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3日,北京市教委與北京日報客戶端合作的“空中課堂”正式上線。上線當天上午11點,數字學校點播課程突破15萬次,上午9點左右,同時在線學習人次高達4.7萬;歌華有線在線總學習觀看人次突破17萬。“空中課堂”力求在“非常時期”為同學們免費提供最優質的課堂教學資源和學習指導,對于規範在線教育市場起到了積極作用。
同時,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規範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簡稱《意見》)中明确規定了在線教育機構的限期整改時間,以及線下逐步複課和“空中課堂”的上線,線上教育培訓機構或将迎來“生死”大考。沒有教師資格的“老師”講授的“天價課程”、收費跨度違規、交費容易退費難等問題必将被嚴厲打擊。
雖然教育部等六部門的《意見》中對線上教育培訓機構提供的課程内容、時長、價格以及師資等都提出了具體要求。但在疫情期間,在強烈的市場需求驅動下,卻讓一些在線教育培訓機構頻頻越線,讓很多消費者落入教育培訓機構編織的美麗消費“陷阱”之中而不知。
“天價”報名費違規又“違情”
雖然目前在線教育培訓已成為很多學生學習的有效途徑,大部分線上課程價格相較于線下還算便宜,但是動辄上千元的價格,還是讓越來越多的家長認為報名費太貴。尤其是有部分教育培訓機構的線上教學質量還不及線下實體面授,這就更讓家長覺得得不償失,甚至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
據調查發現,大部分教育培訓機構在線課程價格大約是實體課程價格的一半左右,每節課在100-150元之間。但在“跟誰學”平台上,有一門“2020高考語文考前沖刺提升班”的課程費用竟然高達6500元14節課,僅一節兩個小時的課程就要464元左右。也許一些家長會認為高昂的費用會帶來更好的學習效果。但事實上,這個價格水平對比線下一對一教學模式來說都屬于高價行列,因此對于僅僅是線上小班教學的課程來說,這樣的在線課程價格堪稱“天價”。
“跟誰學”收費頁面
北京市某小學學生家長在采訪中說道:“給孩子報了某教育機構一年的課程,僅僅這一門學科收費就高達20000元,成本非常高。感覺沒有選擇的空間,十分被動。”另一位學生家長也表示,雖然能理解疫情期間在線課程漲價,但這種肆意漲價的行為也确實影響了自己對于課程的選擇,在線課程的價格範圍應該被規範。
收費跨度超越紅線 機構漠視明知故犯
針對機構收費頻頻違規的現象,教育部4月16日再次發布了《校外培訓機構不得違規提前預收培訓費》,其中明确規定:要嚴格遵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的相關規定,收費時段與教學安排應協調一緻,不得一次性收取、或通過拆分合同等形式變相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培訓費一般應于臨近培訓課程開班前收取,不應過早提前收取。但經實際調查發現,還有相當一部分的線上課程沒有做到這一點。
例如“猿輔導”中“初三語文春季系統班”系列課程,一次性收費的時間跨度甚至超過了4個月。為了進一步了解情況我們向客服進行了反饋與咨詢。在提出“課程是按課時收費還是培訓周期收費”的問題時,客服明确表示這一課程不是按課時收費,需要整體購買。而當展示出教育部有關規定後,客服卻又立刻改口,說這邊的課程不是連續性的,是按課時收費的。前後矛盾的話語充分表現了該機構漠視教育部相關規定,以及對家長學生們的經濟承受能力、課程體驗調整便利性的漠不關心和不夠人性化。
“猿輔導”課程介紹頁面
無獨有偶,在“學而思”平台上,我們也發現了同樣的問題。比如,“【春】初三數學直播菁英班(北京人教)這一課程”同樣收費時長超過了三個月。在與該機構客服進行溝通。提出機構課程收費時間跨度超過了相關規定後,客服卻“理直氣壯”地表示,平台為響應校外機構不允許提前三個月收費的政策,已經積極做出了調整,該門課程并沒有提前收費。然而,教育部最新規定中,并不隻限制了機構提前收費的問題,更是對“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進行了明确規定。客服這番對于政府規定選擇性無視的行為,從根本上暴露了該機構明知規定禁止,卻又避重就輕、知錯故犯的心理。
左圖為“學而思”課程介紹頁面 右圖為“學而思”客服咨詢對話頁面
把一次性付費跨度拉長的這種行為,雖然增加了機構短時收入,但從另一方面,這是否也反映出了機構對于自身教育水平的不自信?倘若自信,大可以開設多期短時付費課程,如果效果好,學生家長自然會到期續費。一次性長時間跨度的付費課程,不僅大大減少了消費者的主動選擇權,還加劇了消費者對于購買内容不滿意的程度,甚至造成因退款而導緻的經濟糾紛。
交錢容易退錢難 課程售後難保證
除了報名費用高昂以外,不少在線教育機構在退費方面也受到了不少家長的抱怨。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18中國在線教育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在線教育用戶中有16.9%的人遇到了“退課退費難”問題。還有很多機構喜歡玩“文字遊戲”,購買課程需要充值虛拟币,退款也以虛拟币的形式退還,但要是想把虛拟币提現可就困難了。“之前選擇用某機構虛拟币購課,後來因為個人原因申請退款結果隻能返還虛拟币,咨詢客服也不能退款,現在賬戶裡還有七千多虛拟币不知道怎麼用。”北京某高中學生在有關該機構的論壇中寫到。
以上情況是否合理合法?北京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戴宏坤律師表示:“消費者把現金充值到在線教育機構上的行為是一種預存行為。即便消費者的錢到了平台之後會發生一些形式上的轉換,但消費者仍然享有對财産進行處分或收益的權利。比如,平台可能會把消費者預存的金額冠名為各種币,但這隻是一個虛拟的轉換,并不影響财産的性質。消費者在網絡平台賬戶中充值的資金所有權仍屬于消費者自己,平台不得利用‘各種币為虛拟币,充值後不得退款、提現’等格式條款對消費者做出不公平的規定。
另據4月16日鳳凰網财經《啟陽路4号》報道,哒哒英語消費者杜女士透露,她在哒哒英語不到一年的學習時間裡,發現哒哒英語虛假宣傳,孩子在上課時頻頻被放鴿子,導緻課堂質量無法保證,退課時卻遭遇“霸王條款”。其實,早在2017年11月,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檢查總隊就以利用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作為廣告代言人、發布使用“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用語廣告等原因,對哒哒英語進行了30萬元行政處罰。
教師資質疑點重重 教育質量良莠不齊
在線教育市場的井噴式發展,吸引大批在線教育培訓機構湧入,面對求大于供的市場,很多在線教育培訓機構為了快速發展,對招聘教師方面降低了門檻,導緻入職教師魚龍混雜。很多沒有取得教師資格證的“教師”也以教師身份出現在教育培訓機構官方網站甚至開講授課。
對于機構從事授課培訓人員資質問題,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的《意見》中也有明确要求:“從事語文、數學、英語、思想政治、曆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知識培訓的人員應當具有國家規定的相應教師資格。聘用外籍人員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要在培訓平台和課程界面的顯著位置公示培訓人員姓名、照片和教師資格證等信息,公示外籍培訓人員的學習、工作和教學經曆。”
但經調查發現,很多在線教育培訓機構的講師介紹重點都落在了“老師”的學曆背景以及教學效果上。但對于教師資格證件的說明卻隻字不提或含糊不清,這種情況在低齡段在線課程上更為明顯。
例如在“某某課堂”平台上,“【2020-春】二年級英語精講班”這一課程的講師介紹中,教師資質證明上并沒有根據教育部相關規定,提供教師資格考試合格證編号,而是使用“已通過教師資格證筆試和面試”這種含糊不清的詞語打擦邊球。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某些平台上的教師資曆中寫着“教師資格證考試已通過”“等待證書發放”等,然而教齡卻長達3,4年。
應聘某教育平台的求職者小李,在采訪中這樣說道:“我是2020年的應屆畢業生,春招打算應聘某教育培訓機構的語文科目小學講師崗位,面試就兩輪,第一輪介紹學校背景,然後進行5分鐘試講,第二輪部門領導和人力資源部門問了一些問題,大概3天後就被通知錄取了。”由此可見,在線教育培訓機構在市場極速擴張帶來的利益驅使下,大大降低了應聘教師的門檻,甚至出現了粗招濫招的現象。
在線教育培訓行業中的遠程外教領域,更是成為了教師資格認證缺失的重災區。比如,“VIPKID”在線外教平台上,部分外教并沒有資格證書的展示,僅僅是在自我介紹裡一筆帶過的寫到“已獲得某地區頒發的教師資格證”。
“VIPKID”教師介紹頁面
沒有取得教師資格的“教師”上課嚴重影響了在線教育的教育水平。“缺乏耐心,25分鐘的課程18分鐘上完,沒有引導隻顧自己講,孩子上完這節課很不開心。”某教育培訓機構的教師在授課後評價中被這樣寫到。
根據《2019- 2020 中國在線教育行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掌門的一對一”擁有近八成的在線 1 對 1 全科輔導類用戶份額占比,實現了K12 在線 1 對 1 全科輔導領域的絕對領跑。然而在超高市場份額的背後,“掌門一對一”的教師介紹卻依然存在疑點。名牌學校背景、多年教學經驗……在鋪天蓋地經過“美化”的教師介紹中,卻并沒有看到教師資格證明的身影。
“掌門一對一”官網教師介紹頁面
如今,在線教育培訓機構的宣傳愈發“标簽化”,大部分機構都在竭盡全力地渲染“老師”的“清華、北大、人大、師大、複旦”等名牌大學背景。但需要指出的是,名牌高校畢業不等于具備教師資格,不具備教師資格更不要輕言教書育人,至于教學水平更是不知從何談起。面對這樣的“老師”,家長們真的敢去花重金冒險嗎?
針對在線教育培訓機構的種種亂象,戴宏坤律師建議消費者要樹立良好的權益保護意識,如果遇到在線教育類的消費權益糾紛,一定要保全有關證據(支付憑證、網絡截屏、錄音、錄像等),并可以嘗試通過以下途徑解決:首先,和機構溝通協商;其次,向消費者協會、市場監督管理局投訴;最後,通過各類投訴網站、投訴平台、媒體平台進行曝光。
教育部也在近日提醒廣大學生家長,要樹立正确的教育觀念和成才觀念,了解國家關于校外培訓管理的相關政策,理性為孩子選擇課後學習方式和内容。提前交費有風險,退費有困難,家長安排學生參加校外培訓要認真閱讀、充分理解培訓合同文本内容,不要超期超前交費,保留好合同文本和交費發票,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在此向廣大教育培訓機構提議:育人成才是在線教育的首要任務,建立嚴謹規範的教師審核制度,為芸芸學子提供最優質的教學培訓服務是教育機構的根本要求和宗旨,時刻謹記自己的社會責任,莫要隻為眼前的經濟利益,讓“教育”二字蒙羞,悉心呵護來自家長和學生們的信賴與期待!
編輯:顧昕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