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判斷死亡的五大生命體征

判斷死亡的五大生命體征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7 04:44:40

生老病死是萬千年來亘古不變的道理,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無論貧窮還是富貴,死亡都對其一視同仁。雖然都知道自己最終都會經曆死亡,但多數人仍對于其抱有畏懼之心。特别是随着現在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調查顯示,2021年全球平均壽命可以達到77歲,而且根據往年數據調查推測,未來人們的平均壽命還會增加。

人們平均壽命的提高不僅說明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側面說明了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很多人都在新聞中看到過醫護工作者跪地救人的畫面,一些患者可能會因為某些突發疾病、遭受外力的擊打、溺水等情況導緻心髒、呼吸暫停。

判斷死亡的五大生命體征(人類死亡判斷标準是什麼)1

前幾日,某國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街頭演講時候遭到某黑衣人槍擊,中槍後安倍瞬間跌倒在地,血流不止。在其倒地後旁邊的工作人員立即撥打了急救電話,對其進行心肺複蘇按壓,等待救護車的救援。

在事發數小時後,某國官方發布消息稱安倍晉三處于心肺停止狀态。

網友們看到這則新聞都表示十分疑惑,官方消息稱安倍在進醫院之前就已經出現心肺停止了,為什麼沒有直接宣布其死亡呢?心肺停止是死亡嗎?在醫學上判定死亡的标準又有哪些呢?

判斷死亡的五大生命體征(人類死亡判斷标準是什麼)2

人類死亡判斷标準究竟是什麼?心肺停止可以判斷為死亡嗎?

其實,在醫學上将人類對于死亡的判定分為臨床死亡和生物學死亡兩種。臨床死亡是指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大動脈波動完全消失、瞳孔反射反射消失、但機體仍舊進行着微弱代謝,還未完全進入不可逆狀态,一般是在心跳停止後的5-8分鐘以内。

心髒停止後的5-8分鐘是黃金救治時間,可以通過多種救助方式對患者進行及時地搶救。如果積極治療半小時以上仍未有效就可以斷定已經臨床死亡。

而生物學死亡是指機體的腦神經系統以及其他各個器官系統生理功能完全停止,且處于不可恢複的狀态。現在越來越多國家都采用腦死亡作為判定死亡的标準。因為大腦是人體中最重要的中樞神經系統,生物體能否繼續存活主要看大腦是否正常運作。

判斷死亡的五大生命體征(人類死亡判斷标準是什麼)3

因為患者一旦被判定為腦死亡,就表示其腦幹及腦幹以上的神經系統功能會永久性喪失,且全部處于不可逆狀态。而且發生腦死亡後無論采用什麼治療手段都會發生心髒死亡,且心髒及其其他器官出現問題都可以進行器官移植,但大腦是不可替換的,所以腦死亡與其他判定方法相比更為可科學。

自從1968年美國哈弗大學在世界第二十二屆次醫學會上提出将“不可逆的腦功能喪失”作為死亡的最新判斷标準通過後,世界上陸續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以此來作為死亡的依據。後來美國還特地制定了哈弗腦死亡的四條判定标準:生命體無感知、無感應;生命體無自主呼吸和運動;生命體對外界誘導無任何反射;腦電波平直。 那麼與腦死亡相比,當患者出現心肺驟停時應該如何急救呢?

判斷死亡的五大生命體征(人類死亡判斷标準是什麼)4

心肺停止後要如何搶救?

心髒在人體中就好像血泵一樣,通過其有效收縮和舒張為人體全身各個器官提供血液和營養物質,是身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那麼當患者出現心肺停止時,應該如何搶救呢?

當身邊有患者暈倒在地時,要及時向周圍人求助撥打120電話,同時判斷患者心髒是否正常跳動。然後立即拍打患者肩部,呼叫患者,但是注意在拍打患者的過程中要掌握力度,避免因緊張焦慮情緒拍打過度,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

判斷死亡的五大生命體征(人類死亡判斷标準是什麼)5

然後要觀察患者是否存在呼吸,觀察大動脈搏動是否消失,如果患者滿足以上條件說明其很有可能已經出現心髒驟停。在呼吸、心髒驟停4-6分鐘内是搶救的黃金時間。一旦時間過長,患者大腦皮層細胞就會因缺氧而發生不可逆的損害。但是如果在此期間進行了有效的心肺複蘇按壓,保證身體各重要器官的供血、供氧,就會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心髒驟停的搶救主要包括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有效心外按壓、呼吸輔助通氣等。現在很多地區的機場、地鐵站、高鐵站等配備了自動體外除顫器(AED),但如果周圍沒有醫療設備的輔助也可以及時徒手對患者進行心肺複蘇術。

判斷死亡的五大生命體征(人類死亡判斷标準是什麼)6

徒手心肺複蘇術主要針對8歲以上兒童以及成年人,行心肺複蘇術時要将患者平躺在堅硬平面上,打開患者四肢,解開患者上身衣物。準備好以上工作以後,救護者可以蹲跪在患者一側,膝蓋可放置在患者肩、腰之間。

胸外按壓時,施救者将一隻手的掌根放于患者胸部中央(兩乳頭連接中點),将另一隻手的掌根放置于第一隻手的手背上,十指相扣。施救者要将雙臂垂直,以身體的髋關節為軸,利用上身力量對患者進行胸外按壓。每次按壓深度要在4-6厘米,每分鐘的按壓頻率為80-100次一直重複。

判斷死亡的五大生命體征(人類死亡判斷标準是什麼)7

在按壓期間還要對患者進行人工呼吸,按照30次按壓進行連續兩次人工呼吸的比例交替進行。人工呼吸前施救者要幫助開放患者氣道,清除患者口中異物、活動義齒等。然後對其進行口對口吹氣,吹氣期間要捏住患者鼻翼,防止氣體從鼻孔漏出。施救者可以一直這樣循環操作,等待救援人員的到來。那麼心肺停止患者在蘇醒後應該注意哪些呢?

心肺停止患者恢複生命體征後需要注意什麼?48小時内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

當然心肺複蘇成功仍要立即就醫,因為患者很可能再次出現心肺功能障礙,或者根據心肺驟停病因不同而出現相應的并發症。這就需要專業醫師判斷患者意識、瞳孔的變化,醫生可以通過瞳孔的變化評估患者顱内腦神經系統的恢複。其次,在患者蘇醒後的48小時内要密切監測心電圖變化,觀察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等問題,從而醫生可以更準确的評估患者心肌細胞受損情況,檢測患者的血液循環。

判斷死亡的五大生命體征(人類死亡判斷标準是什麼)8

并且,醫生在與患者交談過程要仔細觀察其呼吸節律、呼吸頻率,幫助更好地評估患者呼吸功能的恢複。而且,也要觀察患者尿量,評估其腎髒功能的受損程度。除此之外,在患者蘇醒後的48小時内要求有家人陪同,随時觀察患者的情況,在病房中要備有搶救藥物及其器械,避免出現突發情況。

注意飲食均衡

經過急救後蘇醒的病人特别虛弱,建議可以食用一些營養的流食或半流食。在身體恢複出院以後,也不能随意進食,要避免食用過于辛辣、油膩的食物,影響患者心腦血管。可以多吃一些雞蛋、魚類、豆類等高蛋白食物。

判斷死亡的五大生命體征(人類死亡判斷标準是什麼)9

适當鍛煉

根據臨床調查數據顯示,适當鍛煉對複蘇後心髒驟停患者的病情好轉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患者在病情恢複的25天以後,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适合自己的鍛煉方式,例如:太極、八段錦、散步、瑜伽等。适當的運動可以幫助提高患者免疫力。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18-64歲的成年人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以上的運動鍛煉。

而且,建議人們在生活中要熟練掌握徒手心肺複蘇和學會電除顫設備(AED)的使用。根據國外數據調查顯示,某些發達國家發生猝死,其院前心肺複蘇急救的成功率可達到38%,而我國卻低于5%

根據臨床數據調查顯示,我國每年約有54.6萬人在院外突發猝死,如果患者周圍人可以把握住黃金救治的5分鐘,每年就有可能挽救數十萬患者的生命。

判斷死亡的五大生命體征(人類死亡判斷标準是什麼)10

總結:

在醫學上心肺停止并不意味着死亡,當人們發現周圍有失去意識的心肺停止患者要把握住對患者的黃金搶救時間。因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顯示,大腦在完全缺血缺氧的情況下最多隻能堅持6分鐘,超過這個時間基本就可以判定為腦死亡。周圍群衆可以在此期間對持續對患者行有效心肺複蘇按壓術,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文獻來源:

【1】 院前急救心肺複蘇效果的影響因素分析,羅林,2018-2-18,來自中國現代醫生

【2】呼吸停止與心肺複蘇, 于振久、陳莉眉,1996-4-01,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六次全國急診醫學學術會議論文彙編

注:以上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