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學完壓強怎麼導入浮力

學完壓強怎麼導入浮力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29 05:17:39

學完壓強怎麼導入浮力(壓強聽課後随想)1

聽了兩節壓強課,有些想法,交流下。

聽課,先有一種觀念,沒有完美的課,隻是每個人關注點不同,理解不同,設計不同,甚至背後的觀念不同,沒有對錯之說。

一、引入

兩位老師都采用用氣球放在釘闆上和放在一個釘尖上,來作為引入。

本實驗引入,與本節課聯系緊密,但由于生活經驗,學生沒有什麼期待,也能直接觀察出原因,如果,能在學生經驗的基礎上,有所突破,設計出出人意料之外的設計,則會更加精彩。

本實驗引入後,從後續講課看,基本置之不理了,隻是作為引入而已。很可惜,引入不是隻為了引入,它就像種子一樣,可以有效利用,讓人一步步走入本節課,且能愈走愈妙,處處不同。則有趣的多。

二、壓力定義探讨

接下來,兩位老師都講到了壓力定義。直接畫了圖形,畫出了壓力方向,然後,從圖中給出了定義,垂直壓在物體表面的力。

這裡,壓力的定義确實不太好講,因為實際中,好多力并不是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學生生活中,隻是有壓的體驗,沒有更深的理解。且不垂直時,可能涉及到力的分解,這是高中内容。課本上因為不太容易講明白,就簡單一提就過去了。這樣處理,也算抓住重點去講壓力效果影響因素探究上,但也有問題。那就是學生畫壓力示意圖時,會認為不一定垂直。而老師們能做的隻是不斷強調和糾正。總感覺不太順。

這裡,試着做一個探讨。力有兩個作用效果,改變形狀,改變物體運動狀态。壓力,其實側重于“壓”的形變效果。

學完壓強怎麼導入浮力(壓強聽課後随想)2

如上圖,物體受重力導緻對斜面有力的作用。一方面,物體有垂直壓在斜面上的分力,同時,也有導緻物體下滑的分力。這個從生活經驗學生即可理解。垂直壓的分力能使斜面發生形變,(如果用一根長的鋼尺,當成斜面,上邊放物體,即可觀察到形變。)而沿着斜面方向的分力能使物體改變速度,從而改變運動狀态。沿斜面方向向下的力并無讓斜面發生形變的效果。我們關注斜面形變程度,因此關注垂直斜面的分力。所以,就定義壓力為垂直斜面的力。這裡其實說明了我們對形變的關注,所以才這樣定義壓力方向。

學完壓強怎麼導入浮力(壓強聽課後随想)3

三、壓力和重力關系

這裡,兩位老師都講到了。但隻是畫圖解說,和直接告知。學生無觀察體驗,無情景分析。這種設計,其實關注了知識本身,并沒有關注到學習應該是如何發生的。個人想法,老師應提供不同的壓力場景,請同學們分析壓力的來源,在對不同情景的分析,比較中,去體悟到壓力的來源,可以是重力提供的,也可以是其他力提供的,自然而然去領會壓力和重力的關系。但,這節課重點在壓力效果影響因素的探究上,這裡不必過多糾纏。可以放在其他時間解讀。

四、壓力效果的影響因素探究

兩位老師直接将問題抛給學生,學生預習了課本(因為是公開課)所以,直接給出了老師想要的答案,順理成章推進課堂。這裡,其實有一些真正的區别。猜想應該建立在對現象的觀察,并找出裡邊涉及到的相關物理量,并且通過比較,研究,在這個生活經驗,已有知識之上,有依據的提出猜想。而不是随意猜想,漫無邊際。猜想,提出問題,這才是我們通過本節探究要傳遞給學生的重要東西。我們是通過知識為載體,讓學生體會,領悟科學家是如何去思考的,如何去解決問題的。

這裡,兩位老師缺失了對場景的提供和讓學生依據觀察提出猜想的舞台,于是,學生真實的觀察、比較、判斷、綜合能力我們便一無所知,更不知他們是否真觀察到了影響因素還是基于課本内容而給出的答案。

這裡還是比較容易的,但他們的判斷和表達還是不太會基于依據,這是我們應該多次讓他們體會領悟的東西。

學完壓強怎麼導入浮力(壓強聽課後随想)4

五、實驗設計

在實驗設計時,兩位老師都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做探究。這個非常好,基本理解探究的程序性動作。但,不僅僅這兩個老師,包括很多老師,甚至包括我,很多探究其實是假探究…因為,我們的推進并不是建立在學生真的疑惑處去推進課堂,而更多的是根據我們老師的提前預設去強力推進課堂…我也得反思啊!

我覺得這裡很重要的問題是,你必須先明确你要幹什麼,也就是明确研究誰和誰的關系。我課堂上問了幾組學生,他們雖然在摸器材,但很多是按照學案或者課本圖形在做,根本不知道自己準備研究什麼。

關于控制變量法。我們很習慣告訴學生什麼是控制變量法,也喜歡設計實驗前,告知要應用控制變量法,但其實從根上說,學生并不真正理解控制變量法的使用本質,甚至,老師們也不清楚,這可以從對遇到新問題時,老師們不知道從哪裡入手去提出猜想,然後根據猜想去設計實驗即可看出,當然,也包括我…

這裡,當壓力壓在物體上時,我們可以觀察到物體有了形變。這裡我們要提醒學生去觀察,究竟那些地方同原來不同,正是這些不同之處,可能對壓力的效果造成影響,當然這些因素中我們也必然包含着無關因素。當我們不知道那些是真正影響因素時,我們需要先通過一些簡單方法去排除一些因素。無法排除時,先假定有影響。那我們設計實驗時,可以讓學生先說說自己的設計,他們設計中可能包含多個因素變化,那根據我們的假定,問學生,你是如何判斷是某個因素影響而不是那個因素呢?學生受到質疑時,立馬會反思,同時,可能提出保持其他因素不變,然後,我們在告訴他這就是控制變量法。這樣,基于學生的體悟而教的方法,才是他真正理解的物理方法,他才有可能将來在用到這個方法去做事。

六、結論表達

我一向主張,先讓學生根據得到的數據或者是觀察到的實驗現象,讓學生表達。他們的表達一般來說有這樣的特點。能關注到結果,但描述時隻描述到關鍵詞。追問時,可變成一個句子,再追求時,才能關注到實驗時的條件。他們的表達其實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讓他們開口,在這個基礎上,不斷追問,不斷提供反例,促使其不斷完善自己的表達。

個人認為,在真實場景中,基于學生自身發生處,去追問,去質疑,促使學生不斷思考,不斷補充,不斷完善的過程,才是真正的學習。這種學習可能最終未必體現在成績上,但必然對學生的思維方式,産生重要影響。

做老師,不必太勢力到過分關注成績,我們也要有一點情懷……

聽課,重要的是有自己的思考,從來沒有完美的課。我也是愈來愈不滿意自己的課,都感到越來越不會教了…

學完壓強怎麼導入浮力(壓強聽課後随想)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