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蘇轼遊廬山寫的五首詩

蘇轼遊廬山寫的五首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13 10:21:33

一首詩歌能傳頌千古,必定是它敲動了世上大多數人的心扉。

蘇轼的詩詞不僅文辭華美奇隽,還富有人生哲理及智慧,讓人回味無窮。他在廬山上留下的名篇詩句,更是在近千年的塵世間流轉回響。

蘇轼遊廬山寫的五首詩(起初決意不作詩)1

一、初上廬山時,蘇轼為何決心不作詩?

元豐七年,蘇轼被貶谪黃州已經有四年零兩個月。雖然是谪居,蘇東坡在這裡過得是十分的潇灑惬意,不僅把黃州治理得井井有條,深受百姓愛戴,還結交了一大幫失意的文人墨客,天天飲酒吟詩、高談闊論。除此之外,為了解決自家糧食問題,蘇轼還開墾了一片“東坡農場”,親自帶領家人種菜種糧,現在已是瓜果累累,日子好不逍遙自在。

正當蘇轼享受着這與世無争的悠閑生活時,宋神宗趙顼的一紙诏書打破了他的甯靜。趙顼十分欣賞蘇轼的才華和品行,思揣着“烏台詩案”已經過去了這麼多年,是時候将蘇轼調回自己身邊了。然而,曾被蘇轼批判過的大臣們卻死活不同意讓他回京,不得已趙顼隻好下令讓蘇轼調任汝州,離京師近一些,同時生活條件也會比黃州好一些。

對于皇上的好意,蘇轼卻不太領情,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殆似小兒遷延避學。”覺得他自己就像孩子逃避上學一般,不太願意面對這個調令。畢竟,作為一個有浪漫情懷的詩人,蘇轼自認為更适合現在這種樵耕漁讀的田園生活,抗拒爾虞我詐的官場日子。

蘇轼遊廬山寫的五首詩(起初決意不作詩)2

但聖命難違,蘇轼還是寫了封謝表向趙顼謝恩,言語雖然客氣恭順,卻掩飾不住地有些小牢騷,其中還用了“驚迫未定,夢遊缧绁之中”這樣的詞句。蘇轼的政敵們看了,又趁機在皇上面前诋毀他,說他對朝廷有意見,趙顼卻一笑了之。

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蘇轼雖然是東山再起,但想到又要接近那個與自己個性格格不入的官場,他的心情自然不會太好。懷着這樣的情緒,蘇轼拖家帶口地離開黃州,奔赴汝州。

途經九江廬山,蘇轼心情并未多大好轉,加上與參寥等好友分别,蘇轼愁緒更濃,因此初上廬山時,雖然這裡山谷奇秀讓他應接不暇,但還是決心不作詩,他曾在自己的遊記中寫道:

仆初入廬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見,殆應接不暇,遂發意不欲作詩。

蘇轼遊廬山寫的五首詩(起初決意不作詩)3

二、蘇轼食言,廬山作詩自哂,一發不可收拾

然而,作為一個大文豪,在廬山這個風景獨絕的地方,蘇轼作詩的欲望就如酒鬼見到了美酒一樣,不盡情豪飲一番心中就瘙癢難耐。尤其是廬山上寺廟裡的和尚們得知大名鼎鼎的蘇轼光臨非常興奮,互相奔走傳告:“蘇子瞻來矣!”于是大家都紛紛跑來目睹蘇轼的風采,也極為渴望欣賞到他的驚世文采。

在衆星拱月般的氛圍中,蘇轼心中豪情猛增,無數佳詞妙句在胸中翻湧,不吐不快,于是将上山時立下的“不作詩”的規矩抛諸腦後,一首絕句脫口而出: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錢遊。

可怪深山裡,人人識故侯。

這首詩比較簡單、寫實,從字裡行間我們可以感受到,蘇轼在深山裡意外發現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大名,并且還非常喜歡自己,這種榮譽感讓他有些自鳴得意,同時也對自己之前“不作詩”的荒謬規矩覺得好笑。這首詩仿如一首充滿畫面感的民謠,言辭間洋溢着一股诙諧又自得的情緒,讓人感覺親切又趣味盎然。

這一破例作詩之後,蘇轼對自己詩興的束縛徹底釋放了,在充滿禅意的山水感染下,他的創作靈感如廬山瀑布般傾瀉而出,一發不可收拾。緊接着,蘇轼又是兩首絕句。

其一:

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

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

這首詩相當樸實,直白地表達了詩人自己心中的所想所感。蘇轼将廬山比作人,感覺與他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表達了蘇轼對廬山似曾相識的親近感覺,創作手法可謂别具一格。

其二:

自昔懷清賞,神遊杳藹間。

如今不是夢,真個在廬山。

這首詩,作者的思緒開始飄渺起來,描寫了自己如夢似幻的感覺,表達出他對廬山長久以來的向往,而今夢想成真上了廬山,但更覺得如置身仙境中,有種在夢中般不真實的感覺。

上面這三首詩,類似于遊記或感想,對于蘇轼這種出口成章的天才來說,不過是手到擒來的“打油詩”,也就是用以自娛自樂,聊表心迹而已。

蘇轼遊廬山寫的五首詩(起初決意不作詩)4

古時關于廬山景色的詩歌,早有珠玉在前,如徐凝的《廬山瀑布》:

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

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徐凝這首詩将廬山瀑布描寫得氣勢磅礴,用詞新銳而且語意奇險,讓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絕。因此,這首詩曆來被當作稱頌廬山的佳作為世人熟知。

另外一首詩則更是如雷貫耳,它便是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挂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這首詩與徐凝的豪邁不同,而是獨具李白詩歌仙氣飄飄的畫風,把人們的思緒帶到了九霄雲外,在銀河裡遨遊,詩歌雖然不霸氣,但氣勢滔天,其格局是徐凝的詩坐火箭都追不上的。

對于李白與徐凝的詩,蘇轼自然是知道的,但他對這兩首詩的态度截然不同。正好,開元寺的老和尚請他贈詩一首,蘇轼就借題發揮,寫下一首絕句表達自己對兩位前人詩歌的态度:

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惟有谪仙詞。

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

從這首詩可以看出,對李白與徐凝描寫廬山瀑布詩,蘇轼心中隻認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而覺得徐凝的《廬山瀑布》是首“惡詩”,愛憎之分明可見一斑。

蘇轼遊廬山寫的五首詩(起初決意不作詩)5

三、蘇轼描寫廬山的詩充滿人生哲理與智慧

我覺得,蘇轼當初上廬山時立下“不作詩”的規矩,恐怕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心高氣傲的他心底憋着一口氣,不想自己的才華輸給李白或徐凝,幹脆就不作詩。而今,他“不作詩”的規矩已破,無論如何也要語不驚人誓不休了。

于是,蘇轼在廬山仙氣缭繞的山水間盤桓了十數日,醞釀感情,最後積數日之見聞及自己半生之感悟寫下一首讓世人為之歎服的絕句《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對于這首詩,諸位都是在熟悉不過了,不用我過多地解讀。用詞樸實無華,卻字字珠玑,真的是用盡了蘇轼半生的滄桑閱曆凝練出來的人生感悟,充滿了哲理與智慧。

若說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是一首位列仙班的浪漫民謠,蘇轼的《題西林壁》則是一首皈依佛門的偈語梵音。兩首詩如兩座高聳入雲的山峰,傲立在廬山之上,讓世人仰止。

蘇轼遊廬山寫的五首詩(起初決意不作詩)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