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家長瘋狂報補習班的真相,無外乎家長讓學生有一個亮眼的成績,在升學中能夠進入重點班級。
重點班級出身的學生似乎就是高人一等,家長紛紛想要将自家孩子送到“尖子班”中,導緻學校重點班的設班模式蔓延到多個地區。
成績優異的學生會被分在“火箭班”以及重點班級,成績一般的學生則會被分到普通班級,享受不同質量、等級的教育資源,一個年級的學生可能會被劃分為三六九等。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形?一清華教授揭開教育“遮羞布”。
在當下的教育環境下,不少學校會根據學生的成績進行分班,進入尖子班的學生往往能夠享受到學校提供的最佳教育資源,而普通班的學生卻隻能享受一般的學習資源。
不少學生因一次考試成績就被分為不同的等級,這樣的分班差異未免有失公允,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教育公平的實現愈發艱難。
清華一大學教授在演講中就其看到的教育“陋習”,直接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教育的目的就是分層。
社會分工明确,教育培養的人才也會走向不同的工種,即使教育部規定學校不能再設置重點班,但中考分流又何嘗不是教育分層下的産物。
清華教授的一句話,不光打破了學生們的美好幻想,也刺痛了家長的内心。
教育部規定各大學校不得再設置重點班以及各項減壓減負政策,這些舉措無不在體現教育部為實現教育公平而做出的巨大努力。
無論是中考分流還是高考分流,學生都會面臨不同的人生走向,但深究國家劃定的分流方向大緻又會分為學術領域和職業技術型領域。
這也體現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分層,讓不同的人才去到不同的領域,學生不同等級的劃分似乎已成必然事件。
不少家長對此頗有争議,家長們認為教育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這樣的分級模式是在挑戰公平教育的權威,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還有些家長對教育真相十分不理解,認為每個學生都應該享有同等的教育資源,為何要搞教育特殊化,教育分層是否能夠改變。
其實這也是教育環境所緻,我國學術型人才已經出現飽和的現象,目前我國最缺乏的就是技術型人才。教育隻能将學生分成不同等級,根據學生的知識積累和能力将學生分流到不同的領域,為國家輸送不同層次的人才。
雖說教育目前還未能實現真正公平,但畢竟每個學生都有同等的考試機會,學生憑借自身的分數成績能夠改變自身命運,這又是教育較為公平的一面。
既然學生能夠通過分數證明自己的價值,那家長和學生就應該共同努力,提高學生成績。
家長應為學生做好榜樣的樹立,及時與學生溝通學習或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并陪着學生一起養成學習的好習慣。
同時,家長還應該做好監督和引導的角色,讓學生明确知道自身命運的轉變還需靠自身努力才行。
教育的發展會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追根到底,這是教育分層現象所導緻。教育分層雖不受家長“優待”,但當前教育趨勢短時間内不會發生變化。
家長和學生當前最應該做的是适應政策的調整,專注于學習成績的提升,家長應做好學生的陪伴者、督促者,和學生共同進步,讓學生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收獲應有的成果。
ps:本文圖片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