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七月與安生三個人

七月與安生三個人

情感 更新时间:2025-02-10 15:38:37

《七月與安生》改編自安妮寶貝的同名小說。

講述了性格迥異的安生(沈月 飾)和七月(陳都靈 飾)在高中時期成為閨蜜,經曆校園、職場、親情等多重考驗之後,獲得成長并冰釋前嫌、相互扶持的故事。

七月與安生三個人(這不是一部友情劇)1

2016年《七月與安生》改編的同名電影收獲不俗的反響,周冬雨和馬思純的表演取得了很大成功,讓觀衆們感同深受。

而陳都靈和沈月主演的劇版不可避免要和影版作比較,不過畢竟做了很多改編,電視劇補充了許多原著中沒有的細節,甚至改動了原本悲劇的結局。

《七月與安生》講的是兩個女孩的青春和成長,它不單單是兩個女孩之間的友誼,更像是一種人生的鏡像。

七月與安生三個人(這不是一部友情劇)2

兩個性格迥異卻又如此相似的女孩,在十年的成長中,經曆了無數波折,最終重新定義之間、收獲幸福。

沒有親人陪伴的安生(沈月 飾),從小就養成了敏感叛逆的性格,張揚而肆意;而健全家庭裡的七月(陳都靈 飾),是衆人眼中的乖乖女,溫柔保守,性格内斂。

雖然外表如此不同,但有時候安生是七月的精神支柱,有時候七月是安生的影子。

七月與安生三個人(這不是一部友情劇)3

乖乖女的内心有着躁動的靈魂,張揚叛逆的孩子心裡也渴望溫暖和安穩。

她們内心,都渴望着成為對方或者有對方的陪伴。

仿佛每個青春中的我們一樣,都在尋找那個自己喜歡并希望成為的對象。

于是兩個人在試探和碰撞中走到一起,成為最好的朋友。

七月與安生三個人(這不是一部友情劇)4

劇版和電影的區别在于年齡的後置,青春的迷茫和無助不再是故事的重點,更重要的是職場和後職場。

安生(沈月 飾)在放棄上大學之後遠走他鄉,努力工作去證明自己,卻得不到七月的認同。

七月(陳都靈 飾)心疼安生的辛苦,羨慕她的自由,但并不能理解這樣的安生。

七月與安生三個人(這不是一部友情劇)5

安穩與自由就像七月與安生,互相印證又互相吸引。

其實每個人的人生都離不開這樣的掙紮和選擇。

七月(陳都靈 飾)和安生(沈月 飾)就仿佛住在我們身體裡的兩個靈魂。讓我們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如何自處。

家明的難以抉擇也是,不僅僅是選擇什麼樣的愛人,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更是選擇做什麼樣的自己。

紅玫瑰與白玫瑰總是令人難以割舍。

七月與安生三個人(這不是一部友情劇)6

兩個性格迥然又互補的女孩,審美和喜好卻又如此一緻。對于對方的憐惜,愛上同一個男人,面對同樣的生活糾葛。

兩個人的矛盾愛恨糾葛,是為了成為對方還是成為最終的自己?我們在人生多元中如何和心中的自己和諧共處呢?

這大概是每個女孩成長都要面臨的問題。

七月與安生三個人(這不是一部友情劇)7

七月(陳都靈 飾)和安生(沈月 飾)代表了一個人的兩個不同面,這樣的兩面不是非此即彼,也不是可以此消彼長,或者到最後,它們都會存在于我們的身體和靈魂中。

這個世上絕大部分的女性可以沒有男朋友,但至少都會有一個閨蜜,甚至從小一起長大。

她們并不一定是性格相似,三觀一緻,更多時候可能是性格截然不同,時常争吵,卻又能在關鍵時刻互相扶持,一起成長。

七月與安生三個人(這不是一部友情劇)8

七月(陳都靈 飾)與安生(沈月 飾)原本守護着彼此,因為家明的出現而産生分歧。一開始,家明是兩人之間的障礙,但家明離開之後還有新的障礙出現。

說到底,愛情并不是他們反目産生矛盾的終極原因,他們的障礙在于彼此,在于自我,在于如何去尋求突破,實現自我,如何接納成長中的自己和對方。

說到底,這不是一部友情劇、愛情劇,更像是一部追尋自我的記錄。

七月與安生三個人(這不是一部友情劇)9

兩個女孩,兩種不同的人生,兩種不同的選擇。不管我們的起點在哪裡,選擇在哪裡,成長總會将我們的天真、迷茫、愚昧、荒唐轉化成為生命的能量。

《七月與安生》是由崔亮、魏傑聯合執導,沈月、陳都靈、熊梓淇、鄒廷威領銜主演,梁靖康特别出演的都市情感劇。

該劇改編自安妮寶貝的同名小說,講述了性格迥異的安生和七月在高中時期成為閨蜜,經曆校園、職場、親情等多重考驗之後,獲得成長并冰釋前嫌、相互扶持的故事。

該劇于2019年7月22日在愛奇藝播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