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宣布啟動總投資約1.8萬億元的8個重特大項目。這意味着,自6月中旬開始啟動的2022年“潮湧浦江”投資上海全球分享季活動,結出碩果。
過去3個月,“潮湧浦江”重振計劃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策劃舉辦了10場市級和50多場區級活動,涉及先進制造業、公用事業、基礎設施、新基建、城市更新、社會民生等多個領域,以項目推介、合作簽約、股權合作、總部頒證、項目開工、金融授信等形式推出,廣泛吸引了央企、外資、民資等各路資本的參與。
作為疫後上海經濟重振和複蘇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潮湧浦江”系列活動不僅促投資穩增長,穩住了上海的經濟大盤,更是提升了世界資本對于投資上海的信心。而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和最國際化的城市,上海的複蘇無疑将給中國經濟整體複蘇注入澎湃動力。
保障民生,提升新能級
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王華傑在9月20日的發布活動上透露,整個“潮湧浦江”投資上海全球分享季活動期間,共簽約重大項目597個、總投資9410億元,重大項目開工296個、總投資6029億元,發布金融授信5366億元,帶動上海7月和8月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單月同比分别增長8.7%和9.9%,扭轉了疫情期間的負增長态勢。
據悉,此次新推的8個重特大項目包括浦東綜合交通樞紐、新建市域鐵路和既有鐵路改造項目、新一批軌道交通建設項目、深遠海海上風電示範項目、環城生态公園帶、新一批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新一批舊改和城中村改造、飲用水安全和品質提升工程,這些項目本質上都直接或間接的與民生保障有着重大關系。
綜合交通樞紐、鐵路和軌道交通建設、海上風電項目、環城生态公園帶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将不斷提升城市品質;保障性住房建設、舊改和城中村改造、飲用水安全和品質提升工程等民生保障項目的開啟将提升市民的獲得感。作為經濟發展“三駕馬車”之一,這些項目的投資額大,可加快疫後上海經濟的穩定與發展。
而從長遠來看,“潮湧浦江”系列活動的意義在于,它是以投資結構的轉型引領經濟結構的轉型,是用高質量的投資來推動産業的高質量轉型。
新賽道、新科技是這一系列投資活動的重點方向。以浦東新區為例,32個動工的重大産業科技項目中,涉及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汽車制造及城市功能提升等多個領域。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這些新賽道、新領域的産業發展,一定程度上将擴大就業,改善民生。2022“潮湧浦江 再啟征程”推出了系列雲選會,更是直接将“穩就業”“保就業”穩崗拓崗落到了實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
此外,上海還放寬落戶政策,新增公共租賃房2.5萬套,用于應屆高校畢業生安居保障專項行動。
導入新城,擴寬承載力
“潮湧浦江”重振計劃的一個亮點,是青浦、奉賢、嘉定、松江、南彙等五個新城的功能導入。當投資重點轉向承載重要功能的戰略空間時,上海未來的城市發展空間架構瞬間就被擴寬。作為上海承擔國家戰略、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載體,五個新城建設也是上海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選擇。
兩個月前,“潮湧浦江”重大功能性事項導入新城實施方案發布。根據方案,青浦、奉賢、嘉定、松江和南彙五個新城分别圍繞“長三角數字幹線”“東方美谷”“國際汽車智慧城”“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數聯智造”等主導産業品牌建設;2025年之前,每個新城引入至少2家市屬國有企業總部或總部型機構落戶。
五大新城發力的核心關鍵是功能的形成和集聚,通過向新城導入功能專項工作,将吸引國内外各類資源向新城集聚,推動新城集聚企業總部、研發創新、要素平台、公共服務等功能,進一步提升新城能級,彰顯特色優勢。與此同時,教育、醫療、文旅等領域一批重大項目也在新城啟動,推動資源集聚和功能提升。
更早前的6月中旬,上海推出了第三批特色産業園區,空間規模超40平方公裡,可供産業用地近6平方公裡,可供物業700萬方,重點聚焦數字經濟、元宇宙、綠色低碳、智能終端、時尚消費品、先進材料等“新賽道”發展載體。目前被官方推薦的“上海特色産業園區”數量上升至53個,不少分布在五大新城區域内。
發布的項目中,有不少聚焦于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項目,比如市域鐵路機場聯絡線、嘉闵線(含北延伸)、南楓線、上海示範區線、奉賢線、金山至平湖線等,南何支線、北楊線、何楊線等既有鐵路改造,北郊站、楊浦站等貨運場站改造及周邊地區綜合開發等,都是為了聯通内外,提升城市空間承載力,放大流量型經濟溢出效應。
可以預見,五個新城将在上海的經濟大盤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貢獻越來越多的新生力量。
打開格局,聯動長三角
“潮湧浦江”活動,更是将視野擴大到了長三角地區的發展聯動。
前不久,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在青浦、吳江、嘉善三地啟動了10個跨域标志性項目開工儀式,展示了示範區水生态治理的新成效和一體化制度創新的新成果。而今年以來,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推出了15項制度新成果,讓人才、資金等要素在省(市)際間更加暢通流動。
7月中旬,共建長三角一體化數據中心集群項目、共建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項目、金融賦能示範區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項目簽約。這批合作項目突出跨域功能和一體化特征,比如長三角一體化數據中心集群項目建成之後,将成為長三角地區數據要素流通最旺盛、算力資源最豐富、數字經濟最繁榮的産業協同創新高地之一。
航空方面,浦東綜合交通樞紐是集航空、國鐵、城際鐵、市域鐵、地鐵等多種交通功能以及站城開發于一體的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其規劃建設對上海甚至長三角地區的未來發展都将産生極其深遠的影響。新建T3航站樓及相關配套工程,每年新增旅客吞吐能力5000萬人次,将推動上海打造國内外雙循環節點與樞紐型全球城市。
國鐵方面,上海規劃新建上海東站,接入滬通鐵路(銜接南北沿江鐵路)、滬乍杭鐵路,通過市域線網絡轉換,接入滬蘇湖鐵路并銜接滬甯、滬杭通道,進一步拓寬上海對長三角地區甚至全國的輻射半徑。規劃建設市域鐵路嘉闵線(含北延伸)、上海示範區線等,可無縫連通浙江嘉興等地,加速長三角交通一體化進程。
這表明,上海空間框架和發展規劃與長三角的密切連接,上海的新一輪發展與長三角一體化同頻共振已是必然。
釋放信心,招引全球化
作為中國經濟中心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城市,上海此番開展的“潮湧浦江”招商引資活動,就是上海向國際社會不斷展現努力與誠意的過程。上海的複蘇不隻是一個風向标,更向外界傳達了積極正面的招引信号。
中央賦予了上海“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重要定位和重大使命。上海作為長三角地區深度鍊接全球的國際大都市,要想發揮服務輻射和示範帶動作用,代表國家參與國際合作與競争,就必須堅定改革開放步伐,構建新型政商關系,加速産業的創新升級,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全球投資者面前。
五大房地産咨詢機構之一的仲量聯行,曾對150家在華跨國企業進行問卷調研。結果顯示,多數企業的不動産計劃未因疫情而受到顯著影響,作為長三角地區自主創新的策源地、孵化器、聚集地,上海經濟基本面保持韌性,跨國企業對在中國發展的前景抱有信心。
這種信心在“潮湧浦江”活動中也得到了證實。6月15日,上海市曾舉行“第三十五批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及研發中心頒證儀式”,為30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10家研發中心頒發認定證書。而落戶上海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累計達到848家,外資研發中心512家,數量不斷增加,能級也不斷提高。
如今的上海,外商投資的數量和規模都比較大。作為上海“全球招商大使”,普華永道一直是“潮湧浦江”活動的深度參與者。在普華永道的引薦和推動下,全球知名冶金設備龍頭企業、全球領先的音樂版權公司、世界500強能源公司、歐洲醫療器械龍頭等一批跨國企業紛紛落戶虹橋商務區、臨港新片區、陸家嘴、靜安等區域。
9月初,普華永道發布了一份名為《機遇之城2022》的報告。報告指出,在區域重要城市、技術與創新、文化與生活、經濟影響力、營商環境等諸多重量級指标上,上海都在國内位居前茅,其中區域重要城市和文化與生活兩項高居第一。在經濟影響力、宜商環境兩個維度,排名全國第二。
毫無疑問,上海此次啟動總投資約1.8萬億元的8個重特大項目,靠的是自身的實力與基礎,而指向的是更加開放、緊密的全球化。(作者系标準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長)
海報設計 祝碧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