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線判讀應該屬于地圖基本知識裡的一塊内容,不過,它和其他的比如區位、氣候特征等聯系的還挺緊密。可是呢,在看到題的時候,映入眼簾的經常是一團亂線,無從判斷到底是山地、還是山谷、亦或是山脊。不過,沒有關系,這都不是事兒,我們今天就來系統的順一遍!(這文有些長,先跟我默念三遍:耐心、靜心、專心)
一、等高線究竟是咋畫出來的
官方解釋是:地形圖上高度相等的各點所連成的閉合曲線。是不是很抽象,來,想象一下,現在在一片空地上有四座山,它們圍成了一個圈,在每座山的兩百米處都有一棵松樹,那麼把這四棵松樹連起來,是不是得到了一個閉合的圈,這個圈就是兩百米的等高線。
二、先來了解一下五種基本地形
1、山地:海拔>500m,山頂為尖坡陡且起伏較大
2、高原:海拔>500m,地形平坦但邊緣陡
3、丘陵:海拔<500m,丘頂為圓坡且起伏小
4、平原:海拔<200m,地形平坦
5、盆地:海拔不确定,中間海拔低且四周海拔高
三、等高線判讀(基本形态)
1、山峰
左側示意圖,右側等高線圖
右側就是等高線啦,我們可以很輕易的看出外部的圈圈海拔低,裡面的圈圈海拔高,中間的三角形代表山頂,還有那個貫穿等高線的“虛線”(其實不是虛線啊,是許多的小線段)叫做“示坡線”
說起示坡線啊,它可有用了(一定得記住這個概念)
等高線上指示斜坡降落方向的短線,它與等高線垂直正交,用以指示斜坡降低的方向。與等高線相連的一端指向上坡方向,另一端指向下坡方向。所以又叫“降坡線”。
2、盆地
左側示意圖,右側等高線圖
盆地的等高線數值是外面的圈圈高,裡面的低,你們再看下示坡線方向,是不是和上面的山峰相反。
3、山脊(和山谷要區分開,特容易混掉)
左側示意圖,右側等高線圖
它的等高線其實和山峰差不多(因為它就是山峰的一部分,嘻嘻)。隻是,它凸出來一塊,重點就在這裡,我們看它凸出來的方向,是不是向着低海拔去了。沒有錯,下次看到海拔向低海拔凸的山峰等高線,那就是山脊(那你們應該猜到了,山谷是往高處凸的了吧)
不過,你知道為什麼山脊的等高線是往低海拔凸的嗎?
我們首先在腦子裡想出山脊的圖,然後在山脊的左右兩側(海拔相等的兩地)各種上一棵樹,這時候山脊上也要種一棵樹,然後你來想一想,山脊上的樹應該種在哪兒,海拔才能和左右兩棵樹的海拔一樣?
手繪,有點抽象,咱就湊活看吧
應該是D點嗎,可是D點的海拔明顯比A點和B點高,因為山脊是因為向上凸起,所以才成為山脊的,那麼,隻能是D點下方的C點了,那麼,我們來看看等高線,是不是向山腳下凸的(也就是向海拔越來越低的地方凸)
4、山谷(常考河流)
左側示意圖,右側等高線圖
山谷等高線向海拔高的地方凸,這個你們應該也可以理解了吧。對了,還要說的一點是:山谷通常是河流聚集地(因為水是從高處往低處流的呀,這就和水窪聚水一樣,下雨之後,落在山谷兩側的雨會流向山谷)
那麼河流的方向,應該也可以判斷出來了吧,就是等高線凸起的相反方向,比如上圖的山谷等高線,如果那裡有條河流的話,河流方向就是(大緻)由北向南
5、陡崖(也就是懸崖,常考相對高度)
左側示意圖,右側等高線圖
我們來看,等高線的那個圖,示坡線特密集(也是等高線幾條重疊在一起)的地方就是陡崖。這個時候有三看特别重要
都看完之後,我們就可以來着手算相對高度了。
它有個公式:(n-1)d≦△H<(n 1)d
n:等高線重疊條數
d:等高距
△H:相對高度
不懂公式咋來的?看圖,A點是崖頂,它在600m和500m之間、B點是崖底,它在300m和200m之間。等高距為100m,三條等高線重疊,那麼重疊的部分是200m。(應該不會有人認為重疊三條等高線,所以高度為3×100=300m吧,這是錯的哦)
假設A點等于500m等高線,B點等于300m等高線,那麼,陡崖最低高度等于200m。而如果A點無限接近600m等高線(為什麼是無限接近而不是重合,因為如果重合那麼等高線就重疊了,和圖不符),B點無限接近于200m等高線,那麼,陡崖最高高度小于400m。所以200m≤陡崖相對高度<400m。
再簡練點說就是重合的高度為最小高度,再加上上下兩個等高距最接近最大高度。
6、鞍部(兩處山峰等高線之間的部位)
四、先來練練題目,鞏固一下(有答案,答案内含新的知識點,用粗體标記了,記得看哦)
1、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判斷地形 甲____、乙___
_、丙____、丁 ____、己 ____、
(2)計算高度① 海拔A____、B____、C____、 ② 相對高度AC____、BC
____、AB____、
(3)甲乙兩地中,可能有河流存在的是____、河流的流向____
解析:⑴甲等高線向低處凸,所以為山脊;乙等高線向高處凸,為山谷;丙那麼多條等高線重合,是陡崖沒錯啦;丁是山頂;己是盆地(為啥丁是山頂;己卻是盆地呢?)
這就涉及了一個技巧: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他是這麼個意思:同一圖上等高距一定相等。如上圖,在兩條将近平行的等高線之間,高度應100m—200m。有兩條閉合的等高線,按照等高距原則,這兩條等高線的取值肯定不在100m—200m,因為如果在這個範圍裡面就不會有這兩條等高線了(等高距可是100m,隻有超過100m,才會有新的等高線),也不能取300m或者0m,那樣就超出等高距了。
如果取100m,則A點的高度為0m<A<100m(不會為100m<A<200m,上面講過了)這就叫小于小的
同理,如取200m,B點高度應該是200m<B<300m,叫大于大的
⑵ ①A為山頂,高度在600-700m,因為不會超過等高距;B的高度 0—100m;C在等高線上,所以高度為300m;
②AC的相對高度:600-700m減去300m等于300-400m;BC的相對高度: 300m減去0—100m等于200-300m;AB的相對高度:600-700m減去0—100m等于500-700m
⑶甲為山脊,乙為山谷,所以河流在乙處,由西北向東南流
由于篇幅問題,等高線的綜合應用放在下一篇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