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壓:
空氣分子不規則運動而撞擊于管壁上産生的壓力。
流體在靜止時所産生的壓力。
流體在流動時産生的垂直于流體運動方向的壓力。
流體中不受流速影響而測得的表壓力值。
靜壓越高,空氣能輸送的距離就越長。
高靜壓風機盤管:30Pa以上;
靜壓箱:動壓→靜壓,氣流緩慢、均勻、穩定;
降低噪音;送到更遠的地方。
表壓力:絕對壓力-大氣壓;>0,正壓;<0,負壓。
動壓:
空氣流動時産生的壓力,隻要風管内空氣流動就具有一定的動壓;表現是使管内氣體改變速度;
隻作用在氣體的流動方向,恒為正值。
平行于風流,正對風流方向測得的壓力-靜壓。
計算:
動壓=全壓-靜壓
動壓=0.5×密度×速度2
全壓:
平行于風流,正對風流方向測得的壓力;
單位氣體所具有的總能量;
可為正,可為負;
計算:全壓=動壓 靜壓=0.5×密度×速度2 靜壓
機外餘壓,概念一般來自廠商樣本;
一般是考慮機組本身的壓力損失後所能提供的全壓;
風機克服自身阻力損失後的全壓值。
壓力測量:
畢托管(皮托管) 微壓計
畢托管:兩根管,一根測全壓(管口正對流體方向),一根測靜壓(管口垂直流體方向),兩者之差為動壓;
微壓計:數字微壓計、傾斜管微壓計。
風速測量:
直接測量:葉輪風速儀,熱線風速儀。
用動壓求風速:
風量:
風量Q=風速V與風道截面積F的乘積
Q=3600FV(m³/h),其中,F為測定處風管斷面積,㎡;V為測定斷面平均風速,m/s。
風管風量測定:
選擇測定斷面:
測定斷面一般應考慮設在氣流均勻、穩定的直管段上,離開彎頭、三通等産生渦流的局部構件有一定距離。
一般要求按氣流方向,在局部阻力之後5倍管徑(或長邊)、在局部阻力之前2倍管徑(或長邊)的直管段上選擇測定斷面。
當受到條件限制時,此距離可适當縮短,但應增加測定位置,或采用多種方法測定進行比較,力求測定結果準确。
繪制系統單線透視圖,應标明風管尺寸、測點截面位置、送(回)風口的位置等。
确定測點:
在測定斷面上各點的風速不相等,因此一般不能隻以一個點的數值代表整個斷面。
一般采取等面積布點法。
确定測點:
矩形風管:将截面劃分為若幹個相等的小截面,并使各小截面盡可能接近于正方形,測點位于小截面的中心處,小截面的面積不得大于0.05m2(即每個小截面的邊長為200-220mm)。
圓形風管:根據管徑的大小,将截面分成若幹個面積相等的同心圓環,每個圓環上測量四個點,且這四個點必須位于互相垂直的兩個直徑上,所劃分的圓環數目,按下表選用。
風管風量測定:
用各個測點的動壓求出均方根動壓:
送回風口風量的測定:
各送(回)風口的送風量或吸風量的測定有定點測量法和勻速移動測量法兩種方法。
定點測量法:熱線風速儀;
勻速移動測量法:葉輪風速儀;
送(回)風口風量計算:L=3600×F×V×K
式中:
F—送風口的外框面積(m2)。
K—考慮送風口的結構和裝飾形式的修正系數,一般取0.7~1.0。
V—風口處測得的平均風速(m/s)。
定點測量法:
風速儀測定風口風速時測頭應貼近風口表面,并垂直風向,測頭距風口越遠,受誘導風影響越大,數據越不準确;過于靠内,測定風速可能受風葉片狹縫作用而失真。測點位置的選擇可按風口截面的大小,劃分為若幹個面積相等的小塊,在其中心處測量。
對于圓形風口如圖a所示,按其直徑大小可分别測4個點或5個點。
對于條縫形風口如圖b所示,在其高度方向至少應有2個測點,沿條縫方向根據其長度分别取為4、5、6對測點;
對于尺寸較大的矩形風口如圖c所示,可分為同樣大小的8~12個小方格進行測量;
對于尺寸較小的矩形風口如圖d所示,一般測5個點即可。
勻速移動測量法:
轉杯或葉輪風速儀宜采用勻速移動法測量。測量時可将風速儀沿整個截面按一定的路線慢慢地勻速移動,移動時風速儀不得離開測定平面,此時測得的結果可認為是截面平均風速,此法須進行三次,取其平均值。
系統風量調整:
風量調整實質上是通過改變管路的阻力特性,使系統的總風量(新風量和回風量)以及各支路的分量配置滿足設計要求。
風量調整不能采用使個别風口滿足設計風量要求的局部調整法。因為任何局部調整法都會對整個系統的風量分配産生或大或小的影響。
兩種方法:流量等比分配法,基準風口調整法。
風量平衡原理:
風道的阻力損失是近似地與風量的平方成正比:ΔPa≌SQ2
ΔPa—風道的阻力損失;
S—風道的阻力特性系數,由風管規格決定;
Q—通過風道的風量。
上遊管道風量的變化,不會影響下遊各支管的分配比例。
...
更多内容請查看公衆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