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加爾湖:中國古稱“北海”,沒錯,就是曆史課本中“蘇武牧羊北海邊”故事中的北海。它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呈新月形,是亞洲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世界第七大湖。
塔利茨木屋博物館(Taltsy Museum)坐落于貝加爾湖東岸,風景如畫的塔利茨河灘,伊爾庫茨克—貝加爾湖公路47公裡處,有個更形象的名字“塔爾茨民俗村”。在自然保護區域内,有超過 40個建築物和 8000 展品,是最早的西伯利亞地區博物館,展現了幾百年來民居木屋的發展演化過程,具有高度的曆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博物館最有價值的是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産的兩座建築物,一座是位于廣場中央的那座小巧玲珑的1679年修建的喀山小教堂;另一座是1667年修建的伊利姆斯基城堡,高大威嚴,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無愧于是世界文化遺産之一。
這裡的建築全部是古建還原或移建,由原汁原味的木頭整體搬遷建成的,房屋的每一根松木都有編号,便于拆卸運輸之後重組,真實再現當年俄羅斯民間各個階層老百姓生活的原樣原貌。
不同階層、職業、用途的木屋都不盡相同,埃文基人的獸皮、桦皮帳篷古樸而醇厚,布裡亞特人的蒙古包,形态各異,木制小屋以及草棚、糧倉、澡堂、雞舍等,從這些建築中看得到曆史。可以說是俄羅斯人和布裡亞特人居住和生活的真實寫照。
這是一間哥薩克人的房屋及裝飾物,潔白亞麻極富俄羅斯風情的蕾絲桌布和窗簾,原木砌建的牆壁和屋頂,沒有其他修飾,古樸而厚重。牆壁上個性明顯的裝飾畫和老照片,處處細節顯示出哥薩克人是西伯利亞的開拓者。
木質镂空雕花屋頂,鑲嵌上透明的玻璃,紅豔的特色民族裝飾品,與藍天交相輝映。當陽光明媚的時候,光線從天際灑落,那屋頂的倒影一定美輪美奂,令人贊歎。據說,雕花屋頂越大越漂亮,則顯示該戶人家越富有。
除了城堡、教堂、普通民居以外,木屋中也包括郵局、村長辦公室等,還有特意保留的學校。在這間19世紀俄羅斯農村的小學教室裡,窗明幾淨。擺放整潔的桌椅,完善齊全的教學設備,甚至還有按照當年裝束設置的老師和學生人像,栩栩如生,神态逼真,情景再現。
信步遊走在古色古香,十分彰顯西伯利亞風格的傳統建築群中,簡直就像坐着時光機,穿越到當時的民居家裡去做客。走進農家小院,熱情好客的主人帶着你參觀每個房間。簡單的木制家具仿佛男主人一般淳樸厚實,各色蕾絲邊花布的精心裝點則表達女主人的心靈手巧;爐子裡生着火;廚房裡準備着今天的午餐;老婦人坐在榻上縫補;孩子們在學校做着數學題。
每間房都是一幕舊時場景,猶如老照片似的,喚起記憶深處的共鳴。如果想一瞥300年來俄羅斯人與土著人居住和生活的真實細節,貝加爾湖畔的塔利茨博物館,讓您不虛此行。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涉及侵權請聯系,立即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