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石福
最近突然想到一個詞——推杯換盞。以前知道這個詞,也用過這個詞,說的是好朋友在一起喝酒,互相敬酒,歡聲笑語,氣氛融洽,推杯換盞,興奮不已。我想,“推杯”指的是喝酒的杯子,大家推過來推過去的碰杯喝酒,但“換盞”是什麼意思呢?這“盞”到底指的是什麼?
著名器物收藏家馬未都先生說,在杯盞的發展史上,兩者相較,杯的産生在先,盞在後,杯多用以飲酒,盞多用以飲茶,杯的器型較小,盞的器型較大,杯多高腳,盞多圈足,杯的紋飾簡約,盞的紋飾繁雜。馬先生還用漢字“盞”“箋”“錢”“淺”來解釋茶“盞”的意義,充分說明了茶“盞”的特點。透過杯盞演變,可窺悟中華民族茶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盞”是用來喝茶的,這似乎與我們平時喝茶用的杯子完全不一樣。我上網使勁查了一下有關“盞”的知識,原來盞才是喝茶神器,宋朝最為流行,特别是有個什麼“建盞”,更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是贈送外賓的重要禮品,主産地在福建建陽,所以叫“建盞”。再上某寶一查,原來有無數人在賣“建盞”,價格從幾元到幾萬元,還有出土文物幾百萬幾千萬一隻。喝了幾十年的茶真是白喝呀,還從來沒有用過盞,一直用的都是杯子。
好奇心驅使我花了好多張紅票子買了幾隻回來看看,果真不是一般的茶杯,樣式像個吃飯用的碗,口大底小,但比碗小很多,斑紋确實好看,有什麼曜變、鹧鸪斑、油滴,兔毫等,建盞的名稱也是根據紋飾命名。不停地用建盞喝茶,還可以養出七彩光。
進一步了解才知道,建盞斑紋是在通過窯内1300度以上的高溫焙燒而自然形成的。由于這類結晶釉在窯爐高溫中易于出現變化,難以控制,加上氧化鐵含量高的坯體難以承受高溫變化,才會出現千變萬化的斑紋。燒制一件外觀沒有缺陷又具有兔毫或油滴等斑紋的建盞是很困難的,即使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其成品幾率也非常低。因此,每一隻建盞斑紋都不一樣,都是孤品,具有收藏價值。
資料上說建盞是用鐵泥制作,在使用過程中能不斷的釋放二價鐵離子,能吸附水中的氯離子,軟化水質,容易被人體吸收,從而增加血紅蛋白的載體及紅細胞的功能;還可預防貧血、高血壓,能調節人體中樞神經,達到舒緩的作用。開且對平衡内分泌系統也有功效,還可以達到殺菌的效果;建盞還有一定的防腐保鮮功能
管它是真是假,既然如此美妙,今後就直接推“杯”換“盞”,過一把真正品茶之瘾。
杯盞是掌上的玩物,能讓人看到在瞬息萬變之中的自然乾坤;茶香在山水清音中的簡單純粹,質樸了自然的無形。如同人生,人這一輩子遇到坎坷、遇到不順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坎坷之後能否找着回路,讓那顆心回歸起初的自然;遇到愛恨情仇也不可怕,重要的是喜怒哀樂之後,能遇到理解和安撫。
餘生,善待自己,用好盞,喝好茶,一盞茶,一抹香氣,回味跌宕起伏的人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