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如果能夠與某個人建立起橫向關系,那就是生活方式的重大轉變。以此為突破口,所有人際關系都會朝着‘橫向’發展。”—— 阿德勒
文/kelly(彭滟岚)
11月的家長開放日,我陰差陽錯接下了一份帶領小七全班同學做活動的差事(最開始我以為隻是家長帶着自己的孩子在教室裡玩個遊戲,沒想到報完名之後老師說“您想帶全班同學做什麼活動啊?”我當時就傻眼了……)。
名都報了,那隻好積極準備吧。
這一準備不要緊,我才明白其中的尴尬:
“不就是個活動嘛!我就帶着他們跳個小七最近剛學會的韓國兒歌《三隻熊》!”
“老師說要寫個流程……嗯,簡單,當年編教案幹的就是這種事,先來幾張小熊的圖片導入,再展示節奏型和分解動作,然後完整動作,最後跟着音樂來個合奏。”我信誓旦旦拍着胸脯對七爸說。
“今天老師和我交流,說幼兒園領導隻讓用中文,沒問題,那就改唱中文版吧!還有三隻小熊的圖片……小貝家是不是有本熊的繪本,我們這周去他們家借過來?……你有安排去不了?那我隻能臨時上網買了,隻剩3天時間了,還要找音樂,我自己的工作還要寫篇論文,太緊張了……”
來自網絡
還是《被讨厭的勇氣》解救了我,不光給了我這次活動的指導,更解開了我多年職場的心結!
我最大的焦慮在哪裡?怕自己“出爾反爾”換回韓文歌曲被老師評價“多事!”,怕自己“一不小心”顯露出專業技能讓老師壓力倍增,從而甩出一句“顯擺什麼!”(這不一定會是客觀事實,但這就是我認為的“事實”)
我害怕被評價。這樣一來,我的手腳就被包裹起來,連發揮個正常水平都猶猶豫豫,更别說努力去把事情做好。所以我會去盡力讨好老師,因為她們是我行為的評委,評判标準掌握在她們手中。
來自網絡
但是作者解放了我的手腳:“關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夠做的就隻有‘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評價你的選擇,那是别人的課題,你根本無法左右。”
好了,我要是真不在乎老師的看法,以自我為中心任性地活着,萬一萬一萬一老師拿小七開刀(再次強調,這不一定會是客觀事實,但這是我認為的“事實”),這該怎麼辦?
縱向關系
“阿德勒心理學反對一切‘縱向關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際關系都看作‘橫向關系’。”
我們從出生開始,就開始了“競争之路”:我家孩子4個月就長牙了,比你家早兩月;我家孩子13個月才走路,看看你家,10個月就走得很穩了;我家女兒今天在幼兒園老師獎了兩個貼紙,你家呢?……華東師大心理學教授陳默就說過,現在的孩子“競争感”很強(“競争感”和“競争力”是兩回事),如果沒有競争對象,那虛構也要虛構出一個來。在人們眼中,人和人隻有在比較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人和人之間沒有平等的關系,這邊摟着肩膀這邊心裡一直盤算着“我和這個人的高低位置之分”。在職場更是,對于地位比自己低的,那就可以随便呵斥,對于領導,那必然是點頭哈腰,這種就是縱向關系。
所以在公立園裡,家長習慣性地對老師言聽計從,在私立園裡,家長往往圍着老師提各種刁鑽的問題,這都是縱向關系的結果。
來自網絡
何為“橫向關系”?
“雖不同但平等”。如何能做到這點呢?我撒嬌賣萌和老師商量換回韓文歌這件事給我很大啟發:因為撒嬌賣萌,所以我滿心是一種“我想和你一起合作把事情做好”的想法,這樣一來,當時我卸下了被他人評價的自卑感,也沒有“我都是資深老師”的高低概念,關系一下子變成了橫向。
在當天的活動中,我一直保持這樣的狀态,帶活動的時候注意力都放在孩子和活動流程上,需要放音樂的時候請老師配合,結果整個活動進行得非常順利,以至于一個不熟悉的家長在我嗓子喊啞回到座位的時候說:“七媽你不錯啊,都可以當老師了!”我欣然地接受了他的鼓勵,同時也發自内心地感謝老師和所有家長對我的支持。
來自網絡
其實這不就是我們從小就被教導的對人要“不卑不亢”嗎?
“卑”和“亢”就是我們人際縱向關系的描述。“不卑不亢”指的是人際的橫向關系。
要做到“不亢”,就要放棄競争思想,我不需要證明自己比你強。其實最初擔心自己的專業性會給年輕老師壓力就是一種競争思想,我站在一個高高的位置來看待這段人際關系。而且一旦抱着這樣的想法,在活動的過程中我肯定會無意識地突出自己,忽視配合我的老師;但當我放輕松去做事的時候,我的專業性帶來的就不是對我的束縛,也不是顯擺炫耀的工具,而變成了合作當中最好的一項資源!
來自網絡
要做到“不卑”,首先就要自我接納,承認一個人存在即有價值(請參看上篇文章),不需要通過别人的評價體系來作為自己人生的坐标;
第二,要“他者信賴”。信賴的反義詞是“懷疑”。如果我們把人際關系的基礎建立在“懷疑”之上,懷疑他人、懷疑朋友、真是懷疑家人或戀人,那麼這樣究竟會産生什麼什麼樣的關系呢?對方也能夠瞬間感覺到你懷疑的目光,會憑直覺認為“這個人不信賴我”。隻有我們選擇了無條件的信賴,才可以構築更加深厚的關系。有人認為“無條件信賴會遭到背叛”,但是,決定背不背叛的不是我們,那是他人的人生課題,我們隻需要考慮“我該怎麼做”。如果一味地擔心“被背叛”,也隻能關注到因此受到的傷痛,但是如果不敢去信賴别人,那最終就會與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關系,既能接納自己又能信賴他人,這時候他人就再不是“競争對手”,而是“夥伴”;
第三,要“他者貢獻”。對作為夥伴的他人給予影響、做出貢獻。但要注意,他者貢獻并不是舍棄“我”而為他人效勞,它反而是為了能夠體會到“我”的價值而采取的一種手段。所以當初我沒有因為壓力而委屈自己用中文歌是個明智的選擇!在不給老師添加太多麻煩的基礎上我尊重了自己内在的感受,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價值,這種感受會讓我對老師(夥伴)更加信賴,從而會促進有更多的合作。
幾天過去了,小七還是像往常一樣周末都想去幼兒園,而我看到老師的時候也沒有了之前的拘謹,甚至能大叫她的網名“嗨~囡囡小粗腿!”
“如果能夠與某個人建立起橫向關系,那就是生活方式的重大轉變。以此為突破口,所有人際關系都會朝着‘橫向’發展。”
我的生活打開了一個很大的突破口,你的呢?
—END—
本文在頭條号與微信公衆号【顆粒成長屋(klcz_kelly)】均已進行原創聲明,任何媒體未經授權不得刊登、使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