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是中國的文化瑰寶,我們能從詩句之中,讀到氣魄與風骨,讀到優美和浪漫。
詩詞之中,大千世界,包羅萬象,因此也能讀到人性的角落,那些讓人頭皮發麻的詭異。
譬如以下幾句詩,讀之仿佛有冷風從千百年前幽幽吹來,讓人涼氣沖頂,遍體生寒:
李嵩 骷髅幻戲圖圖自/網絡
山鬼吹燈滅,廚人語夜闌。(杜甫)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杜甫)
古木陰森廟巋然,空裡旋風飛紙錢。(楊備)
百年老鸮成木魅,笑聲碧火巢中起。(李賀)
夜死人,不敢哭,疫鬼吐氣燈搖綠。須臾風起燈忽無,人鬼屍棺暗同屋。(師道南)
家家流血如泉沸,處處冤聲聲動地。舞伎歌姬盡暗捐,嬰兒稚女皆生棄。(韋莊)
雪胔白骨滿疆場,萬死孤忠未肯降。寄語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無名氏)
思牽今夜腸應直,雨冷香魂吊書客。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李賀)
城外土饅頭,餡草在城裡。一人吃一個,莫嫌沒滋味。(王梵志)
寂寞泉台,今夜呼君遍。朦胧見,鬼燈一線,露出桃花面。(黃仲則)
詩鬼李賀
古代社會,生産力低下,戰亂、饑荒、災疫時有發生,從來不是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富貴繁華。
因此,文人寫的詭異詩,并非他們迷醉時的想象,大多為基于史實的有感而發,其中,明末清初詩人屈大均寫的《菜人哀》,最是離奇:
《菜人哀》
序:歲大饑,人自賣身為肉于市曰菜人。有贅某家者,其婦忽持錢三千與夫,使速歸。已含淚而去,夫迹之,已斷手臂,懸市中矣。
夫婦年饑同餓死,不如妾向菜人市。
得錢三千資夫歸,一脔可以行一裡。
芙蓉肌理烹生香,乳作馄饨人争嘗。
兩肱先斷挂屠店,徐割股腴持作湯。
不令命絕要鮮肉,片片看入饑人腹。
男肉腥臊不可餐,女膚脂凝少汗粟。
三日肉盡餘一魂,求夫何處斜陽昏。
天生婦作菜人好,能使夫歸得終老。
生葬腸中飽幾人,卻幸烏鸢啄不早。
屈大均
據聞,此詩寫于清軍進入廣州的第二年。由于兵亂,廣州發生大饑荒,出現了“人自賣身為肉于市”的慘劇。
菜人,不是燒菜的人,而是當菜的人,又稱“兩腳羊”。
詩句講述了,饑荒之年,妻子不願入贅的丈夫餓死,幹脆去市場,将自己當“菜人”賣掉。
她将自己賣得三千文錢,給丈夫當路費回家,一片肉可以走一裡路。
丈夫找到她的時候,她已經被分屍,手臂正懸挂叫賣。她腿上的肉被做成湯,雙乳被做成馄饨,人們争相品嘗,短短三日就被吃完。
最後,隻剩下一縷魂魄,在夕陽下尋找丈夫的身影……
亂世之人,生如蝼蟻,其中凄涼,不忍深思。
圖片來自網絡
現今文明社會,已看不到白骨累累的景象,很少聽說“啃樹皮”、“觀音土”等民生疾苦,也幾乎不會發生“菜人”等駭人聽聞的慘劇。
但社會之中的秩序感,人性之中的道德感,并非生來就有,而是來自于環境的安穩與富足。
因此,永遠不要為戰争叫好,不要被高速發展的社會限制了想象力。
自私、盲目、混亂、瘋狂……依然深深地蟄伏于每一個人的内心深處,随時都有可能卷土重來。
而你永遠無法确定,當那個時刻真正來臨,你,是否還是如今的你。
編輯:銀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