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月明》和《大明風華》裡演繹的大明故事,朱元璋和朱棣分别冊立了一位皇太孫,一位是建文帝朱允炆,一位是宣德帝朱瞻基,隻不過,看過曆史的朋友都知道,兩位皇太孫結局是不同的,朱允炆最終被朱棣“清君側”清下了皇位,朱瞻基則用20天迅速平定朱高煦叛亂,穩居帝位。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結局呢,除了當事人雙方能力強弱之外,主要還在帝王能力上,畢竟朝廷才是正統,造反沒那麼容易的,朝廷百萬大軍,帝王沒有操縱好,關鍵還是能力不夠。
看一下,朱棣和朱元璋培養孫子的方式是不同的。
朱元璋擔心朱允炆過于仁義,并且根基不穩,駕馭不了一些有能力的老臣,于是在生前選擇幫助孫兒把這些人除掉了。
但是《大明風華》裡朱棣對朱瞻基則是不同的,朱棣甚至會把朱瞻基推出去對上對他不利的藩王,比如說給他個金令牌讓他去摸到他二叔的罪證,從小就派出去辦事,磨煉各方面能力。
朱棣可沒怎麼幫助朱瞻基去把荊棘上的刺拔掉,他更傾向讓孫子自己起來自己拔那些刺。
但是朱棣早早冊立了嫡長孫朱瞻基的皇太孫名分,從小又親自帶着教,威信和能力從小培養,因此朱瞻基能夠令朝野臣服。
一個培養孫子自己站穩,一個替孫子鏟除威脅因素,是兩人的最大不同。事實證明,還是朱棣的教育方針更合适,因為威脅因素可能是滅不完的,即使是滅了當時朝堂上的一批老臣,但是四野及新人還是可能蹿起新的威脅因子的。
朱棣帶朱瞻基去戰場,教朱瞻基行軍打仗,而朱允炆就比較偏文了,所以,後來,朱瞻基能禦駕親征,而朱允炆和他身邊的方孝孺、齊泰、黃子澄則是空有抱負。
1382年,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嫡長孫、朱标嫡長子朱雄英早夭,洪武七年,1374年出生;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嫡長子朱标英年早逝。
朱允炆,1377年出生,比朱雄英小了差不多三歲,洪武二十五年15歲,冊立皇太孫。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繼位稱帝。
算一下,從朱雄英早夭之後,朱允炆就成了長子,就應該已經得到了重視了,即使是冊立皇太孫起,到洪武三十一年也還有六年,所以說,朱元璋怎麼也教了朱允炆六年的帝王術的。如果有天賦,應該也能教出來。
可惜,可能朱元璋覺得天下已經安定了,朱允炆可以做一名仁厚的治世天子,擅長文治就可以了,所以沒有培養朱允炆行軍打仗的能力。
對比而言,朱棣帶出來的朱瞻基,就比較全能了,文武雙全,還會畫畫、下棋、蹴鞠、騎射、鬥蟋蟀,正事娛樂啥都不帶耽誤的……不得不說,朱棣把朱瞻基養得确實不錯,朱瞻基也确實是個自由的天才。而朱允炆,就比較注重形象了,沒有那麼肆意,也沒有那麼全能。
能力不夠又沒有容人之量是非常可怕的,這叫沉不住氣也叫沒有自知之明,最後的最後,結局不同了,朱标一脈的皇位繼承權在朱允炆手裡轉移到了朱棣手裡,朱高熾一脈的繼承權則沒有被朱高煦搶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