量遷入會澤,并于府城西北隅建陝西會館,考證會澤中元節食面魚的習俗,它實際是晉、秦地區祭奠先人“面人”的變異,從晉、秦地區傳入會澤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會澤中元節的祭祀食品“面魚”,它卻蘊含着這麼豐富的曆史内涵,是我們研究古代祭祀史,移民史最生動的實物資料。

徽州鍋子菜家常做法(瓜花酥葉老茴香)12

瓜花、蘇葉、老茴香、花椒葉的吆喝聲雖在訊息時代的沖擊下離我們遠去,但七月半一家一戶炸面魚的習俗仍然在現今的古城區沿襲和傳承,讓我們珍重和保留好這一習俗,因為它畢竟印含着幾千年傳統文化祖先崇拜的胎記。

徽州鍋子菜家常做法(瓜花酥葉老茴香)13

徽州鍋子菜家常做法(瓜花酥葉老茴香)14

文:卞伯澤(先生)

會澤萬事通高斿整理編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