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9知識改變命運,知識也使你快樂。分享這件事,總歸要有個動機吧,驅動着懶惰的身軀。
改命?那是造物主的事情,我完不成。快樂?是我期待的。
生活中,談起快樂會想起:娛樂節目、小品、相聲,吃甜品、吃香蕉,亦或是運動、曬太陽。
知識會是一種什麼快樂呢?
大腦中與快樂相關的物質稱做“多巴胺”,這是一種神經遞質(DA),它負責把興奮和開心的信息在體内傳遞下去。還有内啡肽,拖動它的是這個小家夥。
當你讀玩上面一段文字之後,是什麼感受呢?有繼續了解的欲望麼?會不會輕松一些呢?
輕松有趣的冷知識,會讓大腦暫時得到放松和休息。
今天到這就完事了麼?當然不。還有更暢快的愉悅,來自“劫後餘生”,更有通達感。
“狂喜後成長”(post-ecstatic growth)最初,這份體驗來源,經曆了創傷的人,實現創傷後成長。獲得的五種體驗:1.優先事項改變了。不再害怕去做讓自己感到開心的事。2.感覺和朋友、家人更親近了。3.更好地理解了自己。真正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4.生活有了新的意義和目标。5.能更好地專注于自己的目标和夢想。
經研究(安·瑪麗·勒普克 (Ann Marie Roepke)-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後、執業臨床心理學家)無須經曆創傷,也能體驗創傷後成長,隻要願意承擔一場極限的生命挑戰:比如,馬拉松、寫一本書、創業、為人父母、戒煙或進行精神之旅。
其中有7種思考和行為,促使體驗發生:1、采納挑戰心态。面對障礙是感到興奮的,壓力事件并非是威脅,而是挑戰。2、找出所有讓你更堅強和快樂的東西。需要不斷接收積極的情感,關注身體狀态。如《流星蝴蝶劍》中通過尋找包子等道具,使我們恢複體力,讓我們變得更強壯、速度更好。3、努力保持靈活的心理狀态。負面體驗,不一定總是我們的敵人,如疼痛,使我們知道病竈,失敗使我們知道距離目标的差距、能力上的不足。直面羞恥,保持開放的态度。4、堅韌不拔地采取行動。15分鐘法則,15分鐘是你對抗臨時消沉需要的全部時間。也就是說在任何你想放棄的時候,再多做15分鐘,會度過這個艱難的時期。假如你有長跑經曆的話,一定體驗過“艱難時刻”,一旦突破那個節點,後面會相對順暢跑完。制定符合自己節律的“攻略”,調整呼吸節奏,調整步伐。5、培養人際關系。試着找到至少兩個人,你覺得可以向他們尋求幫助,誠實地談及你的壓力和挑戰。多人遊戲裡“盟友”,是理解我們所面臨的障礙、給予我們支持 的人。6、找到英雄故事。思考人生,找到“高光”時刻。專注于你表現出來的強項以及你奮鬥的意義和目的。7、學習尋找益處這一技能。我們要意識到:哪怕是壓力和挑戰,也能帶來良好的結果。
遙想《易經》中,坤卦,初六爻。初六,履霜,堅冰至。《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緻其道,至堅冰也。初讀時,頓感涼氣入體,由霜至冰,凜冬将至。經,六二之動-含章-括囊-黃裳。後,龍戰于野。窮則思變,物極必反。凜冬散盡,星河長明,維愛暖心。
最後,一段祝福語,願深植心田。
生命的每一刻都是嶄新的起點
在我無限生命的這一世中,一切都完美,圓滿而完整,卻又總是在變化。沒有開始,就沒有結束。隻有不斷循環再循環的本質與體驗。生命從來不會卡死、停頓、陳腐。因為每時每刻都是嶄新的。
我與創造出我這個人的大能是一體的。而大能賦予我開創境遇的力量。我很高興地知道,我擁有心智的力量。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
生命的每一刻都是走出荊棘的新起點。就在此時此地。這一刻就是我的新起點。在我的世界裡,一切安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