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電商法無證經營罰款标準

電商法無證經營罰款标準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2 09:21:13

電商法無證經營罰款标準?目前電商購買支付牌照最難的是拿監管批文,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電商法無證經營罰款标準?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電商法無證經營罰款标準(電商無證駕駛再惹争議)1

電商法無證經營罰款标準

目前電商購買支付牌照最難的是拿監管批文。

近日,來自央行上海分行的一紙《舉報答複意見書》再次将電商的“無證經營支付業務”與“二次清算”拉到了市場的聚光燈之下,面對這一行業性問題,有業内人士對記者表示,盡管支付行業存在無證經營支付業務的監管規範,但電商平台并沒有相應的監管機構來監管,存在一定監管空白。

記者了解到,作為電商無證經營支付業務的主要體現,“二次清算”目前存在的問題更多是在存管漏洞上。比如,盡管有銀行和支付機構托管資金,但資金交易的指令還是由平台發布,這就可能造成風險事件。不過,基于合規、數據保護等方面的因素,業内共識是,電商平台配置支付牌照是趨勢。

電商“無證駕駛”為何不止?

“無證經營支付業務”實際上是近年來監管的重心,早在2016年,央行便曾聯合多部門開展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整治,到了2017年,央行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政治工作的通知》,即217号文,令支付圈頗為震動。

根據央行的通知,無證經營支付業務的認定标準主要有兩種,一種針對網絡支付業務,包括采取平台對接或“大商戶”模式,即客戶資金先劃轉至網絡平台,再由網絡平台結算給該平台二級商戶,以及為客戶開立的賬戶或提供的電子錢包等具有充值、消費、提現等支付功能。

另一種是針對銀行卡收單業務,包括以平台對接或“大商戶”模式接入持證機構,留存商戶結算資金,并自行開展商戶資金清算,即所謂的“二清”行為,以及從事其他收單核心業務,重點關注特約商戶資質審核,受理協議簽訂等業務活動。

嚴監管下,近兩年來,支付行業被整頓,第四方支付機構偃旗息鼓,然而電商行業的無證經營支付現象并未停止,其無證經營支付業務通常表現為資金二清,也就是兩次清算,以及開立電子錢包。

“電商通常會接入一個持證機構,比如銀行、非銀支付機構等,成為其特約商戶,然後客戶在電商平台上支付的款項是先結算至電商平台掌握的賬戶,過了幾天後,再由平台清算、分發給商戶,如果平台沒有支付牌照的話,這就涉及了資金二次清算。”華東一家支付機構資深從業者對第一财經記者說,“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平台設立電子錢包,給客戶提供消費、充值、提現等功能。”

“究其根本,這是源于電商平台對流動性的需求。”上述從業者稱,采取二次清算的模式,電商平台能夠利用客戶大量的沉澱資金開展很多玩法,比如賺取銀行利息或者進行理财等。

除此,央行杭州中心支行員工潘佳峰還曾撰文指出,這也能增加平台商戶和用戶對平台的黏性。一方面,電商平台能夠通過控制過渡資金的結算速度,加大對平台商戶的發貨速度以及服務質量的管理;另一方面,用戶通過電子錢包與平台綁定更為緊密。

但其中的風險點就在于資金風險,電商平台在無證經營支付業務過程中,無論是資金二清模式還是電子錢包模式,均将沉澱大量資金,而這些資金并不在監管之下,一旦電商平台出現内控機制不完善或經營困難,極易發生資金挪用等風險事件。

“這實際上和‘預付費’是一個道理,比如此前教育機構倒閉、健身房跑路、幹洗店關門等,大量用戶的學費、押金就無法退回。”前述從業者對記者說,“如果平台資金鍊斷掉了,那麼問題就來了。”有業内人士稱,部分電商平台的沉澱資金規模高達幾十億元。

潘佳峰也表示,從市場競争的角度來講,考慮到監管等因素,支付行業可以說是一個壟斷競争市場,而電商平台作為一類未持有《支付業務許可證》的機構參與了支付市場,不僅打破了最優的市場格局,降低了資源配置效率,還掌握了大量的商戶信息和客戶的待結算款項,蘊含着較大的商戶管理風險、支付信息風險等。

除了風險外,還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電商的無證經營支付業務仍存監管空白。“之前217号文出台的時候,很多支付機構就去找電商平台洽談,希望能成為平台的資金結算方、托管方,但大多到最後合作都沒成功,其中的一個關鍵在于并沒有專門的監管方去查電商的無證經營。”前述從業者說。而監管的缺乏也是目前電商平台出現無證經營支付情況的一個主要原因。

“二清”整改有哪些選擇?

不過可以看到的是,如今對無證經營支付現象的打擊愈加嚴厲。近日,在第八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上,央行副行長範一表示,無證機構遊離于監管之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損害持牌機構利益。同時客戶資金安全、信息安全隐患極大,必須給予根治。“要把嚴厲打擊無證機構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嚴監管常态化的一項工作。”他提到。

作為電商無證經營支付的主要體現方式,“二次清算”也将面臨再次整頓。“現在‘二清’存在的問題更多是在存管漏洞上。”一位支付行業資深分析師告訴記者,“比如,盡管有銀行和支付機構托管資金,但資金交易的指令還是由平台發布,這就可能造成風險事件。”

這一風險形成的邏輯在于,托管機構無法準确核實交易信息的真假,從而可能造成資金流出。“除非是托管機構直接與商戶進行清算,比如通過商戶的二級賬戶和驗證碼來交易,這樣才能确保交易的真實性。”上述分析師說。

基于此,有業内人士建議稱,為了最大程度地防範政策風險、業務風險和資金風險,電商平台可以将資金結算及平台商戶管理都交由支付機構辦理,這樣一來,支付機構、電商平台、平台商戶以及客戶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就明晰了。但也有觀點稱,此舉或将削弱電商平台的競争力,如果平台将各種信息發送給支付機構,可能存在洩漏核心商業機密的隐患。

目前,市場上電商平台和支付機構的合作更傾向于“支付機構負責資金結算,電商平台管理平台商戶”這一類型。“但針對電商平台的支付而言,解決方案均比較複雜,比如要有分賬、對賬、還要有對C端的、對商戶的、對供應商的等,通常托管機構就在合規的基礎上,平衡好效率和合規。”易觀泛金融團隊負責人王蓬博對記者說,“因此有很多電商平台自己買支付牌照了,電商平台标配支付牌照已是共識。”

例如,京東收購網銀在線、美團收購錢袋寶、唯品會收購貝付、滴滴收購一九付、有贊收購高彙通、國美收購銀盈通等,另外,阿裡旗下天貓、淘寶有支付寶,網易嚴選有網易寶。

“有了支付牌照後,除了資金清結算,電商平台還有很多可以做的,而且現在價格方面,相比前幾年的20多億,也下降了不少,5億左右就可以買到,不過購買的難點在于拿監管批文。”前述從業者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

日前被上海央行督促整改“無證經營支付業務”的拼多多也一直在朝着拿牌照前進。早在2017年,就有消息稱,上海易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易翼”)入股了持牌機構上海付費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下稱“付費通”)。

企查查顯示,目前上海易翼持有付費通39.64%的股份,其全資控股公司為深圳啟真科技有限公司,而股權穿透後,這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是拼多多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陳磊。據了解,付費通擁有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全國)、預付卡發行與受理(上海市)等業務類型,可以說是全牌照支付機構。

然而,拼多多獲得這一牌照的控制權還有難度,因為付費通最大的股東是上海市信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0.55%,而該公司背後的實際控制人是上海市國資委。不過也有業内人士稱也不排除拼多多另尋他路,收購其他支付牌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