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姐說
【高頻考點解讀】
1..孟德爾遺傳實驗的科學方法
2.基因的分離定律
【熱點題型】
題型一孟德爾遺傳實驗的科學方法
例1、孟德爾驗證“分離定律”假說的證據是( )
A.親本産生配子時,成對的等
位基因發生分離
B.雜合子自交産生3∶1的性狀分離比
C.兩對相對性狀雜合子産生配子時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D.雜合子與隐性親本雜交後代發生1∶1的性狀分離比
解析:驗證“分離定律”假說的方法是測交實驗。
答案:D
【提分秘籍】
1.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及适用範圍
(1)分離定律的細胞學基礎:減數分裂中同源染色體的分離。
(3)适用範圍:①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②細胞核内染色體上的基因;③進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4)作用時間:有性生殖形成配子時(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後期)。
2.特别提醒
(1)孟德爾遺傳規律的發現是運用了“假說—演繹法”的結果,孟德爾以高莖純種豌豆和矮莖純種豌豆作親本,分别設計了純合親本雜交、F1的自交、F1的測交三組實驗。
①在現象分析階段完成的實驗是純合親本雜交和F1的自交。
②孟德爾在解釋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現象時,提出的假設是控制生物性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在形成配子時會彼此分離,分别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遺傳給後代。
③在檢驗假設階段完成的實驗是F1的測交。
(2)薩頓利用類比推理,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摩爾根利用假說—演繹法找到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實驗證據。
(3)DNA半保留複制的提出也是“假說—演繹法”的正确運用。沃森和克裡克在發現了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後,又提出了遺傳物質半保留複制的假說。1958年,科學家以大腸杆菌為實驗材料,運用同位素标記法設計了巧妙的實驗,實驗結果與根據假說—演繹推導的預期現象一緻,證實了DNA的确是以半保留方式複制的。
【舉一反三】
假說—演繹法是現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驗證假設、得出結論”四個基本環節。利用該方法,孟德爾發現了兩個遺傳規律。下列關于孟德爾研究過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提出問題是建立在豌豆純合親本雜交和F1自交遺傳實驗的基礎上
B.孟德爾所作假設的核心内容是“生物體能産生數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C.為了驗證作出的假設是否正确,孟德爾設計并完成了正、反交實驗
D.孟德爾發現的遺傳規律可以解釋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遺傳現象
【熱點題型】
題型二遺傳學的基本概念及相互關系
例2、豌豆花的頂生和腋生是一對相對性狀,根據下表中的三組雜交實驗結果,判斷顯性性狀和純合子分别為( )
A.頂生;甲、乙 B.腋生;甲、丁
C.頂生;丙、丁 D.腋生;甲、丙
解析:由甲(頂生)×丁(腋生)→子代全為腋生,可推知花腋生為顯性性狀,花頂生為隐性性狀,隻要隐性性狀出現,則為純合子,甲、丁後代全為腋生,丁一定是顯性純合子。
答案:B
【提分秘籍】
1.雜交實驗常用方法、符号及含義
(1)P:親本(♀、♂分别表示母本、父本)。
(2)F:子代(F1為雜種一代,F2為雜種二代……)。
(3)雜交(×):兩個基因型不同的個體相交。也指不同品種間的交配。植物可指不同品種間的異花傳粉。
(4)自交(?):兩個基因型相同的個體相交。植物指自花傳粉及同一植株上的雌雄異花傳粉(如玉米)。
2.
基因型與表現型的關系
在相同的環境條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現型一定相同;在不同環境中,即使基因型相同,表現型也未必相同。表現型是基因型
與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即表現型=基因型(決定)+環境(影響)。
【舉一反三】
已知果蠅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對相對性狀,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将純種的灰身果蠅和黑身果蠅雜交,F1全為灰身。讓F1自由交配産生F2,将F2中的灰身果蠅取出,讓其自由交配,後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蠅的比例為()
A.1∶1 B.2∶1
C.3∶1 D.8∶1
【解析】本題考查根據親本基因型推測後代表現型比例。假設灰身和黑身這一對相對性狀受到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F2中的灰身果蠅自由交配類型有BB×BB、BB×Bb、Bb×Bb,後代類型可以分類計算,也可以根據隻有Bb×Bb的後代才能産生黑身性狀來計算黑身概率,然後算出灰身概率。由題幹可知,灰身是顯性性狀,黑身是隐性性狀,F1是雜合子,根據題意可寫出如下圖解:
高中生物gaozhongshengwu100老師ziluolanzz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