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柬埔寨回憶錄大全

柬埔寨回憶錄大全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4 02:10:06

柬埔寨回憶錄大全(尋蹤下南洋)1

柬埔寨回憶錄大全(尋蹤下南洋)2

柬埔寨回憶錄大全(尋蹤下南洋)3

傳承,顧名思義是傳遞與繼承。這是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今天的世界每天都有新事物誕生,也有一些舊事物永遠消逝在時光裡。正如作家王蒙所說:因為有所共鳴與傳承,人類才不至于過分地迷失和繞圈子走老路,因為有所區别,人類才會有發展。在柬埔寨,我們了解到,雖然不少華人已歸化柬埔寨國籍,融入當地社會,對祖籍國的聯系和感情也逐漸減少和淡薄,但他們仍然認同中華民族的傳統,不忘中華民族的“根”。有些東西,即使生命受到威脅時,他們也一直不曾放棄。

柬埔寨回憶錄大全(尋蹤下南洋)4

“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活動期間,師生們在容縣高中種下友誼樹。

幾個世紀以來,華人華僑與善良純樸的柬埔寨人民長期和睦相處,一部分人與當地婦女通婚,長期共同生活。廣大華僑以經商為生,安分守己,安居樂業,與當地人民共同度過美好的歲月。但生活并不總是如此波瀾不驚,1967年,柬埔寨當局下令封閉了金邊所有華文報紙,開始柬埔寨史無前例的排華浪潮,20世紀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末,由于接連不斷的政治動亂和戰亂,柬埔寨百業凋敝,以工商業為主的華人深受其害,華人遭受更大規模排華浪潮的打擊,華校和華人團體被封閉,商店禁止懸挂華文招牌,甚至不許華人講華語,不準華人保留習俗,大批華人家産被抄收,被趕到農村勞動改造,有些華人甚至被殘忍殺害。

但是就是在這樣暗無天日的陰雲籠罩下,不少柬埔寨華人仍然以家教形式私下傳授華文,近乎固執地想要保留那一縷鄉音,那一個個方塊字,即使有可能讓他們失去生命。在柬埔寨廣西商會中秋聚會上,我們認識了一位第三代華人丁偉安,他已經不知道自己的祖籍具體是在哪個地方,但是他知道自己的祖輩來自中國。“忘記自己的漢字,我們就會像無根浮萍随處漂泊,沒有任何歸屬感。”丁偉安告訴我們,這些是父母告訴他的,小時候他雖然聽不懂這些道理,但還是按父母的安排去學華文。“為了不讓别人看出來,我們是把書本夾在衣服裡,偷偷帶到地下學習班上,就這樣學了幾年。”我們不難想象,如果他們被發現私下學華文将會面臨什麼樣的境地,但是源于血脈的傳承讓他們忘記了害怕,他們把華文書本往衣服裡一夾,就把恐懼也收了起來,踏上追尋先輩淵源的路途。

柬埔寨回憶錄大全(尋蹤下南洋)5

今年8月,公立中山學校學生在容縣參加“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活動。

經曆過颠沛流離,戰亂滄桑,如今,經過近四十年的休養生息,柬埔寨華人處境得以大幅改善,人口數量已有較大幅度的增長。他們多為第二代至第三、四代的華人,屬柬埔寨國籍,主要分布在首都金邊市,以及馬德望、磅湛、幹拉、貢不、茶膠等省。柬埔寨和平以來,華人經濟已經從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主,過渡到以房地産為代表的資本密集型企業為主的新階段。目前,柬埔寨華人經營的行業領域甚廣,涉及房地産(包括酒店、購物中心等)、餐飲、制衣、旅遊、銀行、傳媒、進出口、日用百貨、五金機械、建築、港口、種植園、漁業、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煙草、礦業、石油以及與國外合資的大型工廠等,其中不乏新興産業、高科技産業,并湧現出一批華人企業集團和華人富豪。同時伴随着柬埔寨華人經濟的不斷壯大和華僑華人經濟地位的日益提高,他們的政治地位也顯著提高。

柬埔寨回憶錄大全(尋蹤下南洋)6

柬埔寨暹粒省公立中山學校大門。

但是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在柬埔寨華人華僑的心中,有些最本質的東西卻一直沒變,不斷傳承着。來到柬埔寨一年後,善良勤勞的鐘獻就赢得了一位女孩的芳心,而她是廣東華僑的後裔。結婚後兩人勤勤懇懇,努力經營着家庭和事業,鐘獻一家現在已經事業有成、幸福美滿。不過,在鐘獻心中一直有個遺憾,在結婚當天,鐘獻的父母、兄弟姐妹都沒能在他身邊一起見證,在異國他鄉打拼遇到的種種困難都沒讓這個堅強的男人退縮,但是婚禮時親人不在身邊,不能給生養自己的父母敬上一杯茶,讓這個堅強的男人情不自禁流下眼淚。“婚禮上給父母敬茶是中國婚嫁習俗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少了這個我的婚禮就是不完整的,所以那天我是既高興也有遺憾。”鐘獻說,為了彌補這份遺憾,第二年,他就和妻子一起回到九洲江畔的陸川老家,給父母敬上一杯遲到的茶。

柬埔寨回憶錄大全(尋蹤下南洋)7

公立中山學校的老師正在教學生中文。

鐘獻有三個子女,盡管已經入了柬埔寨國籍,但他們仍然取中文名字,在家裡說普通話和粵語,在大年三十晚上,一樣和父母守歲。為了讓孩子們更多地了解中華傳統文化,鐘獻不僅要求他們掌握華文,還把他們送回南甯學習一年以上,同時在空暇之餘帶着他們回到祖國遊曆。

鐘獻還有着一個願望,就是在金邊成立一所屬于廣西人的學校。“在這個學校裡,廣西人的子女後裔可以學習華文,了解弘揚廣西人的傳統習俗。”鐘獻介紹,華文教育在柬埔寨有着悠久的曆史,但自20世紀70年代華文學校遭查禁、紅色高棉時期華文絕迹後,華文曾一度退出柬埔寨的社會生活,直到1992年下半年,華文才開始逐漸被解禁,華文教育重新開放。

9月22日,距離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很近了。記者來到柬埔寨暹粒省公立中山學校,了解當地的華文教育情況。“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當記者走近一間教室附近時,沒有一點點防備,這首千百年來中華兒女傳頌了無數遍,寄托着炎黃子孫共同思鄉之情的《泊船瓜洲》就闖進了記者的耳朵。看着那二十多名膚色略黑、年齡各異的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一闆一眼認真地誦讀詩句,那些僑居海外的華人千百來年遙望故鄉,在異國他鄉傳承中華文化的畫面一下子就鮮活起來。或許這些孩子還不能理解詩句中表達的含義,但是随着他們長大,他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輪明月:或親情、或愛情、或友情、或豪情……這些美好的情感,就會像中秋的明月一樣,在他們的心中閃耀着皎潔純淨的光芒,明月因被賦予了情感的力量而更顯其明亮、動人。

柬埔寨回憶錄大全(尋蹤下南洋)8

記者采訪柬埔寨暹粒省公立中山學校校長張勇(右)。

“經曆過華文教育被查禁後,柬埔寨華人社團重構後最注重的工作就是重振華文教育、弘揚中華文化優良傳統。”柬埔寨暹粒省公立中山學校校長張勇告訴記者,柬埔寨華人理事總會成立後,立即推動華校陸續複課。華社領袖不僅慷慨出資購置校舍,派人赴馬來西亞取經、延請華文教師,還從周邊國家收集華文教材,編輯後印刷成書後供華校使用。在華人社團的全力主持下,柬埔寨全國各地陸續複辦或新辦了一批華文學校,華校按柬埔寨學制采取半天華文、半天柬文(或英文)的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從幼兒園一直讀到初中,個别華校還開了專修(二年制,相當于高中)課程,不僅接納了大量華裔子女,而且因就業前景看好,也吸引了不少柬族、越南族子女入學。中山學校目前就有3000餘名學生,在這其中百分之八十的學生都是華僑華人的後裔,當地的華僑華人十分重視後代的中文教育。傍晚時分,記者看到,一些白天上完班的柬埔寨職工絡繹不絕地走進這所學校。随着中國和柬埔寨的合作交流越來越廣泛,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來到柬埔寨。在當地,學習中文漸成流行的風潮。這不僅在于精通漢語能提高他們的收入,更在于中文所蘊藏着的漢文化——那獨具的魅力,在吸引着他們。而中山學校培養出的一批批畢業生,已經在柬埔寨的旅遊、外貿、金融等行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柬埔寨各華校校名前面一般都冠以“公立”二字,其實此“公”非國内彼“公”,國内的“公”是指政府主辦的學校,這裡的“公”一般是指由各地鄉團會館(包括五大會館、十三宗親會、各省市柬華理事會)興辦的學校。由于華校沒有納入柬埔寨政府教育體系,各地華校的資金來源、人事關系、教師招聘、硬件購置等都必須由這些鄉團會館協調籌備,中山學校也是如此。“我們做這些不僅沒有盈利,很多時候還要倒貼錢進去,為什麼我們要做這些,”張勇說,“我們就是希望華人的後代永遠不要忘了自己來自哪裡,不要忘了自己的根。”

柬埔寨首相洪森曾說:“柬埔寨的華人已經成為柬埔寨的一個少數民族,為柬埔寨發展作出貢獻,是高棉族人的兄弟姐妹。”今後,華裔華族将成為柬華社會中的主體,這是曆史進程不可避免的趨勢,落地生根,歸化融入居住國社會,将是柬埔寨華人必然的歸宿。但是,有些溶在血液裡、刻在骨子上的東西,柬埔寨華人永遠不會忘記,它們将一直傳承下去。

(玉林日報記者 梁華 鄧斯潇)

好開心看到你來了

請花一秒鐘給網哥點個贊吧!

柬埔寨回憶錄大全(尋蹤下南洋)9

責編:覃維|主編:劉海東

玉林新聞網 玉林日報社新媒體中心 出品

柬埔寨回憶錄大全(尋蹤下南洋)10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