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長江 李白

長江 李白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6-29 16:08:57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詩經·秦風·無衣》)、“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日本國長屋王偈子)、“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王昌齡《送柴侍禦》)……此次新冠疫情,人們在浏覽各種報道,了解白衣戰士無私無畏英勇事迹的同時,也學到了不少中國和日本的古代詩詞。

長江 李白(因為李白因為長江)1

這次疫情,我們學到了很多情深義重的唐詩

說起詩詞,目前疫情最為嚴重的湖北省無疑是中國文學史、中國詩詞史上不能繞開的重鎮,從屈原的《楚辭》到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從劉禹錫的《西塞山懷古》到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詩的湖北”為我們留下了太多經典名篇。

特别是唐詩,我們熟悉的“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盡日無人看微雨,鴛鴦相對浴紅衣”……這些名句都誕生于湖北。

長江 李白(因為李白因為長江)2

湖北誕生了很多詩詞名篇,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就寫于湖北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詩詞也将湖北和江蘇這兩個長江之濱的文化大省聯系在一起。武漢與南京,武漢與揚州之間,各有一段“唐詩佳話”。

先說武漢與南京。在唐代的律詩中,有一首崔颢的《黃鶴樓》,被宋代嚴羽的《滄浪詩話》推崇備至:“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颢《黃鶴樓》為第一”——

黃鶴樓

昔人已乘白雲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曆曆漢陽樹,春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需要指出的是,近代很多選本中常将“昔人已乘白雲去”寫成“昔人已乘黃鶴去”,早期版本《國秀集》《河嶽英靈集》《又玄集》中都作“白雲”,金代元好問編選的《唐詩鼓吹》中卻開始改為“黃鶴”,一直沿用到後來的《唐詩别裁》《唐詩三百首》。

此外,諸多唐宋選本均作“春草萋萋”,從《唐詩鼓吹》開始,又改為“芳草萋萋”。

衆所周知,黃鶴樓是湖北武漢最知名的勝迹,位于武昌黃鶴山西北黃鶴矶上,峭立江邊,俯瞰三鎮。其名稱來曆,一種說法是,仙人王子安乘黃鶴過此,山因此名為黃鶴,山上所建之樓叫做黃鶴樓(《齊諧志》)。第二種說法,高士荀環在此樓休憩,見有仙人乘鶴而下。荀環與仙人一同飲酒歡聚,酒畢,仙人“跨鶴騰空,眇然煙滅”(《述異記》)。第三種說法流傳較廣,稱三國蜀漢名臣費祎(文偉)登仙後,曾騎着黃鶴回到這裡休憩遊覽,此樓故名黃鶴樓(《鄂州圖經》)。

長江 李白(因為李白因為長江)3

武漢黃鶴樓

黃鶴樓的來曆,不管采用哪種說法,都充滿奇幻色彩。據考證,此樓最早建于三國東吳黃武二年(223年),用于軍事防禦。到了唐代,黃鶴樓已是聞名遐迩的名勝。唐人閻伯理《黃鶴樓記》中說,此樓“上倚河漢,下臨江流”,登臨可“坐窺井邑,俯拍雲煙”,“賞觀時物、會集靈仙”,是當時文人騷客雅集的好去處,“遊必于是,宴必于是”。

在曆史上,黃鶴樓屢建屢毀,屢毀屢建,前後竟多達三十多次。我們如今能看到的黃鶴樓,其實是1981年重建的。

長江 李白(因為李白因為長江)4

1950年代的奧略樓,1902年建于原黃鶴樓地基上,後因建造長江大橋被拆除。

《黃鶴樓》的作者崔颢和李白大概是同時代人,生年不詳,卒年為754年,河南開封人,開元十一年進士,曾在河東節度使手下當幕僚,擔任過太仆寺丞、司勳員外郎。

崔颢留下的詩不算多。僅有數十首,但佳作不少,比如和南京有關的《長幹行》:“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河嶽英靈集》對他晚年的詩評價很高,“風骨凜然,鮑照、江淹,須有慚色”。

可以想見,崔颢來到今天的武漢,登臨黃鶴樓,寫下了這首“唐代第一律詩”。詩中除了黃鶴樓,還有很多武漢地理元素,如“漢陽”、“鹦鹉洲”等。“鹦鹉洲”值得一提,本來是長江武漢段的一個沙洲,相傳東漢末年寫過《鹦鹉賦》、擊鼓罵曹的祢衡就是在這裡被殺。

長江 李白(因為李白因為長江)5

崔颢《黃鶴樓》詩意圖

崔颢《黃鶴樓》知名度太大,在當時引起了很多詩人的膜拜和效仿。比如李白,他一生雲遊天下,四海漂泊,當然也來過武漢,登過黃鶴樓,讀了崔颢的這首“網紅詩”。

據《唐詩紀事》等的記載,大概在開元二十二年(734),恃才傲物的李白來武漢遊玩了大半年時間,一次,他與好友韋冰遊覽黃鶴樓,詩情大作,正欲提筆創作時,忽然發現牆上有崔颢的《黃鶴樓》。讀完之後,好強的李白也想寫一首比拼一下,奈何搜腸刮肚,就是找不到靈感,隻能投筆作罷,感歎道: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題詩在上頭。

據說,到了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已60歲的李白又來到武漢,重遊黃鶴樓和鹦鹉洲,想起二十多年前的這段往事,他仿拟崔颢《黃鶴樓》寫了一首《鹦鹉洲》,但終究還是比不過後者。

長江 李白(因為李白因為長江)6

武漢鹦鹉洲大橋

很顯然,崔颢在武漢寫的這首《黃鶴樓》,始終是李白的一個心結。他後來在南京寫的那首《登金陵鳳凰台》,就被評論家認為是一首對崔颢《黃鶴樓》的模仿寫之作,也可以說是一首“較勁之作”——

《登金陵鳳凰台》

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黃鶴樓對鳳凰台,鹦鹉洲對白鹭洲,鄉關對長安……崔颢作于武漢的《黃鶴樓》與李白寫于南京的《登金陵鳳凰台》是不是很像?我小時候背這兩首詩的時候,就經常會“背串”了。

李白一生多次來到金陵,留下的詩作多達七十多首。《登金陵鳳凰台》 大概寫于天寶六年或天寶七年(747年或748年),鳳凰台上,李白又想起了崔颢的《黃鶴樓》。

“詩仙”借景色傾吐胸臆,表達了對開元、天寶年間昏暗朝政的憂慮,抒發了其政治抱負受挫的憤懑和感慨。

詩中的“鳳凰台”是位于南京古城西南隅的一座山崗,因南朝劉宋時有鳳凰停留其上而得名,曆來是文人墨客題詠吟唱之地。“吳宮花草”指的是六朝宮阙遺迹早已湮沒。“晉代衣冠”說的是東晉王公貴族、風流名士都成了一堆堆古墓荒冢。“三山”是南京南郊闆橋長江邊的筆架形小山,“白鹭洲”則是古代長江南京段的小洲,因多有白鹭聚集而得名。後來江流西移,洲與陸地相連接。“浮雲蔽日”比喻奸臣惑君,障蔽賢良。

長江 李白(因為李白因為長江)7

詩仙李白

李白很少寫律詩,但這首《登金陵鳳凰台》卻寫得成功,被認為是李白在南京寫的最好的一首詩。但這首詩有摹拟《黃鶴樓》的痕迹,是無可置疑的。

長期以來,詩人們和批評家們喜歡将《黃鶴樓》與《登金陵鳳凰台》相提并論,元代張可久《寨兒令·次韻懷古》:“黃鶴矶頭,白鹭汀洲,煙水共悠悠”,就是同時提到這兩首律詩。

長江 李白(因為李白因為長江)8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人們還熱衷于比較兩者之間的優劣,多數人認為“黃鶴樓”勝過“鳳凰台”。前面提到,嚴羽以《黃鶴樓》為“唐人七言律詩”中的第一名;明代顧璘說《黃鶴樓》:“一氣渾成,太白所以見屈”;清代吳昌祺認為李白《鳳凰台》“起句失利,豈能比肩《黃鶴》”;清代沈德潛認為,《黃鶴樓》“意得象先,神行語外,縱筆寫去,遂擅千古之奇”。

金聖歎甚至直接嘲諷,李白應該藏拙,沒有必要非和崔颢PK,“然則先生當日,定宜割愛,竟讓崔家獨步。何必如後世細瑣文人,必欲沾沾不舍,而甘于出此哉。”

長江 李白(因為李白因為長江)9

《滄浪詩話》以《黃鶴樓》為唐代第一律詩

也有人認為《黃鶴樓》與《鳳凰台》不分軒轾,難分高下。南宋劉克莊在《後村詩話》中說:“今觀二詩,真敵手棋也。”元朝詩論家方回認為:“太白此詩,與崔颢《黃鶴樓》相似,格律氣勢,未易甲乙”。

少數論者認為《鳳凰台》勝過《黃鶴樓》,明代文人胡震亨和瞿佑就認為李白“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兩句心懷天下,愛國憂君,遠勝過崔颢“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中流露出的屬于個人愁緒的“鄉關之念”。

長江 李白(因為李白因為長江)10

《黃鶴樓》與《鳳凰台》誰更勝一籌,是唐詩中的有趣話題

《黃鶴樓》和《鳳凰台》誰更勝一籌,還将繼續争論下去。這兩首唐代律詩背後的故事,李白對崔颢的暗暗PK,卻演繹出唐詩中的一段佳話,已經流傳了千年,也成為長江之濱兩座名城武漢和南京共有的文化遺産和文學資源。

一條長江将武漢和南京相連,也将武漢與另一座文化名城、同樣地處長江之畔的揚州相連。最後,我們說說武漢與揚州的“唐詩之情緣”。

有這樣一首詩,既寫了武漢,也寫了揚州,她就是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也是李白在武漢黃鶴樓所作,雖然李白在這裡沒能寫出勝過崔颢《黃鶴樓》的律詩,但這首絕句同樣萬古流傳。

長江 李白(因為李白因為長江)11

李白和孟浩然感情真摯,他寫過“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唐開元十八年(730),李白與暌違多年的好朋友孟浩然在武漢相遇,得知好友即将前往江南的廣陵(揚州),兩位詩人在長江邊的黃鶴樓依依惜别。臨行之際,李白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别好友——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重在寫離别之情,友人挂帆遠行,詩人目送離去,東逝的江水猶如李白對好友的依依别情。

從詩意上看,這是一首普通的叙事詩,但後人卻從中讀出了另外的信息:煙花三月的揚州城春暖花開,草長莺飛,桃紅李白,是天下最美的所在。

長江 李白(因為李白因為長江)12

李白在武漢寫的“煙花三月下揚州”,千百年來讓無數人神往春天的揚州美景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過來。重溫這些唐詩,回溯武漢與南京,武漢與揚州因為唐詩而産生的情緣,讓我們一起為武漢加油,期盼疫情早日過去。

待到疫情消弭之日,讓我們一起循着唐詩的腳步,去揚州賞桃紅柳綠,去南京訪六朝勝迹,去武漢看珞珈山下,櫻花滿樹綻放。

記者 于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