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畫臨摹的具體步驟
臨摹的具體步驟
山水畫的臨習方法和過程,古人總結了很多有益的經驗,有過專門的研究和論述,《山靜居畫論》中提出:“始入手須專宗一家,得之心而應之手。然後旁通曲引,以知其變;泛濫諸家,以資我用。”這些論點都是我們在臨摹過程中應學習的寶貴經驗。
以下具體談談山水畫臨摹的大體步驟。
一、選畫
臨摹首先碰到的是選擇什麼樣的範本的問題。毫無疑問,應當選擇那些傳統山水畫中的經典作品,這一類畫格調高雅,藝術技藝純熟,較容易使學畫人體會到傳統山水畫中較深的藝術内涵,“取法乎上,僅得其中”,眼光不妨放高一些,選取最好的範本,反複臨摹三五遍,甚至十遍以上。傳統山水畫的成熟期是在五代,到了兩宋達到巅峰,這一時期的山水畫,無論是藝術性還是表現手法,都趨于完美。如北宋李成、範寬的山水畫,點畫清晰、層次豐富、意境高遠。南宋李唐的山水,用筆雄渾蒼勁,幹濕結合,意境豪縱清曠。還有劉松年,馬遠,夏圭等人的山水作品,不僅冠絕當時,而且對後者也有着巨大的影響。再以後到元、明、清及現代也有不少優秀的山水畫家及作品,都是我們臨摹的極好範本。
選畫的标準,還需因人而異。對于初學者而言,可以選取一些構圖不太複雜,層次比較分明,樹木及山石結構明顯、筆墨關系清楚的山水畫作品臨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以便能較快地掌握山水畫的基本造型規律,增強學好山水畫的信心。對于那些有_定的筆墨基礎,或者以研究為目的的人,就更需要有所側重了,先要找些有關的資料來看一看,對作品的曆史背景、作者生平及藝術特色仔細研究,做到下筆有數,然後再“泛濫諸家,以資我用”。
選畫的過程是整個臨摹的開始,它決定了臨摹效果的好壞,甚至影響到學畫者今後的藝術方向和品位,切不可草率行事。低水平或平庸的作品千萬不能去臨,否則将會使人步入歧途。
二、讀畫
讀畫是學習傳統或他人的一種方法。通過對名畫的賞析,研究它的筆墨結構、表現技巧及藝術思想性,從中找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作為自己臨摹,寫生及至創作的借鑒。
現代山水畫名家陸俨少先生特别強調讀畫的重要性,他經常對學生說:“畫讀得多了,胸中有數十幅好畫,默記下來,眼睛一閉,如在目前。時時存想,加以訓練,不愁沒有傳統,再來推陳出新,取法大自然,一定可以在傳統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創出時代的新面貌來。”他認為與其馬馬虎虎地摹,還不如認真地讀效果來得好。
一幅好的山水畫,是經得起反複讀的,且每讀每新,特别是随着學畫者繪畫水平的提高,每讀一次都能發現一些新的東西。《宣和畫譜》所記載的閻立本三看張僧繇畫作的故事,對于我們如何讀畫是深有啟迪的。唐代大畫家閻立本去看張僧繇的畫,第一天認為其畫不過是“虛得其名”,第二天再看,便覺得張畢竟是“近代佳手”,到了第三天又仔細去看,才真正領悟到張僧繇作品的妙處所在,并深有感悟地說“名下定無虛士”。于是留宿十餘曰,曰夜揣摩“坐卧觀之”而久久不思離去。
三、對臨
對臨可以根據需要,臨其中某一部分,也可全臨。
對臨的初步要求是要形似,即一筆一筆地對臨某一幅作品,要求和原畫的筆墨越接近越好,原畫墨色的幹、濕、濃、淡是怎樣的,臨的時候也要盡量一樣。這對于掌握中國畫的基本筆墨技巧,熟悉中國畫的造型規律是有好處的。
以形似的要求臨了幾幅之後,特别是對于已具有一定筆墨基礎的人而言,僅僅追求形似就遠遠不夠了。這時就要在神似上下大工夫。所謂神似是指所臨出的畫和原作在氣韻、意趣上相通,而不去過分拘泥于具體筆墨形迹上的相同。
中國畫曆來重視“中得心源”的原則。不惟寫生,創作上如此,臨摹中也同樣要體現這一原則,要摻以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對範畫的理解來學習古人或别人好的表現方法,而不是亦步亦趨,永遠跟在别人後面,缺乏自己個性的表現,清代沈宗骞說:“故雖仿古,不可有古而無我,正以有我之性情也。以我之性情,合古人之性情,而無不同者,蓋以古人之法即古人性情之見端也。法同則性情亦無以異矣。故仿古正惟貴有我之性情在耳。假舍我以求古,不但失我,且失古矣。”王原祁也曾說,學習古人“須以神遇,不以迹求”僅僅追求表面的相似,實為平庸之輩,“大家不若是之拘也”。學畫的人,實應在臨摹階段就培養這種不為法縛,自我創造的胸襟和氣度。學習古代優秀的傳統,化而為我所用,以成自家之面目,這才是師古的正确門徑。
四、背臨
背臨就是通過對臨之後,對原作的畫面布局,筆墨技巧和用色等繪畫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默記于心,然後憑記憶将原畫再畫一遍。背畫時,更需強調神似,盡力抓住原作精神實質,表現其最基本的用筆、用色、用墨及畫面的分割布局等原作的風格特點。背臨不能猶豫不定,要盡量一氣呵成。
背臨之後,再把它和原畫挂在一起進行比較,反複仔細研究,看看還有哪些沒有體會到的地方,然後再進行背臨,如此反複幾次,直到與原畫的神韻相似為止。
五、仿作
仿作既是以原畫的筆墨特征和造型規律再另畫一幅和原畫的風格類似的畫,構圖上可以有自己的安排,筆法上可以更加靈活,使自己對原畫的認識得到進一步的升華,然後逐步地脫離原畫,直到能畫出自己想要表現的思想内容。
總之,臨摹是繼承優秀的民族繪畫遺産,吸收前人的繪畫經驗,學習筆墨技巧的重要途徑。傳統是我們取之不盡的藝術寶庫,“學海無涯”,藝術家隻有不斷地吸收古今優秀的繪畫傳統,再加上寫生、創作的實踐,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