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寶飯,一道好看又好吃的傳統美食,相信每個人都吃過。小時候每當過年,八寶飯在年夜飯的菜單當中總是壓軸好戲,在吃過了雞鴨魚肉之後,總要吃上一口甜甜糯糯的八寶飯,味蕾才得以平衡,這才算是完成的除夕的儀式感。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八寶飯已是一道家常甜點,随時想吃都可以,但反而愛吃它的人少了……
八寶飯在奉賢人的心目中是一道節慶大菜,被賦予了不同尋常的隆重意義。臨近過年,金彙鎮新強村村委會忙活開了,黃素英阿姨忙活着蒸糯米、炒豆沙、熬豬油。村裡做上一大鍋,給高齡的老人送去新春的溫暖,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傳統的八寶飯,是将蒸熟的糯米飯拌上糖和豬油,放點蓮子、紅棗、金橘脯、桂圓肉、蜜櫻桃、蜜冬瓜、薏仁米、瓜子仁等果料,撒上青紅絲做成。最核心的元素在米,秘訣在于時間泡足,兩次蒸透。先把糯米浸泡兩天兩夜,讓米粒吸飽水分,此時才能變軟,泡足了時間再上蒸,糯米才更好吃。
八寶飯的具體做法在梁實秋先生的散文《八寶飯》中描述得比較具體:“取較淺的大碗一,抹上一層油,防其粘碗。把蓮子桂圓肉等一圈圈的鋪在碗底,或一瓣瓣的鋪在碗底,然後輕輕的放進糯米,再填入豆沙,填得平平的一大碗,上籠去蒸。蒸的時間不妨長,使碗裡的東西充分松軟膨脹,凝為一體,上桌的時候,取大盤一,把碗裡的東西翻扣在大盤裡,澆上稀釋的冰糖汁,表面上再放幾顆罐頭的紅櫻桃,就更好看了。”
黃素英阿姨準備好所有材料,開始裝盤,碗裡碼每一層的時候一定要壓實,用豬油蒸出來的八寶飯更香軟;擺造型的幹果可以用各種自己喜歡的,不限于葡萄幹、李子幹。餡料隻做了簡單的豆沙,黃阿姨說:“做幾個葡萄幹多的留給孩子們,多放一點葡萄幹,孩子們喜歡吃。每次放再多都不夠,就喜歡挑那軟軟甜甜的葡萄幹吃。”
倒扣後的熱乎八寶飯終于有型有款,體面的八寶飯大功告成。
八寶飯的忠實“粉絲”很多,梁實秋是其中一個。患有糖尿病的他很多東西都得忌口,一次,梁實秋先生和朋友們一起吃飯,熏魚端上來了,梁實秋說他有糖尿病,不能吃帶甜味的東西;冰糖肘子端上來,他又說不能碰,因為裡面加了冰糖;什錦炒飯端上來,他還是說不能吃,因為澱粉會轉化成糖。最後,八寶飯上桌,大家猜他一定不會碰,沒想到梁先生居然開心地說:“這個我要!”朋友提醒他:“裡面既有糖又有澱粉。”梁大師則笑着說,他當然知道,就是因為知道有自己最愛吃的八寶飯,所以吃前面的菜時他才特别節制。“我前面不吃,是為了後面吃。因為我血糖高,得忌口,所以必須計劃着吃,把那‘配額’留給最愛。”
八寶飯冷卻後糯米會變硬,因此需要充分加熱後才可享用。從這份經典的點心裡,無論是視覺還是味覺,都能體會滿滿的幸福。
八寶飯多彩多姿,香氣撲鼻,營養豐富,老少鹹宜,十分适合在過年過節的時候擺在餐桌上,它除了有團圓的寓意以外,還有長壽健康、甜甜蜜蜜、萬事順利等各種美好的意思。蒸出來的美味,更寓意着“蒸蒸日上”。
如今,八寶飯的“八寶”已不局限隻能放這八樣食材。八寶飯的“寶”們也在根據人們口味的不斷變化而變換:豬油可以替換成黃油;白糯米也可以替換成血糯米等;熬煮餡料時可用牛奶蒸煮,讓八寶飯增加更多香甜……但無論怎麼變化,想要做出一份好吃的八寶飯,仍需要“用心”。
年夜飯上,有了八寶飯,立馬年味十足!甜甜蜜蜜的糯米香,甜了味蕾也暖了氣氛,真是一份濃縮的團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