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标準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标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5 17:23:48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标準?1. 施工準備1.1. 材料準備,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标準?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标準(大體積混凝土工程施工要點)1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标準

1. 施工準備

1.1. 材料準備

(1)塑料薄膜:混凝土表面保水、養護。

(2)棉氈:混凝土上表面保溫養護。

(3)溫度計:測定大氣溫度。

(4)電子測溫儀及測溫導線:底闆大體積混凝土測溫,監控混凝土内表溫差。

(5)防水苫布:下雨應急用。

(6)塌落度檢測筒:混凝土進場驗收。

1.2. 機械設備準備

(1)混凝土輸送泵:按照大體積混凝土方量、泵車作業效率和澆築持續時間确定。

(2)混凝土運輸車:根據運距确定每台混凝土輸送泵所需配置的運輸車數量。

(3)其他設備:混凝土振搗棒、混凝土抹光機、吸水真空泵、混凝土輸送泵管。

1.3. 勞動力準備

工人按照總人數分兩組倒班,每12小時輪流倒班,每班工作12小時後換班:

(1)混凝土工:澆築現場每泵12人,每台振搗棒2人輪流換班操作。不執棒時人員的工作是拆接移動泵管、清除管内漏出的混凝土、平倉攤鋪、移動電箱等工作。

(2)泥工:底闆混凝土澆築完成後,二次平闆振搗器振實、刮杠找平、抹光機反複抹壓、找平、壓光。

(3)木工看模人員:負責側面、電梯井坑模闆的看護,振搗口的封堵,漏漿的處理等。

(4)電工:負責施工用電保證、抽水、電箱移動,照明燈具維護等。

(5)水暖工:施工用水保證,應急抽水。

(6)後勤人員:做飯供飯、班車運送施工人員等。

1.4. 技術準備

(1)編制混凝土施工方案。

(2)對作業人員進行動員及技術交底。

1.5. 作業條件

(1)筏闆基礎隐蔽驗收合格。

(2)确認各項準備工作齊全,人員、機械、材料、應急措施到位。

2. 施工工藝

2.1. 施工工藝流程:

混凝土攪拌→混凝土運輸→混凝土進場驗收→混凝土澆築→振搗→抹面及覆蓋保溫材料→測溫、養護→撤除保溫。

2.2. 大體積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在保證混凝土強度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采用提高摻合料及骨料的含量等措施降低水泥用量,并宜采用低、中水化熱水泥;

(2)溫度控制要求較高的大體積混凝土,其膠凝材料用量、品種等宜通過水化熱和絕熱溫升試驗确定;

(3)宜采用高性能減水劑。

(4)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應合理選用混凝土配合比,宜選用水化熱低的水泥,并宜摻加粉煤灰、礦渣粉和高性能減水劑,控制水泥用量,應加強混凝土養護工作。

(5)大體積混凝土宜采用後期強度作為配合比、強度評定的依據。基礎混凝土可采用齡期為 60d( 56d)、 90d 的強度等級;柱、牆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小于 C80時,可采用齡期為 60d( 56d)的強度等級。采用混凝土後期強度應經設計單位認可。

2.3. 對首次使用的配合比應進行開盤鑒定,開盤鑒定應包括下列内容:

(1)混凝土的原材料與配合比設計所使用原材料的一緻性;

(2)出機混凝土工作性與配合比設計要求的一緻性;

(3)混凝土強度;

(4)有特殊要求時,還應包括混凝土耐久性能。

2.4. 采用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運輸混凝土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接料前,攪拌運輸車應排淨罐内積水;

(2)在運輸途中及等候卸料時,應保持攪拌運輸車罐體正常轉速,不得停轉;

(3)卸料前,攪拌運輸車罐體宜快速旋轉攪拌 20s 以上後再卸料。

(4)采用攪拌運輸車運送混凝土,當坍落度損失較大不能滿足施工要求時,可在運輸車罐内加入适量的與原配合比相同成分的減水劑。減水劑加入量應事先由試驗确定,并應做出記錄。加入減水劑後,混凝土罐車應快速旋轉攪拌均勻,并應達到要求的工作性能後再泵送或澆築。

2.5. 混凝土進場檢驗:

(1)采用預拌混凝土時,供方應提供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單、混凝土抗壓強度報告、混凝土質量合格證和混凝土運輸單;當需要其他資料時,供需雙方應在合同中明确約定。

(2)預拌混凝土的坍落度檢查應在交貨地點進行;

(3)坍落度大于 220mm 的混凝土,可根據需要測定其坍落擴展度,擴展度的允許偏差為± 30mm。

2.6. 混凝土輸送泵管的選擇與支架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輸送泵管安裝接頭應嚴密,輸送泵管道轉向宜平緩;

(2)輸送泵管應采用支架固定,支架應與結構牢固連接,輸送泵管轉向處支架應加密。支架應通過計算确定,必要時還應對設置位置的結構進行驗算;

(3)輸送泵管傾斜或垂直向下輸送混凝土,且高差大于 20m 時,應在傾斜或垂直管下端設置直管或彎管,直管或彎管總的折算長度不宜小于高差的 1.5 倍;

(4)混凝土輸送泵管及其支架應經常進行過程檢查和維護。

2.7. 輸送泵輸送混凝土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先進行泵水檢查,并應濕潤輸送泵的料鬥、活塞等直接與混凝土接觸的部位;泵水檢查後,應清除輸送泵内積水;

(2)輸送混凝土前,應先輸送水泥砂漿對輸送泵和輸送管進行潤滑,然後開始輸送混凝土;

(3)輸送混凝土速度應先慢後快、逐步加速,應在系統運轉順利後再按正常速度輸送;

(4)輸送混凝土過程中,應設置輸送泵集料鬥網罩,并應保證集料鬥有足夠的混凝土餘量。

2.8. 基礎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澆築應符合下列規定

(1)用多台輸送泵接輸送泵管澆築時,輸送泵管布料點間距不宜大于 10m,并宜由遠而近澆築;

(2)用汽車布料杆輸送澆築時,應根據布料杆工作半徑确定布料點數量,各布料點澆築速度應保持均衡;

(3)宜先澆築深坑部分再澆築大面積基礎部分;

(4)宜采用斜面分層澆築方法,也可采用全面分層、分塊分層澆築方法,層與層之間混凝土澆築的間歇時間應能保證整個混凝土澆築過程的連續;

(5)混凝土分層澆築應采用自然流淌形成斜坡,并應沿高度均勻上升,分層厚度不宜大于 500mm;

(6)混凝土澆築後,在混凝土初凝前和終凝前宜分别對混凝土裸露表面進行抹面處理,抹面次數宜适當增加;

(7)積水或混凝土泌水應及時采用水泵抽出。

1.1. 振動棒振搗混凝土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按分層澆築厚度分别進行振搗,振動棒的前端應插入前一層混凝土中,插入深度不應小于 50mm;

(2)振動棒應垂直于混凝土表面并快插慢拔均勻振搗;當混凝土表面無明顯塌陷、有水泥漿出現、不再冒氣泡時,可結束該部位振搗;

(3)振動棒與模闆的距離不應大于振動棒作用半徑的 0.5 倍;振搗插點間距不應大于振動棒的作用半徑的 1.4 倍。

(4)基礎大體積混凝土澆築流淌形成的坡頂和坡腳應适時振搗,不得漏振。

10、基礎大體積混凝土裸露表面應采用覆蓋養護方式,覆蓋物材料、層數、厚度應經過計算在施工方案中确定。

11、基礎大體積混凝土測溫點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宜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兩個豎向剖面進行測溫,豎向剖面宜通過中部區域,豎向剖面的周邊及内部應進行測溫;

(2)豎向剖面上的周邊及内部測溫點宜上下、左右對齊;每個豎向位置設置的測溫點不應少于3處,間距不宜大于 1.0m;每個橫向設置的測溫點不應少于4處,間距不應大于10m;

(3)豎向剖面的中部區域應設置測溫點;豎向剖面周邊測溫點應布置在基礎表面内 40mm~80mm 位置;

(4)覆蓋養護層底部的測溫點宜布置在代表性的位置,且不應少于2處;環境溫度測溫點不應少于2處,且應離開基礎周邊一定的距離;

(5)對基礎厚度不大于 1.6m,裂縫控制技術措施完善的工程可不進行測溫。縫控制技術措施完善的工程可不進行測溫。

12、大體積混凝土測溫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宜根據每個測溫點被混凝土初次覆蓋時的溫度确定各測點部位混凝土的入模溫度;

(2)結構内部測溫點、結構表面測溫點、環境測溫點的測溫,應與混凝土澆築、養護過程同步進行;

(3)應按測溫頻率要求及時提供測溫報告,測溫報告應包含各測溫點的溫度數據、溫度變化曲線、溫度變化趨勢分析等内容;

(4)混凝土結構表面以内40mm~80mm 位置的溫度與環境溫度的差值小于20℃時,可停止測溫。

13、大體積混凝土測溫頻率應符合下列規定:

(1)第一天至第四天,每 4h 不應少于一次;

(2)第五天至第七天,每 8h 不應少于一次;

(3)第七天至測溫結束,每 12h 不應少于一次。

當混凝土表面以内40mm~80mm 位置的溫度與環境溫度的差值小于 25℃時,可結束覆蓋養護。覆蓋養護結束但尚未到達養護時間要求時,可采用灑水養護方式直至養護結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