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我國最早的國别體的史書

我國最早的國别體的史書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5 18:41:01

《國語》是春秋時期國别史,起自周穆王征犬戎,公元前976年至晉智伯滅亡,公元前453年,大約500多年的曆史。全書記載了八國諸侯的史實,以卿大夫言論為主,以晉國史實為最多,故有“晉史”之稱。《國語》記載的周魯齊晉鄭楚越等各國的史實,史料詳細生動。

《國語》對春秋時期曆史的記載以晉國史實較詳,比如骊姬之難、公子重耳出奔,晉文公謀取霸業都很具體。齊國一卷記載了管仲相齊、桓公稱霸。《越語》上下兩卷,記述勾踐滅吳過程,可以作為左傳之補充。《周語》上中下三卷,從周穆王起,可以了解西周後期的王室衰微,和平王東遷後的内亂。國語中及記載的遠古傳說也比較多。

我國最早的國别體的史書(現存最早的國别體史書)1

《國語》與《左傳》互相映襯,是春秋時期史實的重要參考資料。司馬遷撰《史記》就采納了許多《國語》中記載的史實。《國語》這種以國分類,以語為主,以國為記事單元,重點記載言論對話的特征對後代史書影響很大。陳壽的《三國志》中雖是紀傳體但分國記述,也是受了《國語》的影響,《華陽國志》《十六國春秋》《十國春秋》大抵如此。

《國語》的作者說法不一,但近代學者大多采納司馬遷和班固的說法,司馬遷曾說“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史記太史公自序》),在《報任安書中》也有“左丘無目,終不可用,退論書冊,以抒其憤”的話,在《漢書藝文志》班固記載“《國語》二十一篇,左丘明著”。後世學者多遵循漢人之說法,概以其距《國語》成書時間為最近之故,認為國語的作者當為左丘明無疑。唐代劉知幾也認為左丘明根據《左傳》以外的材料,另外編撰《國語》以補《左傳》之不足。後世有許多對左丘明作《國語》不太認同的一些說法,認為《國語》是彙編之書,非出于一時一人之手,從《國語》的形式、内容方面能找出明顯的不是一家作者的證明,比如起訖時間、記載方式等各國都自成系統。誠然,《國語》的各部分的起訖時間和記載方式各不相同,多有重複贅述,即使同一篇之中同樣的内容也未必是出于一人之手。

我國最早的國别體的史書(現存最早的國别體史書)2

如果按照《國語》和《左傳》同出于左丘明之手,先著《左傳》,剩餘的春秋時期的史料又編撰《國語》,那麼這兩書之間一定會有相輔相承的關系。

《國語》《左傳》,兩者都屬于春秋列國史實,在内容上有許多重複之處,可以互相參照和補充。《國語》中的吳越之争記載詳細,而《左傳》當中關于吳越的記載就稍顯簡略。《國語》和《左傳》截止的時間是一緻的,都是韓趙魏三家滅掉智伯的公元前453年。兩者的成書時間大約都在戰國初年。

從寫作方式上,各有千秋。《左傳》屬于縱向紀事為主,按時間先後順序來闡述曆史發展過程;《國語》側重于橫向展示曆史的橫斷面,側重于記言,以語為主,在記事記言上各有分工。從體例上看《左傳》屬于編年體史書,而國語屬于國别史。據西漢末年劉向的說法,《春秋外傳》分為兩部分,一部分錄為《左傳》,一部分錄為《國語》。

《國語》中,《邵公谏厲王弭謗》、“長勺之戰”,“姜氏與子犯謀醉重耳”(《晉語》)以及《越語》中“越王勾踐滅吳”,都是比較有特色的篇目。

我國最早的國别體的史書(現存最早的國别體史書)3

《國語》是以記言為特色的曆史散文,有些篇目語言凝練幽默風趣,深為後世推崇。“心如欲壑,後土難填”。——《國語•晉語》

“動莫若敬,居莫若儉,德莫若讓,事莫若咨”。——《國語•周語》“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惡心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國語•周語》。”

《國語》當中存在的最大的需要批駁的問題就是他的天命觀,以及迷信鬼神的唯心主義思想。在唐代的文學家思想家柳宗元《非國語》兩篇中對此做了駁斥批評,否定了“力足者取乎人,力不足者取乎神”的天命論。

《國語》主要的權威版本有三國時代學者韋昭注釋的《國語》,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過以韋昭注為基礎的上海師院古籍組注釋本。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