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死亡,隐瞞就不會傷害孩子嗎?
最近我在追《女心理師》,其中一個情節是賀頓去看望一個父母離異(母親絕症,為了不影響孩子,所以謊稱離婚了)的小男孩,小男孩的姐姐對賀頓充滿了敵意,因為在她看來,自己的母親是因為去做了心理咨詢然後才選擇了和父親離婚而不要自己和弟弟的。
面對死亡,我們都有一個普遍的選擇,就是認為孩子還不懂,瞞着孩子,可能就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
而這個場景在心理咨詢中呈現我認為是不太合理的,雖然這是電視劇,楊紫飾演的賀頓是一個專業,且技術水平很高的心理咨詢師,而在對于死亡的處理上,我覺得其實我們有更好的選擇。
小女孩對賀頓的敵意來自于父母離婚,而父母離婚的真正原因是母親想要保護孩子,不想孩子知道自己死亡的消息。
不告訴孩子孩子就不會受傷了嗎?
《女心理師》中女孩因為不明真相,認為是母親抛棄了她們,把對于母親的愛轉變為恨發現到了出現在他們面前的賀頓的身上。
如果告訴孩子真相呢?
他們确實年齡還小,母親去世之後的失去感會影響他們一段時間,但是他們之前和母親的快樂時光,包括母親彌留之際他們可以陪着母親,對于孩子來說,才是最重要的。畢竟總有一天我們是必須面對死亡的,那麼每一次經曆都是他們未來面對死亡的一次課程。
面對死亡請不要說:走了,睡了,去了更美的世界!
通常很多人會用:他走了!他去了很遠的地方,他去了一個更美的世界,他睡着了-------等來暗示孩子他最親的人去世了,隻是這樣的方法并不實用,因為孩子年齡不同,對死亡的認識是不同的,這樣的語言會給孩子帶來一些無解。
比如:對于4-5歲的低齡兒童,他們通常認為他們通常認為人死還可以複生,并沒有清楚地理解死亡是永久性的事情,是再也不能複活,再也不能看見和聽見。你告訴他死亡就是睡着了,可是當他發現自己最親的媽媽老是醒不過來之後,他就會恐懼睡覺。
如果我們對孩子說的是“走了”,這就跟《女心理師》裡的劇情一樣,孩子本來就害怕被抛棄,而“走了”這個詞就證明他們的媽媽不要他了,抛棄他們了,所以也不适合!
“去了更美好的世界”更不能說,這是因為現實世界會有很多不如意和挫折在未來等待着他們,當他們發現死亡之後是去了更美好的世界,這會誤導孩子向往那個“更美的世界。”
孩子從5、6歲開始會逐漸明白死亡的含義,然後會有害怕等心理變化。直面死亡,或許對于孩子來說有些殘忍,但這也是生命必經之階段,沒有死亡的概念,别的情感也就很難發展起來。尊重事實,或許才能更懂珍愛生命。
教育孩子直面死亡,需要我們的态度和引導
1、父母坦然回答不躲閃
面對死亡問題的時候,尤其是自己身邊親人去世的消息的時候,當自己都想說假話的時候,其實是自己也在回避和不接受這個事實。
但事實不會因為我們的恐懼,逃避就不存在,這個時候我們不但需要直面事實,而且要用簡單直接的措辭告訴孩子死亡的含義。
比如我們可以跟孩子說:死亡就是指身體停止運作,之前所做的事情的事情,現在都不能做了,不能說話了,不能看東西,不能聽聲音,沒有任何的感覺。
2、讓孩子參加祭奠活動
最親的人死亡,孩子是需要接受過程的,我們中國人有燒頭發的習慣,也就是親人死亡後的一個半月每七天就有一個祭奠的活動,通過給親人燒紙,哭訴自己的哀思,到最後燒毀親人留下的一些物品來達到緩和自己悲傷的願望。
對于孩子我們需要給孩子哭泣,思念親人的時間,同時在清明節,或者各種祭奠親人的活動中,不要刻意回避,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接受能力跟孩子聊一聊。
平時生活中,可以根據寵物死亡或者植物的凋零來正面積極的引導孩子坦然的面對死亡,從而讓孩子更懂得珍愛生命,善待生命,學會珍惜跟家人在一起的時光。
會珍惜跟家人在一起的時光等。
3、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提出自己的疑問
孩子年齡不同對于死亡的認知不多,比如小孩子就會認為死亡是一種懲罰,在他們眼裡做了壞事的人就會死。而他也很可能是那個做了壞事的人,比如他詛咒了别人,或者拿了别人的玩具。這個時候他就會對死亡産生恐懼,還有一些孩子則認為别人的生病或者死亡是自己導緻的,比如自己偷偷想過媽媽那麼嚴厲,讓媽媽死掉好了!結果媽媽就真的生病了,孩子這個時候也是恐懼的!
如果是他的寵物或者親人死亡,他痛苦的情緒往往會持續很長時間,這個時候我們要允許孩子有情緒,并且鼓勵孩子把這種情緒表達出來。
無論是恐懼,還是傷心,憂慮,我們都需要孩子先表達出來,然後根據孩子的情況去解決。如果孩子是因為恐懼,覺得自己應該為親人的去世負責,甚至懷疑是自己的詛咒導緻了親人的亡故,這個時候我們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跟孩子解釋:你所想的事和你所說的話不會使人生病,也不會使人死去。
如果孩子是因為親人亡故而傷心,這個時候他需要我們跟他一起回憶過去的親密時光,一起去思念和流淚,把情緒發洩出來,他才能更好的,更有情感的去面對這個世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