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天策(上将)府”以及“天策上将”,相信許多懂得唐朝曆史的人不會陌生。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曆史長河中,這個僅僅存在幾年的機構,卻有着一層神秘的面紗。
天策府是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所置,它由當時的秦王李世民統領。天策府是所有武官官府之首,而其首領天策上将職位在親王以及三公之上,地位無比的尊崇。天策上将掌管全國征讨,并且可以“自置官屬”。所謂“自置官屬”就是可以自己招募人才作為天策府中的官員,唐初諸多著名人物如房玄齡、杜如晦及李靖、尉遲恭等皆是天策府成員。這個天策府俨然就是一個“小朝廷”,它也是李世民争奪皇位的重要籌碼。
那麼,高祖李淵為什麼要設立這麼個機構呢?他又有何用意?這個官府又有什麼作用和影響呢?
原來啊,在武德四年的虎牢關一役中,李世民大敗王世充與窦建德,李淵以為其功高,特加号“天策上将”。《舊唐書》中說李世民在虎牢一役中大勝後,
“高祖以自古舊官不稱殊功,乃别表徽号,用旌勳德。 十月,加号天策上将、但陝東道大行台,位在王公上”。
《新唐書》中也說道:
“四年二月,窦建德率兵十萬以援世充,太宗敗建德于虎牢,執之,世充乃降······高祖以謂太宗功高,古官号不足以稱,乃加号天策上将”。
如此看來,李淵一方面的用意可能就是為了獎勵李世民的蓋世功勞。但也有人認為,李淵還有其另一方面的意圖,那就是搞平衡,為了牽制東宮集團,以保自己皇位的穩固。不過這樣做,又恰恰加深了兩個集團之間的矛盾。
李建成是嫡長子,又是太子,皇位的第一繼承人。而李世民功高震主,李淵又數次答應立他為太子,但随後又未守信。随着天策府的設立,李世民的勢力達到頂峰,這父子三人之間的矛盾再也無法調和。武德九年(626年),那場慘絕人寰的宮廷政變(即玄武門之變)終于爆發了,兄弟相殘,父子反目……。當李世民成功登上太子之位的時候,這個曾助他一臂之力的天策上将府自然也就沒什麼用處了,于是便廢除了它,有唐一代終未再置。
天策府,這個曾輝煌一時的機構,還是逃不過曆史車輪的碾壓,最終淹沒在曆史的長河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