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冷不熱是陰虛還是陽虛?古代醫學文獻中的“精”含義非常廣泛,可以指先天之精、髒腑之精、生殖之精、人體的津液等文中所說的“精”主要指先天之精,即“腎精”,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不冷不熱是陰虛還是陽虛?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古代醫學文獻中的“精”含義非常廣泛,可以指先天之精、髒腑之精、生殖之精、人體的津液等。文中所說的“精”主要指先天之精,即“腎精”。
《靈樞·本神》曰:“生之來,謂之精。”《素問·金匮真言論》曰“夫精者,身之本也”,這裡的“精”指“腎精”,即“先天之精”。中醫學認為“腎精”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二:一是主生殖,腎中精氣充沛發展到一定階段,女孩、男孩就具備了生殖能力;二主生長發育,人體的生長、發育、衰老等一系列生命現象,都與腎中精氣的盛衰密切相關。因此,腎中精氣充沛,人體正氣旺盛,生命力強,就不容易感受外邪而緻病。
古人強調冬天要“藏精”,這是因為從自然規律來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是一年中的閉藏階段,人體新陳代謝相對比較緩慢,機體表現為“内動外靜”的狀态。這時候應該注意顧護腎中精氣,不要妄自擾動,否則就會變生他病。清代溫病學家吳鞠通認為:“不藏精三字須活看,不專主房勞說(即性生活),一切人事之能搖動其精者皆是,即冬日天氣應寒,而陽不潛藏,如春日之發洩,甚至桃李反花之類亦是。” 比如冬天熬夜不注意休息、勞心勞力、出汗過多、欲望過多,這些都是不藏精的表現。
“春必病溫”中的“溫”即“溫病”。古代醫家認為,冬天裡不注意顧護精氣,陽氣被擾,人體易感受外邪,寒邪郁久化熱,到了春天陽氣升騰,伏熱外發就會生“溫病”。臨床表現為發熱、口渴、心煩、小便短赤、舌紅、脈數或細數。從西醫學角度看,多屬細菌和病毒性感染,往往發病急、發展迅速、病情嚴重,有的時候還會造成流行性疾病傳播。
既然冬季“藏精”非常重要,正所謂“正氣存内,邪不可幹”,我們就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早睡晚起 睡眠充足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冬天的時候應該早睡晚起,不要擾動人體的陽氣,要等到太陽出來了才起身。這主要是因為冬天天氣寒冷,自然界萬物肅殺,人體機能處于封藏階段,早睡晚起可以顧護陽氣。因此,在農曆十月、十一月的時候,提倡成人在晚上十點半之前就應該上床休息,每天睡眠的時間不少于8小時,特别是女性朋友。
防寒保暖 顧護精氣
除了保證充足的睡眠,注意顧護精氣也非常重要。應該盡量避免在寒涼之地久呆,如果要長時間室外活動,除了要增衣保暖,最好喝大量紅糖姜水或紅茶,提高基礎體溫,同時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寒邪侵犯人體,損傷精氣。
藥膳滋補 大補元氣
中醫治未病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先安未受邪之地。所以一方面要注意顧護精氣,另一方面強調适當進補,讓人體正常的髒腑機能得到補充和恢複。
藥膳是冬季滋補的首選,這裡為大衆介紹兩則适合冬季進補、顧護精氣的藥膳:
桂圓肉粥
原料:桂圓肉30克,幹紅棗5枚,新鮮粳米100克。
做法:先把米淘淨,紅棗切開,用水浸泡。用砂鍋盛米,加入水2500毫升,大火燒開,改中火燒40分鐘,再加入紅棗和桂圓肉同煮40分鐘,趁熱小口喝粥,吃桂圓肉。
功效:這道藥膳适合手腳冰涼的中老年朋友。經常口舌生瘡的患者内熱偏盛,不适宜吃。
當歸生姜羊肉湯
原料:羊肉100克,當歸15克,生姜30克,鹽适量。
做法:羊肉切成小塊,除水後撇去浮沫。當歸洗淨,生姜去皮切片。将羊肉、生姜放入砂鍋中,加适量水同煮,大火燒開後,小火再煮1個小時,然後加入當歸煮30分鐘,撈去當歸,再改旺火煮沸,加鹽、少量黃酒調味即可服用。
功效:這道藥膳适合女性朋友,特别是有痛經史的女性,經常服用還可以減緩更年期症狀。(任宏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