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筆:雙兒】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流浪……”
歌唱家朱逢博的聲音一響起,就勾起了我們的回憶。
在這個特殊時期,朱逢博演唱的這首歌在網絡上被重新傳唱,它唱哭了無數在他鄉拼搏的遊子。
經典歌曲總是有這樣的魅力,無論何時,都能引起聽衆的共鳴。
這首《橄榄樹》是華語流行樂壇的殿堂級曲目,收錄在同名專輯《橄榄樹》中,原唱是中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朱逢博。
朱逢博是中國現代流行音樂的“開山鼻祖”,出道以來,朱逢博演唱了100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左邊李谷一,右邊朱逢博)
她的音色甜美、吐字清晰,聲音極具辨識度,演唱的歌曲通俗易懂,傳唱度很高,《橄榄樹》、《滿山紅葉似彩霞》、《雁南飛》、《阿裡山的姑娘》等歌曲堪稱經典。
朱逢博一輩子都在為藝術奉獻自己,她的人生經曆也像是一首蕩氣回腸的曲子。
1.建築系畢業轉戰歌壇,被譽為“東方夜莺”
朱逢博出生在山東濟南,是個地地道道的山東妹子。
生得一副好模樣,打小就很讨人喜歡,朱逢博的聲音條件很好,小時候就愛唱歌,不過,她最初的志向是當建築師。
朱逢博很好學,她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同濟大學,學習建築,大學畢業之後,朱逢博沒有從事建築相關的工作,而是以特殊人才的身份進了上海歌劇院,從一個學建築的高材生變成了歌劇演員。
朱逢博在上海歌劇院工作了5年,主演了《紅珊瑚》、《劉三姐》等經典的歌劇曲目。
由于工作出色,朱逢博被調到上海舞蹈學校,給芭蕾舞劇《白毛女》中的“喜兒”一角當主伴唱。
由于朱逢博的聲音十分獨特,對角色又有自己的理解,在她的塑造之下,女主人公“喜兒”變得鮮活了起來。
朱逢博憑借在《白毛女》中的精彩唱段一炮而紅,她成了家喻戶曉的歌唱明星。
走紅之後,朱逢博登上了更高的舞台,成了中國藝術團的“台柱子”,随藝術團出國演出,享譽世界,被稱為“東方的夜莺”。
在西方人的眼中,夜莺是鳥兒中“唱歌”最動聽的,給朱逢博“夜莺”的稱号,可見大家對于朱逢博的聲音十分喜愛。
2.用一封信倒追施鴻鄂,相伴41年成佳話
事業開花,朱逢博的愛情也開了花。
在上海歌劇院工作那會兒,朱逢博與施鴻鄂相識。
朱逢博是1960年進入上海歌劇院工作的,施鴻鄂比她晚兩年進單位。
1962年,施鴻鄂在芬蘭的某個聲樂比賽中拿了金獎,為國争光,回國發展。
到上海歌劇院工作的時候,施鴻鄂已經小有名氣,朱逢博的歌唱事業才剛起步。
朱逢博被施鴻鄂的歌聲和氣質吸引,對他心生好感。不過,由于施鴻鄂是歌劇院的高人氣演員,身邊有不少優秀的女孩環繞,朱逢博一直沒有對施鴻鄂表明心意。
唱《白毛女》出名之後,朱逢博就像是一顆明亮的星星,愈發自信,施鴻鄂也注意到了這位有着銀鈴般嗓音的女孩。
二人對彼此都有好感,不過都處于觀望的狀态,誰也沒捅破最後一層窗戶紙。
後來,還是朱逢博先“下了手”,她給施鴻鄂寫了一封信,約他見面。
朱逢博非常直接,一上來就說:“我今天約你到這裡來,是為了向你明确表示,我已決定在八月一日和你結婚。”
施鴻鄂愣了好一會才反應過來,擁抱了對面那位勇敢的女孩。
從告白到結婚,不過6天時間,朱逢博和施鴻鄂還挺時髦,搞了個“閃婚”。
支撐他倆做出“閃婚”決定的,是對音樂的共同追求,以及可以彼此陪伴一生的信念。
3.淡出歌壇培養人才,丈夫去世她獨自堅強
朱逢博和施鴻鄂一牽手就是41年,讓人好生羨慕。
婚後,朱逢博和施鴻鄂繼續在音樂事業裡燃燒自己,互相切磋,特别有意思。
他倆亦師亦友,就像是伯牙與子期,互為知音。
施鴻鄂主攻意大利美聲學派傳統唱法,朱逢博主攻傳統民歌唱法,在施鴻鄂的指導下,朱逢博把西洋傳統發聲的方法和中國戲曲演唱技巧,糅合在一起,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朱逢博為中國的現代流行樂做出了傑出貢獻,開創了一代歌風。
她也培養了不少歌唱人才,她創建了上海輕音樂團。
2000年,朱逢博淡出歌壇,給年輕人讓路,之後主要以聲樂教學為主。
原本,朱逢博過着安穩幸福的生活,直到施鴻鄂離世,朱逢博的生活才又一次掀起了波瀾。
2008年,施鴻鄂因病去世,留下朱逢博一人,痛失至愛,朱逢博花了很長時間才走出來。
據知情人士稱,朱逢博目前和兒子兒媳住一塊,安享晚年。
如今,朱逢博已經83歲了,施鴻鄂離開她已經12年,朱逢博一直把施鴻鄂放在心上,想念丈夫就聽聽他的歌。
朱逢博和施鴻鄂合唱的《鴿子》,就是他倆愛情故事最好的見證,浪漫、深情,餘音繞梁。
【結語】
朱逢博用一封信、一句話追到了施鴻鄂,在那個年代裡,本就是稀奇事,但正是朱逢博的勇敢,才有了這段佳話。
在朱逢博的大半輩子裡,一半是對音樂的熱愛,一半是與施鴻鄂的相濡以沫,這兩樣東西,都是支持朱逢博過好每一天的動力。
“愛人含着眼淚悄悄對我講,親愛的不管你去到什麼地方,我要像鴿子一樣飛到你的身旁……”
這就是屬于朱逢博與施鴻鄂的愛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