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書很多,但是作文還是沒進步】,這是大多數家長們共同的心病,我便是這其中一員。
我換位思考了一下,作為一個成年人,我看了幾十年的影視劇,但我可以自己寫一個劇本嗎?同理,如果我看過了幾十上百部的小說,我能寫出一部很不錯的小說嗎?
答案顯然是:不能。
既然如此,我們首先應當寬容和理解孩子,他們在小小的年紀能沉下心閱讀很多書,已經值得稱贊,雖然暫時做不到文思如泉湧,寫不出很好的作文,都是情理之中的事。
那麼,說好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呢?難道都是騙人的?
不!我們應該相信“讀書”和“下筆”之間的必然聯系。
但是,輸入和輸出之間,需要一個橋梁的轉換。
這個橋梁是什麼?就是我們今天要探讨的話題。
今天,我謹針對我和孩子在這方面的困擾和努力,分享一些個人體會,希望抛磚引玉,能有更多經驗豐富的家長和老師們給我們提供方法和幫助。
1.讀很多書,作文卻始終沒有進步,原因有哪些?
2.孩子寫不好作文,缺的隻是技巧嗎?大錯特錯!
3.怎樣才能讓孩子寫好作文?(這裡總結的方法,我們正在嘗試,尚需一些時間加以驗證)
讀很多書,作文卻始終沒有進步,原因有哪些?
01.首先,讀很多書,究竟讀的是哪類書?家長是否幫孩子精選書籍?
開卷有益,不同種類的書籍帶給孩子的收獲是不同的。
有些是有用,而有些是有趣。
一年級時,語文老師要求家長多引導孩子多看好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什麼書都可以,尤其是經典的文學作品,除了漫畫書,堅決不可以。”老師說。
“為什麼呢?”我不解。
“因為市面上大多數漫畫書的重點在于誇張的畫面,文字以對白為主,缺乏對環境、意境的刻畫描寫,缺乏内涵與靈魂,不利于孩子的文學啟蒙。二來,看漫畫不需要啟動大腦思考,閱讀沒有門檻,漸漸使孩子的大腦變懶,不再喜歡看那些需要思考的好書了。第三,很多孩子看漫畫容易沉迷,從而影響學習。”老師如是說。
雖然我并不認為漫畫像洪水猛受需要避之唯恐不及,隻要家長精挑細選,還是能幫孩子過濾掉糟粕,留其精華,例如宮崎駿的經典漫畫作品。
02.
作文寫不好,最大的原因是:懶。具體表現有:
1.好讀書,不求甚解
我曾經請孩子給我介紹他剛讀的書,目的在于了解他閱讀的收獲是什麼。
他基本上可以領略出大意,并複述出書本中的故事,了解其中角色的精彩,對于我提出的一些問題,比如曆史背景、人物關系等他也能對答如流。
但是,當具體問到作者用什麼樣的結構去組織文章内容,以什麼手法讓讀者領會他的中心思想呢?他支支吾吾說不上來,便倉惶想要結束溝通。
此為一懶,懶于有意識地去解讀,懶于思考總結,便學習不到作者的寫作邏輯、謀篇布局,遣詞造句……
2.勤于閱讀,懶于記錄
閱讀對于我家孩子,确實像吃飯睡覺一樣日常,但是他隻局限于看,讓他拿出紙筆來把好詞好句好段摘錄下來,或是寫個讀後感之類,那是百般不情願。
周記、日記什麼的,除非老師硬性布置,否則真是很難逼他提起筆。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平時不積累,寫作的時候詞彙匮乏、素材單一,修辭手法不會運用,寫出的文章寡淡無味。
3.愛好閱讀,不愛總結
不願意動手摘錄,我便降低門檻,給他買了多種顔色的水筆,我說:“你在閱讀過程中,看到好詞好句好段,或是令你有啟發的寫作手法等,可以用不同顔色的筆劃線标注出來,這樣便于你二次閱讀時,重點學習。”
可是,當我再次翻開他看過的書,每一頁都是幹淨的,沒有任何标注,他美其名曰:“我珍惜我的書,不舍得弄花它。”
孩子寫不好作文,缺的隻是技巧嗎?大錯特錯!
01.
剛好相反,很多孩子寫不好作文,正是因為被所謂的“技巧”束縛了想象力。
一位有11年兒童教育與寫作教學經驗的老師說:“很多孩子不會寫作文,是因為一些老師按照三段式的寫作方法教孩子,教了孩子很多寫作技巧和方法,怎麼開頭、怎麼結尾、總分總等等的套路,孩子學了這些套路,按照套路去套,被束縛了想象,寫得不成樣子。
這位老師表示:“在我的課堂上,我讓孩子們忘記‘三段式’、‘總分總’,忘記一切固定的寫作方法,自由地去表達,天馬行空地去想象,看到的、想到的都可以去寫。”
總結:讓孩子敢于表達自己,善于發掘思空見慣的事情背後所蘊藏的獨特意義。
02.
《銀河補習班》教我們,寫好作文不可獲缺的是:真實。
鄧超飾演的父親帶兒子親自去感受自然界的一花一草。他告訴兒子,寫作文最重要的是“真實”。
比如,“草色遙看近卻無”這一句詩到底是什麼意思?父親讓兒子躺在草地上,看向遠處,一片綠油油,但再近看身旁,雜草的确是稀疏的。
總結:
用眼見為實去體悟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用心感受世界,才能寫出真正有内容的文章。
03.
閱讀和寫作之間的橋梁,就是解讀文章的能力,或者說對文章的解構能力。
上文中說到,孩子讀了一篇文章或一本書,會對個别段落印象深刻。但必須指出:這種印象深刻的東西,主要是情節,是故事。
誠然,孩子能夠複述故事的内容,能對書中的人物性格有清楚的認知,都是很不錯的能力。但孩子們卻很少能有意識地去解讀一篇文章,比如文章的結構是什麼等等。
等一下,剛剛不是還說要讓孩子天馬行空,不受套路和框架的限制嗎?你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我懂你的疑惑。
現在說的是應該如何閱讀,才能在讀和寫之間架設一座橋梁,這與我們學習新媒體寫作時,不斷地拆解爆文,學習優秀的作品是一個道理。
想要寫好作文,首先必須有不小的閱讀量做基礎,這樣我們可以有更廣闊的視角,也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汲取大量的營養(技巧和方法)。
比如莫言,據說對他影響最大的一本小說就是《百年孤獨》,自從讀了這部書之後,他一下子知道了自己的小說該怎麼寫。其它大作家也有這樣的情況,如王小波十分推崇杜拉斯的《情人》等等。
而剛才,我們說的是寫作時要忘掉“三段式”、“總分總”……
還記得小說《倚天屠龍記》中張三豐教張無忌太極劍,以對戰玄冥二老的情節嗎?
忘記所有招式,方為大成!
同理,學會解讀文章的能力,相當于打通任督二脈,集各派學問于一身。寫的時候則要記掉框架和套路,才不會因刻意模仿,而束縛住自己。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怎樣才能讓孩子寫好作文
1.大量閱讀是基礎
孩子處于低齡段時,父母需要加以甄别,幫孩子挑選好書。
閱讀量大的孩子,一定能厚積薄發。有的孩子到了高中,之前儲備的知識能量才爆發出來,白岩松就是一個例子,據說很多高考狀元也是如此,所以即使孩子暫時沒有顯示出優勢,家長一定要堅信,閱讀是能讓孩子受益一生的事情,靜待花開吧!
2.在閱讀中,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對文章的解構能力
美國塔爾教授曾在1996年提出來“一個兒童閱讀能力和認知發展的橫軸”,他把孩子從0到9歲,9到13歲及13歲以上分成三個部分。
首先,0到9歲是兒童閱讀發展的第一個階段,這一階段叫做“學習閱讀”,也就是在這樣的階段,應該讓孩子通過學習來閱讀。
然後,9到13歲讓孩子通過閱讀來學習。因為在孩子九歲之前,是一個閱讀的關鍵期,這時需要孩子初步掌握閱讀工具。
在掌握了閱讀工具之後,就需要通過大量的書本,以及各種各樣的知識閱讀來豐富孩子的人生閱曆,一直到13歲之後才過渡到“功能性閱讀”的階段。
小學階段,是培養孩子閱讀能力的關鍵期。别再讓孩子囫囵吞棗,不求甚解啦!
3.讓孩子多體驗生活,多經曆,多去看世界。
那些生活經曆豐富、走過很多地方、有較多見識的孩子,總是有取之不盡的素材。
可能一些家長又馬上想到,看世界,見世面,那不得有錢有時間嗎?普通甚至貧困家庭就陪養不出會寫文章的孩子了?
當然不是,旅行隻是增長見識的一種方式。經曆,卻來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家長過于保護孩子,舍不得讓他吃苦,舍不得讓他做事,其實也是剝奪了孩子的生活體驗。
一位老師曾經吐槽,有一次作文題目是《我做的一道菜》,很多孩子因為從來沒做過菜,因而無從下筆。
50篇作文交上來,有20篇寫的是《做西紅柿炒雞蛋》,唯獨一個孩子寫得很新穎,這個孩子在家裡經常做家務,經常跟媽媽一起烹饪美食。所以他的寫作素材非常多,後來他寫自己做爆炒花蛤,寫自己如何給花蛤去沙子,如何去腥,如何提味兒,把制作這道美食的詳細過程寫得非常生動。這個孩子的文章首先從素材選擇上就比其他孩子勝出一籌。
讓孩子多見識,多觀察生活,多積累人物和事件素材,學會挑選出最好的素材,放開膽子去寫。
4.創新和思考也是作文的一個要素之一。
一篇好的文章,是有“根據”的,那根據從哪裡來?
答案很簡單:從生活中來,通過思考得來。
尤其是近年來的高考,作文方面更加強化選材的實踐應用導向,貼近生活實際,“時評類”作文主題越來越多:通過給予問題情境,多帶有矛盾性和複雜性,嚴格意義上屬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更加側重展示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清晰的邏輯思路和語言表達能力。
《銀河補習班》中,馬飛的作文引争議,傳統教育思想的老師給他打了0分,而從創新思考的角度,他得到更多老師的認同,給他打了滿分。電影折射出來的教育理念值得每位家長深深思考:
“真正的人生難題,不會像考卷那樣,會自動跳出ABCD四個選項,有且隻有一種标準答案。而是會有EFGHIJK的岔路,甚至能開出XYZ的腦洞。”
“我們的孩子到底需要怎麼樣的教育?答案是:孩子需要培養獨立思考,勇敢面對這個世界、做自己喜歡事情的教育。”
5.“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多練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關于這一點,就不多贅言了。
感謝閱讀全文。
我是宸媽愫愫,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讨論!
育兒路上,難免有困惑,抱團成長,父母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歡迎關注@愫說育兒,歡迎互動,歡迎點贊。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系本人并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