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組織鄉村振興直播活動

組織鄉村振興直播活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2 12:42:51

文/視頻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全媒體記者 黃亞蘋

歌聲繞梁唱山河,餘音袅袅頌家鄉。當下,青年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大舞台”。他們分享田野阡陌怡然生活之餘,家鄉的袅袅餘音也通過短視頻、直播間傳到全國各地。三湘都市報梳理了幾位湖湘大地上的直播潮人,看看他們如何用新手段推介家鄉。

【故事一】

數千場直播讓“臨湘浮标”乘風破浪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鈎;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這是清代詩人王士桢用《題秋江獨釣圖》描繪出秋江邊漁人獨釣的逍遙景象。在湖南,不僅有一群野釣人與王士桢有着共同愛好,他們享受着繁星下波光粼粼的寂寞和魚兒上鈎時的喜悅;還有一群嗅覺敏銳的電商主播,把“湘北門戶”嶽陽臨湘市的浮漂賣向全國30多個省市,“浮漂小鎮”也借機完成了一場新的“穿越”。

組織鄉村振興直播活動(他們投身鄉村振興)1

(正在挑選直播商品的廖丹。)

5月4日晚,在快手主播“華鹭三嫂愛釣魚”的直播間内,随着一句“秒殺産品已上架”的下單提示,天南海北的訂單湧入直播間,鏡頭外的接單軟件打印一張張快遞單,不到10秒,300個單價6.6元的野釣醒目尾漂便全部售罄,顧客不斷留言“快加單”。

這是臨湘市華鹭戶外漁具商行創始人廖丹直播賣貨的第五年,數千場直播的積累,直播間有了近50萬關注者。每場直播後,廖丹都會分析銷售數據,将留言闆上顧客對全國各地魚情、水情的反饋記錄在冊,作為品牌開發新品的依據。

即将邁入不惑之年的廖丹,算是将臨湘浮标的賣場從線下拓展到線上的“拓荒者”。2011年,她與丈夫李貞華将當地浮漂拿到網上賣,曾做到全國漂浮類目銷量第一;2018年,為應對電商闆塊的價格戰,夫妻倆嘗試在短視頻中植入廣告;2020年,面對鏡頭還有點兒不自在的廖丹創建了自己的直播帳号,自有品牌也漸漸在“浮漂小鎮”中站穩腳跟。

三湘都市報記者了解到,在2021年“雙11”期間,廖丹直播間日均銷出4-5萬單,整體銷售額突破百萬元。在她的自有工廠中,160餘名員工基本是回鄉務工的“寶媽”“寶爸”,人均月收入可以達到5000-8000元,為解決當地就業、帶動共同緻富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浮漂的原材料早已不限于蘆葦,當地山陵丘地上的桐木、來自南美的巴爾杉木、雲南的孔雀羽,高科技納米材料都成為臨湘人制作浮标的材料。與廖丹一樣的“80後”不再走南闖北參加展會、上門推銷,坐在家中便可讓一根小小的“臨湘浮标”乘風破浪,崛起為湘北地區一大支柱産業。

【故事二】

“混血”導遊直播帶你雲遊“國際張”

南方的初夏是一年中最适合旅遊的時節。“進入景區,你就能看到一側的石峰拔地而起,傲然而立;灰色的崖體上,點綴着郁郁蔥蔥的翠綠植被。歡迎你們來張家界旅遊!”5月初,在張家界導遊“濃阿妹”的抖音直播間,張家界武陵源景區巍峨之美被展現得淋漓盡緻。

組織鄉村振興直播活動(他們投身鄉村振興)2

(推薦張家界美景的吳濃。)

“濃阿妹”本名吳濃,是苗族和土家族“混血”的“95後”,在張家界旅遊學校畢業後成為一名導遊。疫情之前,她的工作狀态是“連軸轉”,“2017年前後,天門山景區可謂是一票難求。為了接待好跟團遊的外地遊客,導遊至少需要提前一周給他們買票。”

疫情之後,“國際張”的海外遊客銳減。“如畫美景依舊在,如果缺少了觀賞之人,好可惜!”用短視頻推廣張家界,是吳濃的初嘗試。

“在張家界澧水河畔拍攝的一條夜景視頻,一晚上就漲粉一萬多人。很多網友在評論區說,‘張家界好美’‘有時間一定要來張家界玩一玩’”。吳濃表示,粉絲逐漸增多,她試着分享張家界的美食、民俗文化、少數民族服飾等。

“也有很多粉絲會私信我,讓我安排旅遊行程,這是對我的信任,更是對張家界景色的信任。我每天直播不隻是為了我自己,也是為了更好地去宣傳我們張家界。”帶着全國網友雲遊張家界,吳濃也格外認真仔細,她會和粉絲們介紹猕猴桃、臘肉、莓茶等當地美食,還時不時和網友互動,讨論張家界該怎樣遊玩。

導遊津津、導遊萱萱、導遊小穎……除了“濃阿妹”,還有更多青春的身影活躍在張家界的各個角落,為“國際張”賣力吆喝。這些“95後”導遊與張家界相輔相成,張家界的獨特魅力為她們帶來粉絲。夕陽落下,餘晖灑滿山尖,她們身着土家族傳統服飾在鏡頭前邊唱邊跳,也為張家界帶來了更多人氣。

【故事三】

“90後”“夫妻檔”直播帶貨有了650萬粉絲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山江鎮涼燈村,“苗家阿美”與丈夫“老二”正讨論着直播中要推薦的商品,“産品質量要嚴格把關,貨源也要穩定。”

阿美是土生土長的苗家妹子,她與“老二”結婚後,夫妻倆在城市裡奮力打拼。城市生活繁華萬千,唯獨少了田野間那份恬淡詩意。家鄉高速通了,也脫貧了,糍粑、土蜂蜜、煙熏臘肉、野生葛根粉這些特色美食卻沒有跟着年輕人一塊走出去。

“苗族文化好像正在慢慢消失,我們不忍心她被埋沒。”2020年,夫妻倆毅然辭去工作,回到家鄉。這個傳統的苗族村寨三面環崖,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寨内古樹參天,鳥鳴滴翠,一棟棟土牆黛瓦的傳統民居錯落有緻。衛星地圖上小到隻剩零星一點的村落就像山水國畫上的幾個小色塊,隐現在一幅水墨長卷中。

回家後,小兩口抓住了網絡風口,決定從線上傳播開始,自學拍攝剪輯制作短視頻。“一開始我倆都不專業,為了拍一個幾秒的鏡頭折騰好幾天的都有。”視頻拍什麼、怎麼拍、剪輯怎麼銜接、風格怎麼決定,夫妻倆常常為此苦惱不已。

視頻中的阿美,時常盤起一頭烏黑靓麗的秀發,身着繡有苗族花紋的服飾;她經常上山采摘各種野菜,簡單烹饪就變成一頓頓美味佳肴。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生活,讓網友們羨慕不已,更有人稱阿美為“苗族李子柒”。

目前,夫妻倆共發布了近200個作品,在短視頻平台上有超過650萬粉絲,銷售的湘西米豆腐、苗家糍粑銷量都已超過3000份。現在,夫妻倆又有了新目标。“如果我們可以将村内的特色産品形成完整的産業鍊,必然能吸引大量在外務工的年輕人返鄉就業,我們也會朝着這個方向繼續努力。”

記者手記

直播時代,更多人遇見“家鄉味道”

在鄉村振興的大潮下,農村重煥生機,成為千千萬萬青年人實現創業夢想的熱土。他們中,有的推銷家鄉特産,有的推薦家鄉風貌,還有的搭建産業鍊,吸引年輕人回鄉創業。

抖音鄉村數據報告顯示,2021年,179.3萬款農特産通過抖音電商上行進城;短視頻在鄉創者手中成為展示鄉村風貌人文的工具,亦成為衆多新農人的學習工具。

返鄉的原因,青年人們有着不同的答案。當高樓廣廈間的生活壓得人喘不過氣,他們選擇另辟蹊徑,帶着技術、信息和視野回到家鄉,一張張原本隐匿在大山深處的生态“名片”通過高高架起的網線傳向四方,也讓更多異鄉遊子遇見“家鄉味道”。

[責編:陳舒儀]

[來源:三湘都市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