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子作為服飾的一種,自古以來便受到了女性的喜愛。但随着時代的發展,現代女性對裙子的認可程度卻大大下降了,主要是由于裙子在工作之時會造成較大的阻礙,其便捷性大打折扣。但古代女子卻非常喜愛裙子,那麼古代女性穿裙子不怕弄髒嗎?畢竟古代的道路大部分都是土路,一旦下雨,便會變的泥濘不堪。
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古代女子不論在什麼時候裙子都是照穿不誤。另外,現代人也忽略了穿裙子的主體,在古代,不是所有女子都穿裙子。
穿着人群的差異
古代對于裙子的穿着人群,其實有着很大的區别。首先就是底層農婦、百姓家的女子,其實是不穿裙子的。和現代人一樣,古時的裙子更加寬大、拖沓,對日常的工作、生活會造成巨大的影響。尤其是一些底層的婦女,她們每日都要和丈夫一同工作,例如織布、耕種、鋤地、做飯等,各種各樣的活計都需要其操勞。穿裙子無疑是一種累贅,她們穿的衣服,則稱之為襦裙。
襦裙和一般裙子最大的區别就是其裙擺更短,尤其是發展到漢唐時期,襦裙的下擺已經褪到了膝蓋和腰間部分。其下所穿的就如同今日的褲子一般,褲腿束其,極為幹練簡潔。而且有的襦裙雖然裙擺較低,但兩側開衩,也非常便捷。這種着裝一般都适用于普通的民間婦女,她們需要工作、幹活,這種改良之後的襦裙适應了大部分的工作場景。
并且還有一點就是襦裙制作的材料較為簡單,大部分都是一些粗布麻衣,底層人民也能夠承擔得起。畢竟棉布是在宋代之後才普及,之前隻有達官顯貴才能夠用的起絲綢等名貴物品,一般人家大都是使用粗布麻衣。除了襦裙之外,另一種較為常見的裙子就是留仙裙和石榴裙。也就是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之中看到的拖地長裙,這種裙子的優缺點也很明顯。
優點便是美觀大方,端莊嚴肅。适用于各種重要的場合,深受王公貴族家庭女性的喜愛。一些重要的宴會,貴族女子都會着這類裙子,顔色豔麗、形式多樣。但缺點也不可忽視。那就是過于笨重,其長長的裙擺,使得穿着之人行走之時,需要下人一直跟在後面拿着,不然就會一直耷拉在地上,非常容易弄髒。
而且留仙裙、石榴裙這些華美的服飾,都需要大量的金銀首飾進行搭配,一般人家既穿不起,也沒有額外的首飾搭配。因此即便是達官貴人家的女性其實也不是經常穿這種華貴的裙子。大部分在家穿的都是較為便捷的襦裙,隻不過相對底層百姓來說,其襦裙也是制作相對精良的。
大戶人家的奢靡
即便說留仙裙、石榴裙等容易弄髒,穿着不便,但古代的女性依舊熱衷于穿着這類服飾。因為其的确很美觀,能夠将妙齡女子的美貌襯托得更上一層樓。除此之外,達官貴人家族的奢靡也是保證其穿着的必然前提條件。
在《王寶钏與薛平貴》這部影視劇之中,王寶钏作為丞相之女,衣着華貴,錦繡羅琦,常年居住在裝修精美的丞相府,身邊有丫鬟伺候,衣食無憂。等到其和父親決裂,苦守寒窯之時,粗布麻衣,頭戴荊钗,好不凄涼。這裡很真實地反映了古代大戶人家千金與普通百姓家尋常女子的生活。
首先就是居住之地的整潔。上文說古時大都是土路,一旦下雨泥濘不堪,但這僅僅是針對普通人家。在真正的顯貴人家之中,地面都是由地磚鋪就,常年有下人打掃,一塵不染。身穿裙子,即便會弄髒,也僅僅是輕微的塵土而已。而且這些家族之中女性,裙子衆多,這件髒了,立馬就可以換一件。髒了的立馬就會有下人拿去清洗,根本無需擔心。
其次就是在宋代之後,古代女性一般很少外出,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中學習女工,三從四德等。衣食起居都有專人照顧,自然是打扮得一塵不染。這和民間底層的女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個常年勞作,照顧全家人。因此服飾的穿着受到個人身份的影響,并非影視劇之中所演,男子儒雅,一襲青衫;女子端莊,衣衫缥缈。不論在任何時代,大部分人穿得都是較為簡單的襦裙,方便日常生活以及勞動。
剃發易服
剃發易服是中國古代封建曆史上最令人惋惜的一次損失。明末清初,随着清軍入主中原,帶來的不僅僅是政治的更替,更多的還包括普通漢民日常生活的改變。清朝政權之所以被後人诟病,很大程度便是因為其剃發易服政策的實施。在很多人眼中,剃發易服的行為比元朝四等人制度還要可恨。四等人制度,僅僅區别對待漢人,目的是穩固蒙古貴族的統治。而剃發易服這種行為,已經涉及文化傳統的滅絕。
自先秦時期到明代,雖然王朝更替不斷,但總體的文化發展主流還是較為穩定的。其中就包括上文所講的裙子的演變,雖然各個時期都略有不同,但總體并未進行較大的改變。而清代則要求剃發易服,改剃滿族發型,改著滿族服飾。這種政策屬于從内在之上對漢民族文化的抹殺和斷絕。此舉遭到了漢族人民的大規模反抗,和清政府爆發了多次流血對抗。但對于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來說,剃發易服是保證其統治的必然手段之一。因而自清代之後,裙子便極少出現了,自然也就沒有了往日的輝煌。
總結:
随着時代的進步,封建時代的終結,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有了全新的改善,人們的自由選擇權力得到了維護。不再拘泥于各種規矩,裙子也成了極為日常的穿着,受到了越來越多女性的喜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