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學習思路總結之前,還是先給大家,把今天的語文和數學的課程内容講一下,然後我們再重點總結一下,一年級,數學第一單元,第二單元,第三單元,把這三單元,合成一單元,給大家做一個系統的學習思路的總結。大家一定要認真聽哦,如果還沒有做到完整學習的小朋友們,争取這次,一次性把這單元的相關知識,學完整。
繼續學習第三組聲母,他們是,g(哥),k(科),h(喝)。這節課,重點通過以前學過的聲母和韻母,拼出生字,畫畫,打鼓。同時,要繼續練習拼讀的能力。在将聲母和韻母往一起拼的時候,特别要注意聲調符号的标注,尤其是遇到兩個韻母同時存在的時候,就像今天學的gua ,注意标注聲調的字母的位置。聲調一定要标注在a上,在标注的時候,一定要遵循标注聲調的幾個原則,如何正确标聲調,在上節第13天的課程裡已經講過了,大家可以找時間複習鞏固一下。隻有清晰知道,聲調的标注的字母位置,以及聲調的符号是幾聲,才能準确的将拼音的音拼出來,才能準确的讀出,認出,這些生字。字音讀得越準确,生字學得就越快,生字記得就越牢固,考試生字的時候,就都能寫正确。所以,讀準聲調,讀準拼音,對于認識生字很重要。
接下來,大家就開始,練習拼一拼,讀一讀吧。看誰聲調掌握的最準确。先拼拼音,拼音讀熟了,再讀漢字。尤其是遇到陌生的漢字的時候,記住一定要多拼幾次拼音才好。現在開始吧。等大家都讀完,老師教大家如何去書寫這幾個字母。
學習了一個特殊的數字,零。數字零,代表的意思是,沒有。當我們想要用數字表達,什麼也沒有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用到數字零。那麼數字零,如何參與運算呢?大家可以記住這樣幾個原則。(1)相同數字相減的時候結果等于零;(2)任何數減零都等于任何數;(3)任何數加零都等于任何數;(4)零加任何數都等于任何數。
大家根據今天的課程内容,做一做這些練習吧。看看有零參與的運算和以前的運算有什麼不一樣。
家長在跟孩子複習這單元之前,最好能把下面學習思路這幾句話,先給孩子講一下。你就這樣跟孩子說,爸媽在複習之前,先幫你梳理一下學習思路,其實,學數學也好,學數字也好,就是在堆積木。為什麼把數學比喻成堆積木呢?因為,積木大家都知道,要想堆得高,堆得結實,就必須要把基礎做好,把基礎做穩,把基礎做牢固。隻有底層穩固了,當我們再往上擺的時候,上層的積木塊,也會更穩固。這樣就會擺得很高。那麼,學習數學跟這個堆積木的行為,道理是一樣的。要想把數學一直學好,要想把數字一直學好,就需要把數學的基礎打牢固。隻有數學的基礎打穩固了,以後的數學知識,就會好掌握了,學起來就會更容易。如果孩子,在複習之前能明白這些,基本就知道如何去入手學數學了。
那麼什麼是基礎呢?都該把哪些基礎打牢固呢?正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要了解這萬物,隻需要熟練掌握這1,2,,3,就可以了。所以,如果這樣想,是不是,學習的數學的思路,就變得越來越簡單了。其實,就是這樣的,大家仔細想想,不論多麼大的數字,到最後,不都是用1堆積而成的嗎?1是永遠不變的,萬物卻是變化莫測的,與其苦苦學習萬物追随萬物,倒不如牢牢抓住這個,永恒不變的1,所以數學,根基是最重要的。如果孩子在未來三四年,數學遇到苦難了,數學遇到瓶頸了,不是因為孩子不聰明,也不是因為數學題目變難了,而是因為孩子在小時,在一年級的時候,沒有把數學的基礎打牢固,而造成的。所以,為了在未來,可以把積木搭高,可以把積木搭穩。那麼,從現在開始,就讓孩子學好數學的基礎。這基礎就是這幾個簡單的數字,以及這幾個數字的運行規則。接下來,我們就做一下具體學習思路的總結。感興趣的家長可以試一試。
數學第一單元——第三單元學習思路總結
數字,是對生活的一種精确的表達。其實數字,也是用來描述生活的一種表達方式。也可以說是一種精确的表達方式。比如說,孩子要吃蘋果,肯定會問,吃幾個。用1個,或者2個,來表達孩子的意願。用1個,或者2個,來表達孩子的需求。用1個,或者2個,來解決孩子想吃蘋果的這個問題。同理,如果你有10個蘋果,想要分給2個同學吃,也需要用數字去表達,最後才能證明,你做事情的效果是如何的。你是一個人給1個,另外給9個,還是一個人給5個,另外一個人給5個,通過分的數字,可以體現出,分蘋果的人的意志和想法。是想平均分,還是想要一個多一個少。所以說,數字,是對生活的一種精确的表達。如果孩子明白了,數字是可以用來表達我們的意志的,那麼孩子肯定會非常感興趣去學好它。
數字1,2,3是基礎,同時也說明,這三個數字的性質,功能,關系,含義,也都是基礎。那麼通過這三個數,我們應該掌握數字的哪些基礎呢?具體的學習思路總結如下:
(1)代表數量。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數量這個問題。需要精确的具體哪個數字。比如說,學生字,是學1個生字,還是學2個生字。一家有幾口人,是3口人,還是5口人。都需要準确的用數字去表示。所以,數字,代表的是數量。這個是基礎。然後,你就可以問孩子,今天背誦幾個單詞,孩子說3個,那麼,就說明孩子掌握了數字的這個含義。
(2)數字有順序。既然是好幾個數字,那麼這些數字,都是有順序的。數字從小到大的順序,就是1,2,3。從大到小的順序就是3,2,1。同理,由這幾個數字,就知道了順序,那麼以後更多的數字呢,是不是也是有個順序呢。自然是肯定的。因為,大數字都是由小數字堆積而成的,小數字有順序,大數字自然也有順序。所以說,也要讓孩子掌握數字的這個性質,有順序。孩子在數一數的時候,自然就會按照順序數。
(3)數字分大小。既然是有順序,自然就有大小,誰大,誰小呢?這個就可以根據生活的實際來定義,到底是1大,還是1小。但是不管是1大,還是1小,總之,是要分出大小。隻有了解了數字的性質,是分大小的。才會去比較大小。孩子自然就會根據不同的事物情況去比較大小。還可以定義誰大,誰小,然後再比較大小。所以,當孩子知道這些思路,孩子就會更輕松的做到去根據數量多少去比較大小。
(4)數字有方向。不單單是數字有方向,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物,都有自己的方向。所以,孩子要了解數字的這個性質,方向性。什麼是前,什麼是後,什麼做是左,什麼是右。這有知道了方向,而後,孩子才會知道該把這些數字放在什麼位置。是在後面加,還是在後面減呢?
(5)數字可以占位。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每一個數字,都是一個位置。人可以站到這個位置裡。物體也可以站到這個位置裡。比如說,人站到1的位置,就是第一個位置,就是第一。人站到2的位置,就是第二個位置,就是第二。同理,物體也是一樣。這就是課本裡面講的有關第幾的知識。那如何更好地去理解第幾呢。就這麼理解。因為,數字可以占位。每一個數字都有它自己的位置。
(6)計算看清加減号。這個是孩子特殊需要注意的,因為,加減号看不清,計算肯定會出錯。不但要看清加減号,還要明白,加減号的意思,還要知道什麼情況下用加号,什麼情況下用減号。同時,要深刻理解,加法和減法是互為逆運算。
(7)整體與部分。這個非常重要,不但現在對于孩子學習很重要,在未來的三四年級,對于孩子來說也很重要。一定要告訴孩子,算加法的時候,就是用一部分去加另一部分,這兩個部分,組成一個整體,就是計算的結果,就是加法。而算減法的時候,就是用整體減去一部分,剩下的就是另一部分,就是減法。一定要然孩子牢牢的把握住,這樣一個學習的思路,随時随地,在算式中找到,哪個數是整體,哪個數是部分。是讓我們計算部分,還是讓我們計算整體。這個數學的學習思路必須要清晰。這樣,孩子去理解,分與合的那節課,就不難了。上手就會很快。
(8)算式的含義,一定要讓孩子可以随時随地的說出,每一個算式的含義。如果隻知道計算,對于解決生活的實際問題來說,意義不大。畢竟,我們學習數學還是主要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所以,一定要讓孩子能說出,每一個算式代表的含義。如果不是應用題,家長也可以考察下孩子,利用講故事的方式,讓孩子根據等式,自己編一個小故事,來說明這個等式,那麼這個等式就具有了現實意義。
(9)背誦表格,就是書中加減法的表格。要讓孩子練熟。做到随口都能說出結果來。看算式,就可以說出答案。大家可以讓孩子試一試。是否可以達到這個程度。如果沒有達到這個程度的,說明孩子的基礎還沒有打牢固。
(10)綜合以上所說,都是學習數學的基礎,每一個點,都要讓孩子打牢固,每一個點,都要讓孩子學穩固,每一個點,都要讓孩子學紮實。所以,家長要幫助孩子按照上面這三單元的學習思路總結,多多練習。就像那個賣油翁,當大家問他道,你是如何做到的,他回答,我亦無他,唯手熟爾。意思就是說,我也沒有什麼别的辦法,隻是手熟練了。學習數學也是一樣。有些孩子算得快,不是因為他很聰明,而是因為,他把這些數字練熟了。所以,還是那句話,當孩子在三四年級的時候,數學遇到了瓶頸,不是因為孩子不聰明,而是因為孩子的基礎沒有打牢固。所以家長一定要,重點陪孩子多練習,這樣孩子就會越來越聰明,越來越智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