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照顧新生兒對新手父母來說,是件既幸福又頭疼的事。面對這樣一個軟綿綿、初初來到世界的寶寶,會生出無限的憐愛之意,但與此同時又措手不及。
畢竟新生寶寶的身體無比脆弱,照顧時任何一個小細節都不能忽略,否則就容易對他們造成傷害,其中最讓人煩惱的,莫過于如何給寶寶穿衣了。

年紀大一些的老人,總會告訴新手媽媽多給寶寶穿點,無論一年四季都要捂好,不然之後身體容易出毛病。
不過這種說法,如今的年輕父母其實是不理解的。的确,如果新生寶寶穿得太多,捂着皮膚就可能出現紅疹或濕疹等症狀,再加之出汗,情況更可能惡化。
事實上,新生寶寶的身體發育不夠完善,不能快速進行自我調節溫度。穿得太厚對身體沒好處,可能捂出痱子,穿得太少同樣可能感冒着涼。

事實上,新生兒既怕冷也怕熱,而這恰恰是穿衣的依據。必須讓寶寶的溫度達到适中狀态,才能感覺舒服,可很多父母都弄錯了。

老年人之所以喜歡給寶寶捂得厚厚的,是因為他們的體質很差,對溫度變化十分敏感,對溫度高低的判斷并不那麼準确。
很多父母喜歡通過觸摸寶寶手的方式,來感受他是冷還是熱,但這其實是不科學的。寶寶即使很熱,手摸起來可能也是冰涼的,盲目添衣反倒容易生病。
正确的方式是觸摸寶寶的後背,如果後背涼,說明寶寶可以添衣,如果後背出汗則需要減衣。後背比較溫暖且無汗漬,則說明穿衣服的厚度适中。
一般來說,給孩子減衣服也不能減得太過,與成年人差不多厚或稍薄一些是最好的。

冬天出生的新生兒身體特别嬌弱,為了避免感冒着涼,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到位。但并不能把全身都捂得嚴嚴實實的,隻要保護好關鍵的幾個部位,寶寶就不會怕冷了。

1)頭部
由于新生兒的頭發還沒怎麼長出來,隻有很少一部分覆蓋在頭皮表層,因而不太能禦寒。
如果頭皮常常處于寒冷環境中,着涼幾率更高,因此可以戴上帽子進行保暖。
室内有暖氣的家長,可以根據現實情況靈活調整,不過也要讓寶寶有散熱的時間。
2)腰腹部
有句話叫“腰裡沒棉,凍出一身病”,大人的腰部和腹部比較怕冷,孩子也是同樣的。如果腰腹部不好,肚子受寒,就可能腹瀉。
有的父母給孩子穿得足夠,但抱寶寶或給寶寶穿衣服的時候,腰腹部的衣服總會無意識聳起來,使皮膚暴露在外。
父母可以給寶寶穿高腰一點的褲子,或者衣服長一些。
3)足部
所謂寒從腳起,腳是很容易受寒的部位。

很多人應該都有這樣的感覺,如果一直坐着不活動,冬天腳甚至會出現凍麻的現象。
因而,父母要記得給寶寶穿上棉質的透氣襪子,也可以适當用溫水給寶寶泡泡腳,暖和之餘還能提升睡眠質量。
4)背部
背部與頸部的連接點,可以反映寶寶的身體冷熱。穿的衣服過厚就容易出汗,若家長沒有及時發現換掉或把汗擦幹,變涼就可能生病。
除了給寶寶穿厚薄适宜的衣服之外,也可以适當在背部放一塊吸汗巾,寶寶流汗就及時抽掉。
總的來說,新生寶寶抵抗力極差,既怕熱也怕冷,不能聽信老傳統,捂得厚厚的,但也不能反其道行之給孩子穿得太少。
家長無需太過擔心,帶娃的過程中慢慢摸索就能成經驗,秉持科學的态度就可以了。
二胎寶媽、營養師,為大家分享育兒生活中的心得;圖片皆源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删除;另外,碼字不易,如有個别錯别字,請别介意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