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脾胃納呆一證,我過去習用焦三仙(焦山楂、焦神曲、焦麥芽),但臨床上效果并不是太理想。
一日讀到北京名醫張炳厚回憶劉渡舟老中醫的文章,其中談到開胃進食湯,我覺得甚好,就有意在臨床上去驗證。
我臨床上不愛自拟組方,特愛走捷徑,投機取巧,從小上學就養成了不管幹什麼首先找方法、找竅門的習慣。
在學醫上也是這樣,愛看老中醫的書,不愛看純理論的書,除了慣用經方外,就是找老中醫的驗方,尤其是将他們一生最得意之方為我所用。
但我并非什麼都相信,講得再好,不在臨床上檢驗十例八例以上,我是不會采取的。該方就是經過多次驗證,确實有效,故将張炳厚原文抄錄如下,供同道參考。
以下為張炳厚原文:
某日,吾與劉老對奕,吾師棄馬掩護七步卒過河,名曰仙人指路,對奕三局,吾皆遭慘敗。欲求再奕,飯時已到。吾師興起,餐飲逾常。
吾心則久久不能平靜,視食而不能進。
吾師見而笑曰:“思慮過度傷心肝,汝能觸事如此費神,長此下去,必傷于脾,今餘授汝一方,以備後用。
《醫宗金鑒·雜病心法要訣》載開胃進食湯(含黨參、土炒白術、雲茯苓、炙甘草、陳皮、半夏、藿香、木香、丁香、厚樸、砂仁、生麥芽、蓮子肉、建神曲),治療飲食不馨或納少,凡因脾胃虛弱,運納無權者,投之即效。”
數日後,臨床遇一脾虛納呆患者,劉老即用上方。
三日後,病人喜來奔告:“服藥後,脘悶消失,飲食倍增,總有欲食感,不知食多少為宜?”吾師說:“胃氣始複,食量應徐徐而增,以防重損脾胃。”
後又遇一位不食病人,吾欲投開胃進食湯,師搖頭曰:“此人知饑而不能食,乃胃強脾弱。胃強,受納正常,故知饑;脾弱,失其健運,故不能食。正宜消食健脾丸,遂改為湯劑(即平胃散加炒鹽、胡椒、麥芽、山楂、白蒺藜)。”
聽畢,真讓吾耳目一新,贊歎不已。四十年來,吾辨證運用此二方,每每獲得佳效。
本人臨床驗案
【驗案】 劉某,男,10歲,人瘦面黃,頭發枯燥,個子不高。
其母代訴:每天食量很少,稍吃即飽,疲乏無力,沒精神,愛吃零食,大便幹燥,蹲廁所時間特長。
刻診:雙關微滑,舌淡苔膩。辯證中焦積滞,運化失常,營養不良。
處方: 開胃進食湯
黨參15g 生白術60g 茯苓30g 甘草10g 陳皮30g 姜半夏15g 藿香10g 木香12g 丁香6g 枳殼30g 砂仁15g 厚樸15g 生麥芽30g 生稻芽30g 蓮子肉12g 神曲15g 雞屎藤30g
七付 水煎服 日三次。
一周後複診,胃口大開,飲食倍增,大便通暢,其母甚喜,要求繼續開藥再吃,吾曰不必,胃口剛開,不可急之。以上藥為基礎,加工成水丸,每次5g,一日2次,慢慢調之。
三月後,其母帶兒相見,我面之已和從前判若兩人,精神抖擻,面色白潤。其母喜曰:體重已經增加十餘斤,謝謝大夫。吾笑之。【古道瘦馬醫案】
附:平胃散方及我臨床常用量:蒼術12g 厚樸10g 陳皮15g甘草10g。
【本文由“幸福中醫文化”新媒體獨家出品,作者王幸福(網名古道瘦馬),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