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健身,訓練容量是一個關鍵因素…不,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
對于力量的增加,脂肪的減少,特别是對于肌肉的生長,訓練容量一直是很重要的。
訓練容量可以定義為總訓練負荷,有一個簡單的公式:組數x次數x重量。
不過,在訓練容量方面,還有一個要考慮的因素:恢複。
如果練太多,過度訓練,将難以恢複,運動表現将不可避免地下降。如果訓練容量太低,你可能會錯過一些增肌收益,也可能根本沒有收益。
這裡引入一個經濟學/天文學上的概念:金發女孩原則。指的是凡事都應有度,量力而行,不超越極限,按照這一原則行事産生的效應就是“金發女孩效應”。在實際應用上,我們可以用金發女孩區域(The Goldilocks Zone)來更加形象的呈現。
叫“金發女孩原則”的原因是,源自童話故事《金發女孩和三隻熊》。迷了路的金發女孩進入了熊的小屋,她嘗了三隻碗裡的粥,試了三把椅子,又在三張床上躺下,最後決定小碗裡的粥最可口,小椅子坐着最舒服,小床躺着最惬意,因為那是最适合的,不大不小剛剛好。
回到我們的健身訓練上。
金發女孩區域的下限可能位于産生足夠收益的最小訓練容量區域,上限是可恢複的最大容量。如下圖所示。
一般來說,訓練容量往往與肌肉生長呈線性關系,也就是說,訓練容量越大,收獲越多。因此,經過一段時間,無論是數月、數年,訓練量都應該增加。所以大部分時候我們都認為,一直練下去,就會越來越大隻。但事實上并非如此。
在某一點上,你将開始看到收益遞減。這一點将取決于許多因素,如訓練史、目前的訓練量、營養和其他康複幹預措施等。
随着訓練量的增加,适應性(例如肌肉生長)也會增加。藍線之間的區域表示“金發女孩區域”,即訓練量足以促進生長,但不會太大影響恢複。黃線的峰值将是可以恢複的最大訓練容量,産生最大增益。超過這一點,收益會遞減,即更多的訓練量産生相同或更少的适應。
“訓練-疲勞模型”是我們身體自然形成的一種壓力機制,會涉及到一些比較複雜的生理過程。我們不會太深入地研究“訓練-疲勞模型”,但是,它本質上顯示了不同程度的訓練和疲勞是如何相互影響的,以及由此産生的訓練效果。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确定:
我們可以用下面的四步計劃來清晰的理清這一思路。
1,逐漸增加訓練量(4-6周)。使用一份适合自己的加量計劃,逐步增加訓練量,直到連續2周以上或每4周達到漸進平台期。
2,功能性過度反應(1-2周)。在減量訓練的前一周,可以進一步增加訓練量,進入“功能性過度反應”時期。
3,減量訓練(1-2周)。接下來的一周,或者可能是兩周,使用減量訓練。在減量訓練期間,你會看到訓練容量下降50%左右。減量訓練相對來講比較簡單,比如削減一半組數。或者,每次訓練減少2-3次重複次數,每次練習減少1-2組。
4,繼續增加訓練量(4-6周)。回到正常訓練,重新開始增加負荷。
非功能性過度反應是指實質上做的工作超出了你的能力範圍。回到訓練-疲勞模型,疲勞已經到了對健身和訓練表現産生負面影響的程度。
由于功能過度,增加的訓練容量,加上減量訓練可能會導緻超補償,從而增加訓練收益。但是,如果沒有從減量訓練中消除疲勞,您可能會進入非功能性過度反應的狀态。如果繼續過了這個階段而沒有恢複,可能會導緻過度訓練(但對于大多數普通的健身愛好者來說,這是不太可能的)。
一些非功能性過度反應的迹象:
然而要考慮到,其中一些迹象可能隻是由于一天在健身房不好,前一天營養不良,睡眠不足等造成的。然而,如果這些症狀持續存在,那麼得考慮減量了。
跟随減量訓練之後,如果你再次開始增加訓練量,遵循上述四步計劃即可。
如果你還在疲憊中掙紮,那就再拖一個星期,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周裡減少你正常的日常訓練量。然後重新評估。在一段時間内,你可能需要保持訓練容量不變,直到你達到可以遵循四步計劃的程度。
訓練容量的起點,一般建議是每訓練日對每部位肌肉進行40-70重複次數的訓練,或每訓練周對每部位肌肉進行80-210 重複次數的訓練。從比較低的起始點開始,保持良好情緒,然後按照四步計劃來就行。
最後,健身樹洞認為:對于大部分人來講,如果隻是為了達到活動身體目的,過度訓練幾率很小。對于高水平的訓練者,在合适的能量補充和訓練安排之下,一般都會找到舒适的“金發女孩區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